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赵国虎的头像

赵国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9/01
分享

我从东南西北走过

岁月斑驳,如同一本卷边泛黄的线装书。江南大山里的古道,是山里人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承载着当地厚重的历史和文化,至今依然熠熠生辉。

   一

在号称中国传统古村落和江南古道第一村的武义县柳城畲族镇东西村的北村头,自西向东穿过廊桥,登上西桥头的金山,在瞻仰了全县独一无二的佛阁寺和三清殿后,我们就一路向西南沿竹客溪西岸上溯,踏上了通往丽水市松阳的竹客岭古道。

 竹客岭古道在两晋时期已成雏形,是一条官道,它是唐朝养生大师叶法善后裔聚居地的七条古道之一。古道伴着竹客溪在田畈中穿越,宽约一米左右,道墈用大块的蛮石砌就,路面中间铺以平整光润的大块溪石,溪石两边镶嵌鹅卵石,坡度平缓。古道两侧是落差不大的梯田,茶叶、番薯、水稻、大豆,灯笼花、指甲花等不断扑眼而来,目不暇接。宋朝状元沈晦在游览这里后,写下了“溪流因雨涨,木叶着霜红”的美丽诗句。

路行两三里,遇一凉亭——东西亭,南北通门,西墙一倒梯形窗可望山,东侧是廊台,可坐赏田野、竹客溪、和那不远处的连绵山峦。亭子旁一牌子刻着明朝宣平知县王在镐的诗:“……飞泉翻百道,乱洒出深垠。晴中作雨色,谷底听雷震。……”

   二

再行百余米,在两溪涧交汇处,向东跨过小桥,横穿过上松线,我们就转入了竹客岭龙潭古道。

竹客岭龙潭古道,是一条滨水之道,伴着一条涧流一直向东南临水蜿蜒。初始较宽,后渐渐收窄,古道涧流两侧,高山绵延,植被茂密,绿色润眼。涧流自东南向西北,不急不缓,清澈见底,流水潺潺,时有短瀑小潭散落其间。潭中石斑小鱼往来翕忽,粒粒可数,而或怡然不动,而或俶尔远逝。河底卵石,一尘不染,色彩斑斓。有的河段,平板河床延续好几米,聚天地日月之精华,石色黄中泛红,包浆浸润饱满,细腻光滑,就像打过蜡一般。

向着东南方约行一里左右,只见一名为“龙隐”的八角亭矗立在古道旁,棕色的亭柱上书有一金色对联:“ 或跃在渊钟灵斯水,时巡出岫泽沛诸山”。

再走十几步,就见一 “龙潭“指引牌。往左拾蹬而下,隐隐传来了似鼓乐伴奏的声响,越往下声音越大。至涧底几乎是直角右拐,就见一二叠泉瀑布奔泻而下。因前面十多米处有一大拐角,难见第一瀑的全貌,我就拄着登山杖,沿着涧左绝壁下凸出的一脚来宽的光滑岩石,小心翼翼地蹬上了二叠瀑顶。但见一挂二十来米高一米来宽的瀑布从悬崖顶直泻碧潭,其间与两三处略凸的岩石击撞,水花四溅,潭内如落雨缤纷。潭水靛蓝碧透,涟漪潋滟,深不可测,相传用三十六纹沙线连接都未能探底。

龙潭大体呈圆形,约二十多平米,三面都是三十来米高的悬崖绝壁,润泽而芳草萋萋。崖顶灌木茂密,遮天蔽日。龙潭就如深闺绣房一般,幽深静谧。龙潭上口呈半圆型,其形似月光宝镜。龙潭水流出口被一巨型石槛阻挡,石槛光滑细腻,苔藓碧绿绵细。石槛中间高两边低,龙潭碧水就从石槛的两头奔涌而出。因石槛高出下面的水位两三米,就形成了两挂二级瀑布。石槛下面是一个长十多米,宽约两三米的斜面“水槽”。“水槽”石槛下水深,但可见底,水清如蓝,犹如一块透明的蓝玻璃,向着出口水位逐渐变浅,水色也渐呈亮白色。“水槽”内水流平静迟缓,到出口处逐渐变急,犹如临装待嫁的姑娘,呆在闺房时还依依不舍,但一见到前来迎娶的新郎就急不可待了。站在这里,蓝天碧水,凉风习习,涌汗全收,心静神怡。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头野熊精在这条溪涧里捕食五只老鼠精和一条鳗鱼精,鳗鱼精顺着涧流往下游逃跑,不慎摔下了悬崖,它那庞大笨重的身躯把崖底砸出了一个深潭,后来人们就把它叫做龙潭。这个龙潭是千百年来,周边数十个村庄祈龙求雨的神圣吉祥之地,不容游泳洗澡和玷污。

