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之后,枫叶似火,层林尽染。
初冬的太阳冉冉升起,阳光温柔、淡雅地洒在大鼓岭,染红了六道岭,给人一种温暖、和谐的感觉。朝霞绸缎般地铺洒在清晨的天际,给无边的天空缀上绚丽的色彩。高桥村遍野霞光,壮美如画。
很久以前,六道岭东山岭的东边山下住着一个财主,家里养了99头牛,每天早上财主安排长工将牛赶到山上放养,傍晚将牛赶回牛栏。一天晚上,财主在清点牛数时竟然发现多了一头牛,他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数来数去,还是整整100头牛。第二天早晨牛出栏时,财主数了是99头牛,傍晚回来时财主清点牛数,又是100头牛。他又惊又喜,百思不得其解这多的一条牛是哪里来的?反复观察数日,还是如此。时间一长,这一消息渐渐在外传开,人们细看这放牛山的形状,就像一头牛,牛头、牛背、牛屁股栩栩如生。六道岭是个迂回的山脉,远远望去像一条苍龙,这放牛山属于六道岭其中的一部,久而久之,人们把这座山取名叫作“牛龙山”。据说,在牛龙山的山边藏有一窝金鸡,半夜里,经常有人听到山里有鸡的叫声。经过世纪更迭,牛龙山一带渐渐荒无人烟。
清朝中叶,桐城县(现改为枞阳县)白柳镇汪大山脚汪氏生养了九个儿子,为了生存,有六个儿子离家出走,寻求更好的发展之地。一天傍晚,这汪氏后裔从桐城汪大山脚漫无目标地一路逃荒而来,来到这里,见土地肥沃,茂林修竹,心想这就是自己的安身之处,于是在此定居生活,开始了自己漫长的人生生涯。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开垦经营着自己的田地。经过几代繁衍,人口渐渐增多,形成了一个族居地。这个地方处于牛龙山山下的低洼处,开始没有地名,由于地势比较偏僻,居住着汪姓一族,人们习惯地把这个地方叫作“洼拐”,又称“汪洼拐”。
洼拐和大洼仅一山之隔,当年大洼有一些田地在此附近,洼拐家禽家畜经常糟蹋大洼的庄稼,为防止这些,大洼就在洼拐举办了一个学屋,一边收弟子教学,一边看护庄稼。然而好景不长,由于无生源,学堂不得不停办,在这里留下几间空屋。清末民初,大洼人口十分拥挤,有一张姓生养了7个儿子,为了生存发展,便将4个儿子迁到洼拐。
洼拐汪氏世世代代以农耕为业,勤俭持家,低调做人,和张氏一门长期和睦相处,肝胆相照,互帮互助,共同繁荣发展。
牛龙山居高临下,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部队占据这里,欺压周围群众,经常让他们出工出力,送水送饭,老百姓苦不堪言。为驱赶这群害群之马,新四军在对面张湾的雨岭山向国民党武装部队开火,枪声响了整整一天,洼拐汪根喜被迫给国民党部队送饭,由于惧怕流弹,饭送迟了,遭到国民党部队一顿毒打。当天晚上,国民党部队趁着夜色偷偷地离开了牛龙山。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积极贯彻“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方针。由于国民政府停止对新四军的拨款,按照中央与毛主席“一切有收入的居民,不论工人、农民均须负担国家赋税”的指示,新四军各师供给部设置税务科,各根据地都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普遍设置了财税征收机构。征收的赋税均按时派武装押送至上级金库入库,供我党政军机关、部队使用。新四军对遵守税法、按章纳税的商贩,采取保护的政策。商贩只要交纳一次税,就发给纳税票证,不管在江南还是在江北根据地,可在新四军活动的游击区通行无阻,凭纳税证放行。这个税收政策,深受商贩的拥护和称赞。而在国民党地区就不行了,一道道关卡都要交捐、交税,因此这些商贩常说:“新四军万岁,国民党万税!”
