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曾福来的头像

曾福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8/21
分享

六道岭

初秋之际,天高气爽,山川如画。

在安徽省庐江县庐南二环路(店矾路)的高桥处有一座秀丽的山峰吸引人的眼球,它就是远近闻名的六道岭。六道岭常年天蓝云白,层峦叠翠,绿意盎然,连绵不绝,让人感到无限的宁静和清新。

山,是大地的伟岸,是自然的奇峰。

六道岭起源于何时,已经无法考究,不置可否的是肯定与地壳运动有关。俗话说:“一山一形一典故”,六道岭确实传说着不少故事。

六道岭开始叫“六到岭”。很久以前,有一位高道常年披云卧月在此修炼传道,平时为山下做过不少好事,他收留了六个徒弟,这六个徒弟分居在六道岭的六座小山峰下的六个大户人家。当年,栽秧是个重要的农事,“开秧门”非常讲究。为庆祝五谷丰登,“开秧门”这天大户人家都要请客人和家里的长工吃饭。在开秧门的这一天,六个徒弟都请老道到家里吃饭,老道不仅答应,而且每家每户都去了。后来这六个弟子在一起谈到师傅到家吃饭的事,没想到这六户开秧门的时间竟然是同一天,众人这才知道老道有分身之术,而且法术不浅。因为六家都到了,人们把这块山脉叫作“六到岭”,后因觉得“六到岭”的“到”字不雅观,考虑老道在此传道,于是人们把“六到岭”改为“六道岭”。据说,请客的那天有一户怠慢了老道,老道竟使用法术让这大户田地周围的天提前黑起来,这户人家知道得罪了老道并向他赔礼道歉,老道让其用簸箕挂在窗口,这样又把损失的时间挽回来了。

六道岭是一个“龙形地”,又名青龙山。凌空或远远望去,六道岭像一条巨龙,龙头朝南(在张氏祠堂处),龙尾向北,东西山脉六个山峰山势绵延,浑然一体,群峰怂秀,整体形胜。很久以前,店桥周围有十大姓氏,有一天洪姓大户通过风水先生在六道岭找到一块“船形地”,于是就花钱买下这个地方,准备将来的祖上去世了就将遗体安葬在这块风水宝地。没想到走漏了风声,这消息被其他九大姓氏知道了,于是他们伙在一起找到洪家,说六道岭是共有的,无论如何也不让洪家在此安葬祖坟。洪家明知道他们是无理取闹,可毕竟对方人多势众,拿他们没有办法,后经反复商量最终达成协议:由这十个大户共同出资在“船形地”建庙,祈求宏福,有福同享。这就是六道庙的来历。据现在的老龄人回忆,六道庙是座石庙,由石头和石条连接雕砌而成,形状像“彩花轿”,非常精美别致。六道庙后牯牛背有口石井,处于岩石之间,深约两米许,水质清澈见底,泡茶甜,煮粥香,井水位置四季均衡,不涨不迭,不论是少雨的旱季还是多雨的梅季都是一样,人们把这口井称为“神井”。岁月皆随沧桑变,神井犹存绿丛中。如今,六道岭山上的护林员全家还吃用这口井水。1958年大跃进期间六道庙被拆毁,石条被运到高桥河一带的田壑间担成过路桥梁。2020年在大洼村民组张先周等人的发起下,民间自愿捐款10万余元,在六道庙的原址又建起庙宇,盖有房屋三间,每到农历初一和十五,这里香火旺盛,香客如云。