   三

从龙潭往上约一里来地,在一个丁字路口,我们继续往左向东南,进入了松阳县的婺处森林古道。时值正午,天气闷热,涧流逐渐变小,山高路陡,大汗淋漓。峰回路转,约行四五里,终于登上了一个山岙,此地古树参天,凉风习习。这一路,三龙潭、大小赤壁、红河流、老鼠精洞、官财堂、百米溜光潭、殿下潭、山道18湾、银鼎山殿等景点点缀其间。

跨过古石拱飞凤桥、顺安桥,左手正东面那山岙中的塘后村已近在眼前。从顺安桥到塘后村,有数百级陡峭的台阶,全在太阳底下,我们拾级而上。此时正是下午两点半,骄阳似火,太阳正好晒着我们的后背,令人背焦肉疼,汗流如瀑,气喘吁吁。

我们终于登上了山岙中的塘后村。塘后村始建于南宋末期,海拔八百多米,距松阳县城十八公里,周围多山脉,一年四季温度适宜。村落依山而建,泥墙黛瓦,2014年入选第三批国家传统村落名录。

   四

穿过塘后村,向北,就是通往东西村的婺处森林古道的武松段,都是下坡,长约三公里。这条古道荻花摇曳,古树参天,遮荫蔽日,我们不再受日晒之苦。此古道较宽,约有两米左右,陡处有大小百步岭,在小百步岭头有块“将军石”,是辛亥革命黄埔军校主任国民党少将陈器回塘后村探亲时小憩的地方。古道中途有一名为“乘路亭”的古凉亭,意为君子行走之路,清光绪22年公元1896年由塘后村人陈增达等四人承建,后经多次修缮保存至今。1946年时任处州专员的皮作琼专门为此亭题词。

过了古凉亭,迎面走来一位挑着一担草的老妇人,她柱着一根棍子一步一步地缓缓上行。老人白发如雪,步履稳健。“老妈妈:你挑的是什么草呀?”我问。“龙须草,山上割的。”老妈妈用棍子柱牢担子,擦了把汗,用普通话回答道。“做什么用的?”“包粽子用的绑绳,也可以用来打绳子。”“哦,你这么一担大概有多少斤啊?”“三四十斤。老喽,挑不动喽。”老妈妈笑着说。“老妈妈,你真是康健,今年多大年纪了?”“八十了,八十喽。”老妈妈乐呵呵地回答道。

老妈妈这一路走来都是上坡,这大热的天,她得沿古道下去再又上山寻草割草,又得沿着古道上行挑回家。我感佩老妈妈的康健,也感慨山里人生活的不易和艰辛。千百年来,在这古道上,洒下了多少山里人的汗水,走过了多少山里人的艰难,留下了多少山里人的悲欢。

婺处森林古道,还记录了矿工们的壮举。这条古道历史上曾经是明朝正统年间(1437——1452年),由陈鉴胡领导的浙南矿工起义队伍的行径路。这条古道还承载过民族的希望,播撒过革命的种子。一路上,古道边,竖立着好几块“红军路”的石碑,当年粟裕红军挺进师转战这里,曾数次从这条古道上走过。这条古道也是1936年7月11日,粟裕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攻打宣平县城时转战迂回的行径路。这条古道也曾被魔鬼蹂躏,铭记着恶魔的暴行和民族的屈辱。1942年,日寇到潭后村烧杀抢掠,他们的刺刀就是沿着这条古道刺向手无寸铁的无辜村民。

    

在离山脚约还有两里来地的地方,有一观景台。据说在这里环顾山川布局,正好与天宫紫薇垣星相对应,而传统风水学称紫薇寓意富贵、吉祥、和气、长寿,由此可见古人村落选址的独具匠心。

我们静静地伫立在观景台上。望远山,叶法善修炼过的“石大门”依稀可眺;瞰近底,山下的东西村已沐浴在夏末的晚霞中,柔和而明媚。我们在这里站了好久好久……

2023.8.12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