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杜村因杜姓人聚居而得名,但此“杜”姓并非长安杜曲杜姓一族,而是别有来历。
长期以来,北杜村的杜姓人只知道自己这一支杜姓的历史悠久,可是自己的祖先到底是什么人,谁也说不清楚。因无资料可究,一直都是一个迷。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一块墓志的出现,才解开了北杜村这一支杜姓人身世的千年之谜。而这块珍贵墓志的出现却源自一桩离奇的盗墓案。
1993年冬天,北杜镇派出所在一次例行检查中,查获了一块墓志和部分陶俑。墓志是青石材质,呈方形,志盖成覆斗型。墓志文字为阴刻隶书,字体俊柔飘逸,书法精灵。办案民警通过对犯罪嫌疑人的审问,才知道这伙盗墓贼盗取的是位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跑道北面一座没有封土的无名大墓。这个情况让民警十分惊讶,就请来文物专家对墓志进行鉴定。
专家鉴定以后是大吃一惊:这是一块北周时期的墓志,墓主人是北周的使持节、柱国大将军、晋原郡开国公独孤浑贞,距今已经有1400多年了。
独孤浑贞,北周人,鲜卑族,官至使持节,大将军,其生平事迹却不为史书所记载。史书只记载独孤浑氏在北魏孝文帝时期改姓为杜氏,却未说明其族人在南迁后聚居何处。时隔1400多年,这块墓志的内容才告诉世人,独孤浑贞在长安去世后,便安葬在其族人居住地。
因盗墓案的破获才被发现的独孤浑贞墓正好位于北杜村东面的田地里,这也说明北杜村就是独孤浑氏族人的居住地。考古队立即对独孤浑贞及其周边的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挖掘,结果更加证实了这块墓志所记内容的真实性。人们这才明白北杜村的杜姓人原来是鲜卑族独孤浑氏的后人,为了和长安杜曲的杜姓区分开来,故称“北杜”。这可真是谁也意想不到的事情。
历史的真相终于拂去尘埃,水落石出了。独孤浑这个在武侠小说、历史传奇故事中经常出现的神秘而古老的姓氏,终于在古老的咸阳毕郢塬上找到了踪迹。这一支杜姓人繁衍至今,聚居在北杜村的东村、西村、南村、后村、北城村五个自然村以及村西的北里村。
北杜村因处于丝绸之路在咸阳境内东线的茶马道上,所以商业发达,逐渐成镇,是咸阳四大古镇之一,曾经是繁华至极。
北杜镇上至今仍有一座千佛铁塔,塔身除了稍微倾斜外,整体保存完好,属于陕西省重点保护文物。铁塔底座门洞上方的铁匾上铸有三个楷书大字“千佛塔”,但人们习惯上把它叫作“北杜铁塔。”
北杜铁塔原本位于始建于宋代的福昌寺内。可惜在清代同治年间,由于西北回民起义发生战乱,福昌寺不幸被毁。寺内原有明代一大一小铜佛像。小铜佛像被毁,2.2米高、2000多公斤重的大铜佛像现被收藏在咸阳博物馆内。曾经香火旺盛的福昌寺在一百多年里片瓦不存,只剩下铁塔静默孤立了。
考古勘探得知这座福昌寺是宋仁宗年间一位名叫杜公昌的高僧,云游到此后所建。福昌寺占地20多亩,具有三座大殿,可容纳300多僧人,香火极盛,几百年不断。
据塔身铭文记载,这座铁塔由明代万历年间一位名叫杜茂的南书房行走太监捐资建成。当年回乡省亲的他看到香火旺盛的福昌寺内竟然没有一座佛塔,便出巨资修塔祈福佑民,报恩家乡。只可惜他死后没有能够魂归故土,而是1986年才被发现安葬在北京海淀区八里庄。据其墓志记载他官至正四品,是一位颇有政绩的宦官。他生在咸阳,死在北京,可谓是生也在帝都,死也在帝都,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北杜铁塔建于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呈方形,纯铁铸成,底座青砖砌成,青石围栏,平面呈八边形,塔身锥形,共九层,层层有窗,总高达33米,边宽3米,气势恢宏,位于全国四大铁塔之首。
铁塔底层四角各铸有一尊威武的金刚力士像。各层外围不但铸有多尊铁佛像,而且其间夹杂着奇花异草和珍禽异兽,精巧绝伦。因周身大小铁佛像近千尊,故号称“千佛”,千佛塔之名由此而来。铁塔中心有青砖台阶可攀登到顶层。我年轻时曾经攀登到顶,临窗眺望。只是由于年代久远,狭窄的台阶当时已经被磨损得十分光滑,许多地方已经露出了铸铁本色,极难攀登。
这座造型精美的铁塔饱经风雨的剥蚀,不但屹立四百多年不倒,而且未见生绣,真是令人惊叹!
当地人对北杜铁塔的造型有个生动的民谣:“铁疙瘩,十丈高,八棱子,九层子,二十四个窟窿子,七十二个风铃子。”可惜现在,塔身虽然保存完好,但是不法之徒盗取了铁塔每层檐角顶端上做工精美的风铃。七十二只风铃一只没留,着实叫人感到可恨。
古老铁塔不堪的现状让社会各界颇为担忧。幸好,随着西咸新区的建设步伐,当地政府对铁塔进行了保护性修复。如今,不但修正了铁塔塔身,而且在铁塔东北侧重修福昌寺,再现当年的旧貌盛景。
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北杜镇周边有不少北周、隋唐时期,甚至早到战国时期的墓葬。至今经过考古发现已经得知北周、隋唐时期的宇文、贺兰这两大家族的后代也居住在咸阳毕郢塬上,并且聚居成村。更令人震惊的是许多墓志记载的内容和史书记载的大不相同,有的甚至是颠覆性的。
北杜镇作为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的核心建设区,在今后的建设中肯定还会有不少惊人的考古发现。让我们拭目以待,期待着那些发现能为我们揭示更多的历史真相,讲述更多的历史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