山,是一种气势,一种精神。

六道岭地处要道,站在主峰视野开阔,东西南北四面风光尽收眼底。东看砖桥,南望杨家楼,西观罗河,北瞰黄泥河。以前交通落后,行人过往这一带必须要经过古高桥,而古高桥正在六道岭的俯瞰之下,所以六道岭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军事要地。这里传承着许多红色的故事。抗日战争期间,六道岭成为军事瞭望所,山顶常年插有红旗,只要发现敌情,立马将红旗放倒,部队一边组织转移群众,一边做好战斗准备。六道岭山体面积较大,便于隐藏、迂回,新四军和解放军常在山上出没。战斗英雄张金彪(高桥村麦地岗人)在当时斗争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下,多次利用六道岭地形来迷惑、引诱、打击敌人,有效地保存了革命实力。英雄事迹与天地共存,英雄气概与日月同辉。同时六道岭也是阻击敌人南北支援线的战略要地。一次,张金彪听说一支200多人的国民党部队要经过如意岭过高桥到达黄泥河,便在高桥山安排主力,架起机枪,又在六道岭的小山头设下埋伏,准备重创敌人。没想到被人事先告密,敌人改变了行动计划,一部分抢占制高点,占领六道岭主峰,另一部绕过六道岭主峰包抄小山头,结果三名战士当场牺牲。这三名战士长眠于六道岭,为缅怀先烈,每年清明附近的中、小学都组织师生扫墓。六道岭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后,一部分解放军秘密地住进高桥村,指挥部设在高桥村董洼村民组。一次,国民党区队长朱凤武纠结三十多名反动武装分子欲通过高桥到罗河秘密执行一任务,但又害怕在路上被我军伏击,为了试探我军力量,朱凤武带领反动武装偷偷地占领六道岭,并不断向空中和周围开枪扫射,进行火力侦察,我军闻到枪声后,纷纷走出驻地,抢先占领周边的山头制高点,向六道岭开枪还击。由于不知道对方兵力如何,敌我双方都小心翼翼,不敢对对方进行包抄和猛攻,只好在远处向对方开火,枪声不断,其间有个老农在田间劳作,险些被流弹击中。直到傍晚枪声才渐渐稀少,朱凤武带着国民党武装趁着夜色偷偷溜回驻地。

六道岭山场面积较大,面积达600多亩,周围环绕着24个村民组。1976年唐山发生大地震后,六道岭成为地震预报点,山顶有信号灯,发生地震险情时,山上值班人员关闭信号灯,并敲击铜锣,山下村民闻声后看到熄灭的信号灯,马上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如果信号灯是亮的,则预示着没有地震险情。

山,是一种胸怀,一种奉献。

六道岭经历了人类的几次开发。山上的一花一草、一石一木都承载着人们对过往岁月的记忆。

1969年,“文化大革命”高潮结束后,各地纷纷掀起“抓革命、促生产”运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六道岭基本上是荒山秃岭,即使有树也都是些不成材的小老树。为发展生产,让荒山变成青山,店桥公社发扬“大协作、大合作”的精神,发动九个生产大队参与劳动,举全公社之力对六道岭荒山进行整治开发,植树造林。一时间工地上人山人海,红旗招展。先由爆破组炸山开石,再运土整填,后种上国外松、杉树和其它苗木。回忆当时场景,原任高桥村书记王青发赋诗曰:“翻土炸石声震谷,红旗飞舞鬼神惊。汗流浃背不言苦,敢把荒山变绿林”。后高桥大队在六道岭盖起五间房屋,办起林场,林业员有二十多人,设场长、会计、保管员,主要负责看护、管理和抚育林木,生产茶叶,耕种山下十几亩农田。植树造林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了六道岭的水土流失,不仅能生产、储存木材,而且还能调节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由于六道岭的土壤土质很好,山上的树木长势旺盛。

岁月,带不走人们对往事的记忆。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为落实“发展是硬道理”的第一要务,店桥乡决定在六道岭发展经济果木林,再次集中全乡劳力对六道岭进行整治开发。先淘汰一批杂树,移走杂草杂物,再打宕、回填,后种上板栗等经济苗木。

六道岭物产丰富。不仅有丰富的地下矿藏,而且还盛产竹木、茶叶、板栗等,尤其是六道岭的茶叶,色泽纯正,香气扑鼻,是品茗者品质生活的最佳选择,用石井水泡出来,香味浓郁,甘甜。六道岭负氧离子高,是个登山、健身、养性的好地方,一年四季皆有美景。尤其是到了秋天,六道岭天高云淡,秋高气爽,山顶云去云飞,美丽的自然风光与浓郁的深秋气息深深地融合在一起,让人感到美不胜收。黄昏接近,蜿蜒曲折的高桥河和六道岭交相辉映,形成一道“青山常在,绿水长流,高山流水,山高水长”的靓丽自然景观。

山,是一种内涵,一种脊梁。

现在的六道岭生命力显得特别旺盛,目光随便转转,到处感受到“绿”的涌动,“绿”的延续和“绿”的创意。随着生态的越来越好,人们越来越明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更加注重保护生态,后植底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有不少商家看中六道岭的矿石资源,欲投资开发,高桥村从保护生态角度出发一直拒绝商家的要求。由于防护得当,措施有力,多年来六道岭没有发生一起火灾和非法开采矿石事件。

习近平总书记说:“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色代表着生命,代表着希望和持续发展。如今的六道岭,不仅为当地积累了财富,而且它更像一位默默无闻的守护者,在守护着当地人的毅志、梦想和希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