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到丰图义仓,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
青砖砌成的城楼高大雄伟,黄土夯成的城墙厚重坚实。它们巍然伫立在眼前,弥漫着沧桑古朴的浓浓气息。
尽管大荔县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境内文物古迹颇多,但是丰图义仓这座只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建筑,却在大荔人的心目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不是大荔人喜新厌旧,忘却了自己悠久的历史,而是这座建筑自它建成后的一百多年来,对于大荔人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
1882年,也就是光绪三年,关中大旱,庄稼几乎是颗粒无收。关中地区爆发了大饥荒,饿殍遍野。就连当时紧邻黄河,有着“千年河西地,关中米粮川”之称的大荔县也不能幸免。
面对此情此景,时任朝廷户部尚书,同时也是大荔人的阎敬铭深感不安。他上书提议由政府出资修建粮仓,以备荒年赈灾所用。然而,国库空虚的清政府虽然同意修建粮仓,可仅仅只是口头表示支持而已。阎敬铭只好回到家乡,发动乡民自筹资金,在朝邑塬头修建了这座东、南、北三面临崖的城堡式粮仓。它分为内外两城,外城专职防御,内城粮仓和城墙修成一体,兼备储粮和防御功能。建筑规模宏大的它可以储藏粮食5000吨,在当时和苏州的丰备义仓并重,名噪一时。阎敬铭为它取名“丰图义仓”,意为“丰收补歉,图谋回报百姓”。
义仓,是由官府修建并管理的公共粮仓。丰年时由民间无偿捐粮,灾年时开仓放赈。这是隋文帝杨坚根据大臣建议,创建的一种救灾应急粮仓制度。官仓救大灾,义仓救小灾,这种赈灾方式一直延续了一千多年,为救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过,由于义仓一般都设立在郡县一级,管理机构庞大,放粮手续繁杂,不但容易滋生腐败,而且灾年时经常不能及时赈灾,使义仓的作用大大降低,损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针对这种弊端,到了宋代,大儒朱熹对义仓制度提出了改良意见。他建议义仓设在乡里一级,由政府来进行监管,由民间出资修建并自主管理。因为义仓是由民间管理,储粮和放粮都没有官仓那种繁杂的管理手续,遇到灾荒也不需要经过州官,便可随时开仓。这种模式极大地保护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因此,义仓也叫社仓。
正是有了丰图义仓这座民间粮仓,在后来的历次灾害年份,关中别的地方饱受饥饿之苦,而大荔人却顺利地度过了灾年。也正是这个原因,大荔人对丰图义仓有着深厚的感情。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座粮仓至今仍在使用。其建筑质量和工艺之高超,在全国也是少有的。
丰图义仓是几千年农耕文明社会在近代留给现代工业文明社会最后的一件礼物,寄托了人们对丰衣足食的强烈愿望。不过,令人悲哀的是,在积弱积贫的清末,这座设在县城的大型救命粮仓居然不是由清政府官方所建,而是由阎敬铭倡导修建的民间粮仓。
更令人气愤的是,即使国家状况沦落到如此地步,当权的慈禧太后还要斥巨资六百万两白银,为自己庆生,大兴土木,修筑颐和园。被称为“救时宰相”的阎敬铭极力反对,却被免去职务。天下百姓生计,国家安危在慈禧眼里都比不上自己六十岁的生日重要。谁要是不让自己穷奢极欲,那就把谁拿下,管什么国绌民穷,内忧外患。
面对着青砖灰瓦的高大城楼,望着土黄色的古城墙,再回首看看城外广场上高大的阎敬铭塑像,我仿佛回到了那个风雨飘渺的年代,看见阎敬铭像唐吉诃德一样,独自在惊涛骇浪中修补即将沉没在大海中的大清王朝。
深受儒家传统教育的阎敬铭,满怀报国之志,奋发作为。他满腹经纶,才华出众,尤其善于理财。在担任户部尚书期间,整顿户部积弊,彻查了清朝立国后200多年的国库积账,严厉惩处贪官污吏。他一生清廉节俭,体恤民情,不畏强权,为民做主。他想以一己之力为内忧外困的大清王朝续命,只可惜生不逢时,未遇明君,尽管他为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使命,殚精竭虑,做出了许多努力,但最后都付诸东流,自己落了个郁郁而终。
阎敬铭力图修复清王朝这座即将倾覆的大厦,却被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无情地抛弃了。这不仅是阎敬铭个人命运的悲哀,更是一个国家民族命运的悲哀。
我默默地穿过城门洞,站在内城外,望着“丰图义仓”四个大字,想起当年慈禧为它赐名“天下第一仓”的事情来,不由得为她感到羞耻。她不为民做事,别人做了,她还要彰显自己的恩德,简直是无耻之极。
从西仓门走进内城,就来到了粮库。内城建筑布局是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布局,充满了关中风情。这座百年老仓至今,依旧有着储粮的功能,让人赞叹不已。
沿着狭窄的、唯一可以登上仓顶的楼梯,我来到仓顶举目四望。只见丰图义仓临崖而立,气势不凡。四周大地苍茫,一望无垠,东面远处的黄河隐约可见。仓顶上有一座人们为纪念朱熹而修建的朱文公祠。站在古香古色的朱文公祠前,我思绪万千。五千年以来,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进程中,一直是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在历史的滚滚潮流中,唯有一心为民的人,人民才会记住他。那些视人民如草芥、刍狗的人,必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从仓顶下来,走出东仓门,再看百年古城,但见在蓝天白云之下,青砖灰瓦,土墙依旧,老树苍天,绿草青青。一切都是那么地安静,安静得仿佛此刻偌大的老仓里只有我一个人。
文物是会说话的历史,历史是一面镜子。丰图义仓向我们讲述着那段中华民族屈辱和苦难的历史,警示着我们永远不要忘记那段屈辱和苦难的历史。
弹指百年过,岁月曾峥嵘。如今从头越,黄河万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