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赵国虎的头像

赵国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7/26
分享

市场聚百工 ————探秘赵宅百工民俗展示馆

赵宅文化礼堂,是浙江省五星级乡村文化礼堂;赵宅百工民俗展示馆,是浙江省省级乡村博物馆;赵宅花灯,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我回到故乡,敲开了老乡赵养生老人的家门。

赵老是我的长辈,今年八十八岁了,见了我,连忙摘下鼻梁上的老花镜,一脸的惊讶:“怎么会是你?好多年没见到你了。”“我为它而来。”我笑着指了指他拿在手上的一个螳螂花灯的竹篾骨架说。

赵老清瘦,个子不高,各种花灯的竹篾骨架,在墙上挂着,在床上、茶几上放着。他说,这些是以前的一些旧花灯骨架,有些竹篾老化了,断了,得换,有些节点结扎的真麻线也霉了,现在改用铜丝线。茶几上,放着细细的铜丝和薄薄窄窄的竹篾,还有剪刀。

赵老麻利地在茶几旁的小竹凳上坐下,招呼我坐在床沿。“你坐得那么低,还低头修花灯,不累吗?”我问。“没关系,习惯了。”赵老摆了摆手。于是,我们就聊起了我故乡的花灯。

“这是虎,这是牛,那是山羊,还有小狗和兔子......”赵老指着墙上的那些花灯骨架说。“这是老鹰,这是蜻蜓,那是大虾,那是悟空。”我指着床上茶几上的花灯骨架。“还没糊上纸,画上画,你就认得出来?”“你怎么也对这个感兴趣?”我狡黠地笑了笑:“我得完成上面布置的一个任务,写篇文章。”

武义县赵宅村是我的故乡,尽管我家里在做装潢,很忙,但寻访乡村博物馆,赵宅村我理应当仁不让。在这之前,我刚刚采访了筹建赵宅百工民俗展示馆的骨干和全程参与者:馆长徐承伦、村会计徐如林、老年协会会长胡裕庆,并参观了展示馆。

赵宅百工民俗展示馆在赵宅文化礼堂,坐落在村中心。赵宅文化礼堂是一座经过修缮的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二十间头两层古建筑,建筑面积1135平米。百工民俗展示馆筹建于2019年,展馆面积550平米,共分百工馆、花灯非遗馆、农耕文化馆、丧葬文化馆、戏剧文化馆、农家生活馆、历代各类文化用品馆等七个展馆,展出各种藏品1300余件。

这些藏品都是村民无偿捐献的,都是我采访过的这三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带着一班村民挨家挨户收集的。

推开文化礼堂的大门,我沿着H型的古木板梯来到二楼,但见一个个房间,分别陈列着我既熟悉又陌生的铸铁、铸铜、打锡、钉秤、钟表修理、木雕、制伞、裁缝、串棕、油漆、箍桶、木工、泥工、篾匠、花灯制作、打铁、砖瓦窑、弹棉、行灯(纸灯笼)制作、蜡烛制作、补鞋、屠宰等等行业的工具、模具和成品,每件陈列的物品前都标有名称和捐献者的名单,墙上挂着《百工名单榜》,写着三四百个从业村民的名单,还有各个行业的规模、制作工艺以及历史变迁等简介。

花灯是赵宅百工民俗展示馆里的瑰宝,花灯制作,既是“百工”里的一工,又是赵宅村的民俗,专门单独设一馆,用三个通房陈列,里面有已完成彩绘的成品和还只是竹篾骨架的半成品。飞禽走兽栩栩如生,充满动感,神话故事中的人物特色鲜明,极其传神。墙上挂着花灯的简介和历史沿革,以及最近八代传人的名单,赵养生老人是最后一代传人。

这些老物件,我基本都认识,也知道他们的来历和功用,但我的孩子就绝大多数都不认识了。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老一辈的凋零,赵宅百工,大多已后继无人,成为了绝响,一些民俗也正在逐渐消失。

赵宅百工民俗展示馆的建立,用实物和文字从一个侧面书写了一段历史,记录了祖辈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展示了赵宅村的百工民俗文化和赵宅人的聪明才智,功德无量,必将载入赵宅史册。

桐琴镇赵宅村,位于武义县东南部,距离武义县城约15公里,与永康隔江相望,距离永康县城约10公里,和丽水市的缙云县也相距不远。周边地势平坦,人口密集,地理位置优越。

据《桐琴赵氏宗谱》记载,北宋时期,在南面的琴山和北面的桐溪之间,散居着18处古村落,统称桐琴。南宋初年,宋魏王赵廷美第七代孙赵公望授诏散居民间,定居于桐溪河畔的上千门,建赵氏村落,以姓名村为赵宅,隔桐溪与永康相望。从此,“琴山一曲柳千条,桐水一歌花万曲”,距今已将近九百年。

桐溪上承永康江,下启武义江,舟楫畅通,上可至永康,下可达武义、金华、兰溪、杭州,方圆一二十里的村民便因桐溪水运之便,在赵宅上千门桐溪码头一带交易,逐渐形成了集市。历史上由于桐溪改道,市场地点数次易地,后移至了金宅,但最终又于1947年一分为二为金宅(桐琴)市场和赵宅市场至今。

