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赵国虎的头像

赵国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2/09
分享

太行天路

东汉末年,曹操在率军翻越太行山时,曾写下了一首《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长坂诘屈,车轮为之摧。……”形象而真实地描述了太行山的巍峨险峻。

我已经在南太行的峻岭绝壁上攀爬穿行六天,最后一站河南辉县郭亮村的景观,已经提不起我的兴致。但当我隔着峡谷看到那条绝壁长廊,那些在绝壁窗里时隐时现地穿梭的”甲壳虫”和像蚂蚁一样蠕动的人影时,却还是深深地被震撼了。

这是一条在海拔一千多米的峻岭上,悬挂于百米绝壁之上的挂壁公路,它全长达一千两百五十米,宽六米,高四米,共有三十五个绝壁天窗。它是人们用双手和原始的工具开凿出来的一条天路。

据辉县县志记载,东汉末年农民起义领袖郭亮曾率领农民起义军在此驻扎,郭亮村因此而得名。明清时期,大批的郭亮村先人为了躲避战乱,迁居到这里,在这险峻的绝壁边缘,他们用一块块石头和一张张石板磊起了一百多座独具风格的太行石屋,成为了奇特的“崖上人家”, “石磨石碾石头墙,石桌石凳石头炕”是这里的真实写照,郭亮村也因此被称为绝壁上的村庄。几百年来,郭亮村的人们在这将近一千两百米的山崖上,过着遗世独立的生活。

郭亮村原有一条先民们冒着生命危险,一锤一凿在绝壁上开凿的出山小路。这是一条垂直高度近百米,宽不过一米,最窄处只有四十公分,有四百三十多级台节的绝壁天梯。以前的郭亮人下山,不管是男女老少,都只能像猴子一样沿着石阶,抓着树木藤条,手脚并用攀援上下,就像我们的这一次“驴行”。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郭亮人提出要在百米高的绝壁上开凿出一条通往山外的隧道公路。在那个物资极其匮乏的年代,没有现代化的施工工具,郭亮人想要凭自己的一双手,打通这条绝壁天路,简直就是异想天开,何谈容易。当年的郭亮村劳动力不足九十人,村里强壮的青年人自发组成了一支十三壮士突击队,在1972年农历 2月初 2龙抬头的那一天,炸响了第一声开山炮。

村里的一位老人告诉我,从打响开路的第一炮开始,村里就男女老少齐动员,依靠原始的技术和工具,手工凿洞修路。没有钱买工具和炸药,他们就变卖家产换物资,山羊、大树能卖的都卖,再就是村民捐钱。钱花光了,粮食吃完了,他们就外出搞副业赚钱。

当地人说:“宁打青石两米,不打红石一尺。”红石是最坚硬的,可郭亮洞全都是红石。手砸破了,砸伤了,流血了,就用纸擦一擦,或用破布包一包,继续干。他们夏干三伏冬打寒九,在闷气湿冻还随时都有塌方危险的山洞里,他们宁愿被砸死也不愿被吓死,打通出路是他们当时唯一的信念。

从1972年到 1977年的五年时间里,村支书申明信率领十三壮士和全村村民,栉风沐雨,不避寒暑,挥锤打钎,凿石开洞。他们凿挖清理了二点四万方岩石,耗费了制作钢钎用的钢材十二吨,砸烂了八磅重的铁榔头四千多个,终于开通了这条长达一千两百五十米的绝壁长廊——郭亮洞,于1977年5月1日竣工通车,这真是人间奇迹!

郭亮洞是太行山第一个横穿绝壁的人工隧道,号称“太行隧道之父”,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之一,是“世界最险要的十条路”之一,是“全球最奇特、最出名的十八条道路之一”。现在是“中华影视村”、国家四A级景区。郭亮人从这条挂壁公路走出大山,走向全国,走向外面的世界。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现在的郭亮人,在村里开着旅馆、饭店,卖着土特产,足不出户就能发家致富、安居乐业。

在郭亮村十三勇士展览馆里,端坐着一位身材魁梧的九十六岁的老人,他是原郭亮村的副大队长、大队长申明凯,是郭亮洞工程的目测指挥者。他喃喃地向前来参观的人们介绍着开凿郭亮洞的亲身经历。展览馆里挂满了当年开山凿洞时的现场照片,其中一张村民用绳子把自己吊在绝壁上打钎的图片,是那样的震撼人心。这令我想起了赖耀卿老师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发表在《浙江诗歌选》上的一首诗——《号扁担》:“我的爷爷不服老,做根扁担齐眉高,硬邦邦两头翘,拿来叫我号。我问爷爷怎么写,爷爷银须一捋哈哈笑,你就写:泰山压顶不弯腰。”

我徜徉在郭亮村的挂壁公路上,伫立在绝壁天窗“百折不饶”的钢片雕像前,我在绝壁长廊尽头鲜红的党旗前久久地凝思。我想起了那“劈开太行山,漳河穿上来”的红旗渠,我想起了那战天斗地的大寨人,想起了为给祖国献石油“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大庆人,我也想起了当年在我们武义“千丈岩上炼红心”的上海知青,想起了当年那拦河筑坝建设武义源口水库、清溪口水库的父辈和我的兄长大姐们,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血肉之躯铸就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那就是穷则思变、自强不息、顽强不屈、百折不饶的中华民族魂!

那云中雾里的挂壁长廊——郭亮村挂壁公路,不但是太行山人民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和物质遗产,我们会永远铭记!太行精神永存!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