为了增加税收,新四军七师在江北长江沿岸成立湖岸税务局,武装税务工作人员,向社会征集“抗日救国税”、“救国公粮”,公粮附加公草等,向开明大户、绅士募捐,罚没汉奸财产等。
汪全安(后改名汪安全),从小在洼拐出生,小时候念过私塾,受进步思想影响,1943年参加新四军,由于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同年11月被派往湖岸税务局工作,负责征缉桐城(现为枞阳)长江以北一带新四军税务工作。湖岸税务局设在汤沟,过去交通落后,运输大部分靠水路,汤沟桂家坝就是渡口,来往商贩过江都要从这里经过,因此当时的汤沟非常富裕繁华,被称为“小香港”。
日寇占领白荡湖水域以后,不断向周边侵犯。为维护当地治安,经国民政府批准,在桐城东乡成立一支武装,此武装非国民党正规部队,类似于地方民团,一个团建制,头目叫刘东雄(外号刘小拉呱),这支武装常横行乡里,欺压百姓,反共情绪高涨。在这种情况下,湖岸税务局的工作环境异常艰苦。为了避免摩擦,汪全安和他的战友在征缉税务中常常化装成老百姓,他们手提竹篮,竹篮第一层是日用生活品,第二层是账本,底层是手枪。他们凭着机智勇敢,以坚定的信念和担当的行为,出生入死,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任务,为新四军七师和地方武装提供了大量的经费来源。抗日战争胜利后,新四军七师一部分主力转战山东,后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因革命工作需要,汪全安继续留在江北一带根据地从事税务征缉工作。解放后,汪全安转业到地方税务所工作,任过所长,1983年光荣离休。其子汪文来,现在枞阳县税务局工作。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解放后,汪洼拐又出了一个知名人士——汪玉春。
汪玉春,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年毕业于安徽省农业干部学校,开始在天桥公社当畜牧兽医,他医术精湛,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甘于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被评为“高级兽医师”,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其事迹分别被《安徽日报》、《人民日报》报道,时任泥河区区长朱远钧看到报道以后,主动跑到县农业局里,要求将汪玉春调回家乡工作。在生产队集体经济时代,耕牛至关重要,而汪玉春最擅长的就是医治耕牛了,他是人们心目中的最美兽医,人们很少知道他的真名,都亲切地喊他“牛医生”。过去交通条件很差,作为一名乡村兽医,接到的急诊非常多,羊场小道上,人们常常看见身材魁梧的汪玉春身背药箱,快步急速地行走,哪里有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工作了近四十年,一直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不仅专业知识扎实,还具有冒险精神,特别是在处理牛分娩过程中展现了高超的技术和冷静的处理能力,经常让牲畜生命起死回生,转危为安。汪玉春的敬业精神和高效的技术服务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披星戴月的奔波、日复一日的坚守,既是浓浓的乡情,更是全力以赴的担当。汪玉春觉得,老百姓需要的,就是好职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汪玉春一家老小全部转为非农业户口。其子汪文广,继续父亲的路,现在罗河兽医站工作,长期扎根基层。
汪全友,汪洼人,后迁往张湾,曾任店桥公社党委副书记、泥河工商所所长。
张先周,开始为民办教师,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从事过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后在八岭小学任教,几十年如一日,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默默无闻地奉献。
洼拐人勤劳善耕,民风淳朴。1958年实行合作化,对生产队规模进行重新规划,蔡岗的一部分农户迁到洼拐,洼拐的一部分农户迁到张湾。改革开放以后,洼拐人用勤劳的双手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在这片土地上, 他们勤耕劳作, 播撒希望的种子,孕育丰收的希望。
汪国青,洼拐人,为争取绿色生态,让更多的人吃到放心的肉和粮食,他承包了村里的荒山坡地,办起家庭生态农场,年出栏生猪300多头,并采用肥水一体化模式,种植500多亩优质水稻。汪国青不但帮助乡邻们流转了土地,而且还带动周边剩余劳动力就业。他遵纪守法,诚实守信,2022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其家庭被评为“AAA级信任户”、“光荣之家”、“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十星级文明户”。汪国青决心做生态新农人,目前他种养一体化的产业发展得非常红火。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洼拐自然村越来越美丽,宽阔的水泥公路通到村庄,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村庄整洁干净,绿树成荫,生机勃勃。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树、白墙、红瓦、田野交织在一起,描绘成一幅美丽的乡村振兴画卷。感叹现在的幸福生活,洼拐人由衷地发出心底的声音:“水绕山环一经幽,葱茏竹木隐高楼。蜂飞芳树黄莺唱,燕舞华堂绿鸭讴。蔬菜园里八九类,肥猪圈里两三头。如今不再农桑苦,岁月安康似蜜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