搜索
曾福来的头像

曾福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4/06
分享

走访武术之乡

一提到武术,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河南嵩山少林寺。然而在安徽省铜陵市铜陵郊区却有一套特色的农家拳,几百年来流传经久不衰,它就是起源于周潭镇的东乡武术。

周潭镇原隶属枞阳县,后随着区划调整划入铜陵市铜陵郊区,与合肥市庐江县、芜湖市无为市两县接壤,三面环山,南面长江,适宜人群住居。每年阳春三月,来这里观光旅游的人很多。放眼望去,金黄色的油菜花、雪白色的梨花、粉红色的桃花纵横交错,仿佛把周潭织成一只巨大的彩色相间的地毯直铺到天边......

早在元代,这里就居住着两大家族:鹞石周氏与大山章氏。章姓中开始由天武、天禄兄弟二人由马原迁至周潭的发洪山(今名大山村)定居,并带来了福建的南少林武功。此后,章氏人丁兴旺,习武之风不断,代有武术高手。明初,大山章姓的一位姑娘嫁给鹞石周氏的三世祖,后又世代联姻,因而章家的武功传到了周家,于是周家的习武之风亦大兴起来。到了清初,以周潭为中心,周围50里的居民都争相习武,习武之风遍及整个“东乡”,形成了“东乡武术”。枞阳县域在解放前属桐城县的东乡和西乡,旧时,桐城就有句口号:“文不过西乡,武不过东乡”。以前在周潭,不论哪家生男生女,到孩子7-8岁左右,就把他(她)送到武馆习武,习武期限不等,多则几年,短则几个月。周潭地处丘陵,人多地少,以前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常常为一些山林、土地、水利琐碎事发生纠纷,从而引起械斗,因此周潭人习武不光是健身,更重要的是保护自己,以致在殴斗中能打赢对方,不伤害自己。如果哪家不习武,出现武盲的话,不仅被人瞧不起,而且会备受欺凌。为维护各自宗族利益,各族族长平时不惜钱财请武师、办武堂,培养武功人才。每到农闲之际,特别是春节期间,周潭人多以自然村庄为单位组成习武小组,俗名叫“场子”。先学徒手,后学武器(刀、棍、铁尺、鞭、耙等)。学员可相互比武,切磋技艺,最后同师傅对打,俗称“破拳”。教“场子”的称为拳师,教学有成绩、有影响的称为“老拳师”。旧时,拳师在授徒时往往留一手,即“看家的本领”不教,以免在“破拳”时被徒弟所伤,闹出笑话。

东乡武术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拳术套路,一是械术套路。东乡武术代有名师,以清朝为例,武举就有多名。自清初到咸丰的200年之间,是“东乡武术”的兴盛时期,其间英才辈出,民间流传的三十六教头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大战“花和尚”,扬威长江中下流的事迹颇富传奇色彩。传说清道光、咸丰年间,皇宫内有一位贾姓侍卫官,精通武艺,酷好女色,因与宫女有染,犯了“天条”,遂出家避难。他落脚九华山,收了几个徒弟教练武术。九华山是佛教名山,上山进香者中不乏青年美女,贾和尚本性难移,建下暗室,诱骗朝山进香妇女苟合,进而侵犯邻村妇女。山下有一黄姓长者听说东乡有武林高手,好打不平,便派人求助。三十六教头闻听,个个摩拳擦掌,他们乔装香客,暗藏武器,直奔九华山。经过一番较量,最终将贾和尚以及其众徒制服,从暗室中放出受害妇女,从此三十六教头除暴安良的英名远扬,威震大江南北,直至清末民初时,仍有老艺人将三十六教头的侠义行为编成长段唱词赞颂。历史上号称“打不过东乡”就由此而来。

在三十六名教头中,有一位巾帼英侠,人称黄小姑。她原来姓章,名素芸。章素芸之父章启勋,原系枞阳周家潭大洪山武师。在镇压太平军时被编入淮军,初任小头目,因他精通拳剑,后任军中教练,被同乡许三、魏达诬告投敌被杀,黄小姑因一人难敌二手到苏州报仇未成,怅然而归,归途中经滁州琅琊山,遇到一位老尼,竟是武林高手,于是拜师学艺,苦练武功,终于砍下许三、魏达二人的头颅放在父亲坟上祭奠,复回家乡,终身未嫁。黄小姑将所学武功传给周潭女子,从而推动了东乡武术的发展。周潭女子贞操观念极强,她们之所以练武,除打架成为帮凶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用于防身,以致自己的身体不受别人侵犯。江湖中不乏一些好色之徒,然而对周潭女子却不敢越雷池半步。

“东乡武术”虽然在全国武林中没有另立门户,确也曾响当当的威震八方。它的源流何在,有什么地方特色,何以能自成一家具有神威的魅力?

