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郑凡涛的头像

郑凡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6/28
分享

秦岭七十二峪之黄峪奇遇

黄峪又名黄峪沟,位于长安区滦镇境内。东邻秦岭野生动物园,西接青华山。相传唐太宗李世民曾在峪内修建翠微宫避暑,故取名“皇峪”。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改为“黄峪”。峪内有河名叫金沙河,是潏河的支流。

穿过上王村后,在村南遇上一座寺庙,名叫“密严寺”。据说这是终南山中唯一的一座藏传佛教寺庙。也有人传说唐代的黄龙祖师曾在这里做过住持,因此又叫“祖师寺”。金碧辉煌的密严寺,背靠青山,在清晨的阳光下是流光溢彩,十分醒目。只可惜不知是什么原因,庙门紧闭不得而入。

沿着密严寺东侧一米二左右宽的青砖小道缓缓前行。一边是红色的寺庙围墙,一边是轻轻流淌的金沙河水。阳光穿过河对岸那排垂柳的枝条缝隙照射过来,在小路上的空中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束。那些金色的光束随着轻柔的晨风不住地晃动着,在眼前呈现出一幅光怪陆离的景象来。古寺与流水,就在这夏日清晨的光影闪烁和幽静中,散发出一股浓浓的禅意,让人不由得对今日的黄峪之行充满了期待。

走到这百米小路的尽头,向左过小桥,跨过放生池,来到河对岸,便走进黄峪了。

进山的路,左边是十几米高的山崖,右边是茂密的槐树林。金沙河水就在那槐树林里缓缓而流。越往里走,却越发感到这黄峪的平淡无奇。两三米宽的土路,弯弯曲曲,起伏不大。路边的树木除了槐树就是柳树,那林中的金沙河水悄无声息地流着,倒是那躲在树上的蝉声嘶力竭地鸣叫着。一切让人感到这里除了有点儿凉爽外,毫无特色可言。真想不通,李世民怎么会看上这个地方?心里不免有些失望起来了。

约摸二十分钟后,转过一个大弯,一座高达三十多米的水坝突兀眼前。平地而起的它气势雄伟,让人眼睛顿时一亮。黄峪水库到了。

沿着陡峭的石阶,欣然登上坝顶,只见一湖碧水安然于两山之间,犹如一颗绿色的宝石镶嵌在山谷里。放眼望去,蓝天白云之下,青山相拥之中,波光粼粼,水鸟翻飞。面对这高山平湖,心中蓦然涌出一股喜悦之情。刚才的失望立马消散了,那份浓浓的期待又充满了心房。

水库右岸仅有一尺多宽的小路依山而凿,一边紧临深深的水库,一边紧贴陡峭的山崖。小路弯弯曲曲,高低不平,乱石遍布,十分凶险。游人个个小心翼翼,生怕稍有不慎坠落悬崖,掉进水库。

面对此景,忽然觉得自己刚进山时,对黄峪的那份不屑和失望是十分的可笑。这不显山露水,原来是黄峪的本色。

顺着窄仄的山路七拐八拐,坎坷向前,来到谷底的河边。再回头看时,水库却没了影子,满眼全是葱郁的树木。转过头来,正要继续前行,却惊讶地发现前面竟然无路可走。原来,想要继续向峪内前进,就要踩着河道里的大小石头,逆流而上。在这里,水路便是山路,这可真是从没有遇见过的奇事。

这时,两山之间的距离大约只有二三十米的样子。与其说是峪,还不如说是峡谷更准确一些。峪内灌木丛生,河道青石遍布,小瀑微潭连绵不绝。景致虽小,却千姿百态,别有趣味。让人仿佛进入了盆景大观园,不禁拍手称奇。

就这么地在河道里一边游玩一边前行,一个半小时后,水路与山路便分开了。水路依然跌宕而下,山路却沿岸逐渐蜿蜒向上了。水向下去奔向它的归宿,我们向上去探寻我们此行的目的地。

山坡上植被茂盛,鲜花盛开,遍布野生的核桃树和板栗树。这些树大多有一搂多粗,少说也有一百年以上了。想来这里是因为道路艰险难以通车,所以才会保留住这原生态的面貌。

正如古诗所云:最艰难处是深山。越往上走,山路不但陡峭崎岖,而且更加狭窄,有的地方甚至不足一尺宽。由于山路两边艾草茂盛,以致于这羊肠小道不时被掩没在草丛中,要仔细寻找才能发现。幸亏有好心的驴友每隔一段距离,便在沿途树枝上绑有彩色丝带作标记,不然早就迷路了。

两边山坡上茂盛的藤条不但攀附树木,而且相互缠绕,仿佛在林中编织着天罗地网。在上山的路上,这些藤条神奇地搭建出一座又一座绿色的月亮门、凉亭、长廊、帐篷、隧道......这些“建筑物”形态各异,幽雅别致,让人在享受凉爽的同时,又感受到自然的奇妙。这又是黄峪不同于其它峪口的一大奇观。

路越走越高,树越来越多。此时的山路虽然宽了一些,但可以明显看出是流水冲刷的痕迹。看来这上山的路也是山上雨水向下的路。

就这么一路涉溪渡岭,爬坡穿林,历经四个多小时后,终于到达山顶了。穿过山顶茂密的古板栗树林后眼前豁然开朗,顿时发出一阵惊呼:“好大的一片平地呀!”

目测这一大片平地,最少也有几百亩。这恐怕是除了太白县城以外,在秦岭高山之上面积最大的一片平地了。在以花岗岩为主的秦岭山中,竟然有这么一大片平整的黄土地镶嵌在这里,真是奇之又奇。

这里是黄峪寺村,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翠微宫所在地。别看从黄峪上来时道路艰险,但要是从青华山、子午峪和沣峪口上来,道路虽说遥远却大为平缓,尤其是从沣峪口可以开车到达这里。李世民当年是取道青华山来这里避暑的。

唐初年,唐王朝在翠微处修建出翠微宫。与周至仙游宫,麟游九成宫,甘泉宫,并称四大避暑行宫。翠微宫是四大避暑行宫之首,李世民多次来此避暑办公,最后在这里的含风殿驾崩。武则天登基以后,不知为何将翠微宫废为寺庙。玄奘西天取经回来曾在这里翻译《心经》。久经岁月沧桑,千年之后,翠微宫荡然无存,沦为山民聚居之地,名为“黄峪寺村”。现在就连这个村子也搬迁到山下,只剩下几家旧屋,留作开办农家乐了。

村中路边平地上有一块石头,高约两米,宽约四米,形似卧牛。据说是翠微宫殿前的碑石底座,是否可信不得而知。如果真是,那就是现在能看到的翠微宫唯一的遗存了。

村口有一座近两米高、正方形的大平台,据说是含风殿的所在地。站在平台之上,极目环顾,但见远处四面环山,青翠苍莽;近处地面上果树成林,绿草如茵,鲜花绚烂。阵阵山风吹来,树影婆娑中让人顿生出无限感慨。

遥想当年翠微宫楼阁亭台几十重,喧嚣之声直冲云霄,那是何等的繁华?现如今瓦片归土,空留平地任人凭吊了。那千年前的繁华,也已经被这山顶万年的长风吹得无影无踪了。历史就是这么的神奇,无论你曾经拥有过多少,时间一到,一切都归于尘土了。

在这山顶上遇见的村庄,竟是千年前的宫阙之地。这算是今天的最大的奇遇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