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向往的头像

向往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9/17
分享

“浪哨 ”亭里情歌飞 

           “浪哨 ”亭里情歌飞      


              


              " 六天六天赶一场

            不是赶集是会娘(郎)

            哥约妹去喝烧酒

            妹约哥去买衣裳


            生要连来死要连

            生死要玩五十年

            生死要玩五十载

            让我们心永相恋"

夏末的一天下午,正当我沉浸在一首美妙的音乐旋律欣赏之中,突然,窗外此起彼伏的对歌声悄悄的飘入我耳际,多年很少听到的布依古歌让我激动不已。这时,我便立即关上电脑,背起心爱的相机,朝着从窗外飘来歌声的方向走去,.约莫十分钟左右,我终于找到了渴望已久对歌现场。

走到凉亭旁,看见栏杆两边的坐凳座无虚席,环顺左右人头攒动,歌声四起:


(男)花言巧语是妹们

      甜瓜嘴来苦瓜心

      甜嘴用去哄别个

      不要拿来哄郎们


(女)好马一匹别人骑

      好花一朵别人妻

      哪天修得同郎坐

      哪天修得共枕席 ......


     

    (男)情妹讲话合哥心

      情哥一心同妹行

      慢慢玩耍慢慢走

      情你情妹放宽心


  (女)云雾罩山不见天

     来到哥家不冒烟

     大房瓦房妹不爱

     情愿和郎蹬岩边......


    这是贞丰布依男女在者马山公园的凉亭里对歌的热烈场面。

    对歌是我们布依青年必备的看家本领之一,如若到了谈婚论嫁年龄,你不会几首布依古歌,那是被人家瞧不起的,因为这是布依男女用来相识相恋的一种手段,也是能否取悦于心上人并能赢得对方的芳心的敲门锤。

 

他们演唱的形式是一问一答,唱得如痴如醉。为了不影响他们的激情,我轻手轻脚从背面悄悄的拿起相机找好角度“咔嚓”了几张。不熟悉的到比较配合,熟悉的面孔还不好意埋起脸摆着手不让照:“向局,不要照啊,万一娃娃知道这事不好得!”有的开玩笑道:“你照了宣传出去,我家那个知道我来这里唱歌就会跟我闹,到时找你的麻烦唔!”话音刚落,逗得在场的人捧腹哈哈大笑。胆子大出得色的还示意,叫我多照点,多多的宣传布依文化。当时,我还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向他们宣传,说当前各级领导如何如何的关心重视布依文化,并用商讨的口吻要他们好好练,争取在“六月六”布依歌节上大选身手。于是他们更来劲,几堆的歌手歌声一浪高过一浪......

    贞丰是布依人聚集得比较多得地方,占全县总人口42%以上。这里布依人大都住依山傍水,因而,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布依风情浓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一到赶集天,但凡来赶集的布依男女青年,不管那天家里交办的事如何如何的重要,也不管身上带的钱多少,他们都挤出宝贵的时间来洗布河布依青年街寻找或相会自己的意中人。这条街已经形成了不可多得的靓丽风景线,并成为展示贞丰布依风情的一扇窗口。这种浪哨场面曾打动过多少来贞丰旅游的外国友人,很多旅游团队就是冲着这条风情街来贞丰的。当时很多人都因没有照相机,也就没能留下这美妙的镜头,我也不例外。然而,到了八十年代末,陆续出去打工的年轻人多了,曾经浪漫一时的这条街"浪哨"场景便慢慢的消失得无影无踪.....

时至今日,上了年纪的不少人还十分眷恋当年唱歌玩耍的情景。

如今,随着中央号召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在全国各地进一步落实,贞丰的布依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布依同胞们为传承、挖掘、发展本民族的文化,再现和恢复当年布依青年街场景,他(她)们利用赶集天的机会邀朋约友聚集在风景如画的者马山浪哨公园里对歌,吸引了众多的人驻足观看。这隐隐约约的天籁之音与周围的蝉鸣声组合成美妙的旋律飘荡在每个行人的耳朵里。

但愿这歌声越飘越远......




注:“浪哨”是布依族语,即谈恋爱之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