据了解,“东乡武术”以刚劲为主,出手快捷,灵活多变,勇猛凶悍。大抵是打下(部)不打上(部),它可以在数步之遥以极快的速度击中对方要害。“东乡武术”注重实用,不搞花架子。习武者都是农家子弟,除了上百种的拳路套数和十八般武器外,他们还结合农家生产工具,甚至日常生活用品,使之由非武器而化为武器,达到在遇到紧急时能利用身边的寸草寸木都可以防卫进攻的境界。其中有一种叫“板凳花”的套路,它教你坐在木板凳上,遇到打斗时,立刻转身用两手紧握板凳腿,上下翻腾,左右抵挡,变出不少攻防的架式来。就连干农活用的钉耙、扁担、叉子,都被精通武术者设计了武艺动作,成为套路。武侠影视中乾隆爷以纸扇做武器,出神入鬼,东乡的武术高手们能以干活擦汗的大毛巾甩出不少攻防的招数。在周潭方圆百里,不论男女,只要你提到自己是周潭人,没有人不对你不敬畏。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庐江县店桥乡有一个名叫黄霞的姑娘,一天她单自一人到泥河赶集,镇上几个小混混见她姿色美丽,对她调戏不休,情急中,黄霞急中生智,想到周潭,板起脸说:“哼,就凭你们几个也想欺负我们周潭人?来吧,一起上!”小混混们一听对方是周潭人,吓得掉头就跑。不少外地人因仰慕周潭的武术美名,竟打着背包行走百里来这里拜师学艺,因此周潭成了东乡武术的传播中心。大山村章玉羊,8岁开始习武,现在仍能将30公斤的大砍刀舞得虎虎生风,并现场给笔者练了一套“行人驼伞一支枪”的拳术,拳术套路的大体意思是:一个肩扛雨伞的行人在突遭袭击时,立即以雨伞为武器,开展防卫进攻,出奇制胜。太平天国期间,太平军多次攻打这里,章家以一比十的兵力进行自卫,以少胜多,终于使太平军没有得到好处。太平军进攻之前,章姓家族与周姓家族达成协议,两家联手对付太平军,然尔到太平军攻打时,周家突然变卦不出兵,导致章家损失惨重,因此两家结仇,不再通婚联姻。为防止万一,两姓家族长又规定:武术“传媳不传姑”,这是因为姑娘出嫁便是人家的人,两姓之间若发生武斗,怕她们帮婆家来打架,这些陈规陋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武术的传播和发展,以至一些高超的武艺失传。据说,日本鬼子侵华路过此地时,闻听周家潭全民习武,武功厉害,竟不敢在此借道过境。八十年代初期,武功电影《少林寺》风靡一时,在周潭镇就有三教头准备上嵩山挑战少林寺。

习武,用于防卫健身固然是一件好事,然而过分地张扬和不加理性地控制往往使事物走向反面。为防止戒斗和恶性案件的发生,有关部门常组织力量来这里开展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随着外国的入侵和国门的打开以及洋枪洋炮的涌入,“武术无用论”的思想在周潭人心中日趋渐浓。“什么有了枪炮,武术就成为无用的东西”.“武功再高也称不了英雄”等等。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会武的不教武、不练武,不会武的更是不学武了,高手拳师死的死,老的老,壮年拳师长久不练,功夫荒废,套路记不清了,于是武术世家相继淹没,武术精华渐趋失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八十年代初期,东乡武术这一传统文化犹如枯木逢春,武术之花再度盛开,每到农闲时期,男女老少练拳习武之风又蓬勃兴起。时过境迁,章、周两姓的世仇随时间的转移不觉化为乌有,两家武术的切磋和交流,将东乡武术又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今,周潭镇内设有多家武馆。原安庆市人大代表、周潭镇大山村民章家华告诉笔者,过去习武主要是为防身打架,现在人们的素质提高了,法制观念增强了,习武主要是为健身,由于“东乡武术”内功足,体力消耗大,所以习武的人们根本不会出现“三高”,人的平均寿命明显延长,村内现在还有2个百岁老人。如今,“东乡武术”正被申请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离开了周潭,我的耳边不禁响起电影《少林寺》的歌曲:“武术的故乡,迷人的地方,天下驰名,万古流芳……”,我相信相信“东乡武术”经过一番曲折以后一定会古为今用,重放光芒!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