赵宅人移坟砍篱,搭棚建铺,敞开宗祠设位摆摊,建立市场管委会,吸引八方来客。在1947年后的近十年间,赵宅集市不断扩展繁荣。

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条件,历史悠久的市场,是勤劳智慧的赵宅人发展私人手工业的肥沃土壤。历史上赵宅村的手工业一直依托市场,不断地继承、创新和发展,代代薪火相传。尤其是一些高技术行业,如钟表修理、钉称、花灯制作等,在方圆一二十里内,只此一家,别无他店。即使是在餐饮业,“炳章馄饨立章包子文奎面”,也是闻名遐迩。

赵宅农历逢二逢七五天一集市的繁荣,吸引了大批的手工业者和商业精英,尤其是在民国后期和解放初期,一些手工业者纷纷移居赵宅,租房建铺,搭棚设摊,制作和销售各种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客观上又反哺助推了市场的发展和繁荣。真是市场聚百工,百工兴市场。

赵宅人宽阔仁厚的胸怀,还让许多外来的手工业者定居在了赵宅。

解放前外来的手工业者,许多人在赵宅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土改时,赵宅人给愿意留下来的人以村民待遇,分给土地和房屋。以后来的,给予落实户口,编入生产队,让他们在赵宅落地生根。

据不完全统计,解放初期,在赵宅村800多的总人口中,从事手工业、商业的人口就达到了300余人,涉及手工业种类30余种。另据1996年赵宅在编写村志时的统计,在赵宅村451户居户中,纯农户只有56户,其他非农户、亦农亦工户、亦农亦商户共有395户,其中亦农亦工户278户,百工之乡可谓名至实归。

赵宅花灯为什么能在赵宅百工中出类拔萃,成为浙江省非文化遗产?我和赵老继续聊着。

赵老说,赵宅花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赵宅建村后,附近一带村民过年有迎龙灯舞龙狮叠罗汉的活动,而赵氏家族是皇室后裔,爱热闹且见多识广,心灵手巧,就开始制作花灯。

每年的正月十二,是赵宅春节后的第二个集市日,晚上,是赵宅人和周边十里八乡的村民共享的盛大狂欢节。这一晚,赵宅人迎“七巧灯”。

倘若这天下雨,花灯被淋湿了,淋烂了,灯没迎好,那么就要重新制作,农历二月二补迎。

二月二补迎不但要迎“七巧灯”,还要加迎“人物灯”和演社戏。

花灯还和这一带的花轿表演相结合,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花灯花轿》表演项目。

赵宅花灯是一种造型艺术,用来娱乐助兴,营造节日气氛。它品种繁多,丰富多彩,栩栩如生,人见人爱。空中飞禽、地上走兽、水中鱼虾、一应俱全,统称为“七巧灯”。还有取材《西游记》《珍珠塔》《姜太公钓鱼》《文王访贤》《八仙过海》等等的人物灯,一组人物灯就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

制作花灯主要有四道工序,即劈竹篾、扎骨架、糊纸、绘画,这几道工序环环相扣,每道工序都得精精细细,精益求精。

赵宅花灯为什么能做得如此精湛?赵老说,关键是文化。赵宅人历来尊师重教,以读书成才为荣,历史上多文人。赵宅古代有一门三代六进士的奇迹,现代有一家四兄弟都考上大学的佳话。

赵宅的龙头和花灯能做得栩栩如生,别具一格,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赵宅历史上多画家画师。制作龙头和一些花灯,须画师先在墙上作画,花灯技师再依画而作。花灯糊好纸晾干后,又要请画师在上面画画。画师高超的画技,既是花灯制作的基础,又是花灯画龙点睛之笔。

赵宅花灯不仅仅要求形似,更追求神似,讲究艺术性和制作者的个人风格。因此,赵宅花灯没有一盏是雷同的,即使是同一种飞禽同一头走兽同一个人物,只要出自不同技师画师的手,风格就迥然不同。即使是同一个画师技师制作的同一种动物的花灯,也可以是形状各异,神态迥然,这也就形成了赵宅花灯风格多样,一灯千面,丰富多彩的特点。

在“破四旧”前,赵宅人家家户户都能制作一两种花灯。赵宅花灯还向永康、金华、兰溪等县市辐射。

赵宅村历史上一直有“灯会”(相当于现在的专业协会),由赵氏家族的族长、各房的长者、花灯的画师技师等组成,专门统筹安排每年的花灯制作和迎灯事宜。

赵老九岁丧父,他在青少年时期历经了不少的苦难。但赵老却是个才子,不但是花灯制作的技师、画师,他还是以前那些老家具的油漆师,赵宅婺剧团的台柱子,专演小生、武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赵老制作的《十二生肖》和《麒麟贵子》花灯被上海电视台收藏,2007年,赵宅花灯和花轿组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您这么大年纪了,这花灯制作有接班人么?”我微笑着问。“唉,没有啦,都在向钱看,现在的年轻人谁愿意学这个?更何况这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学会的。”赵老叹了口气说。

我告别了赵老,打着伞徜徉在悠长的赵宅老街上。

恍惚间,艳阳高照,街上熙熙攘攘,摩肩接踵。老街两旁,店铺林立,“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嘭—嗓嗓——嘭—嗓嗓”的弹棉声,“补铜炉修锁哦——”“卖狗皮膏药喽——专治跌打损伤哟——”的吆喝声,“馄饨——卖馄饨喽——炳章馄饨——一毛钱一碗——”的叫卖声,“让一让,让一让,请让我一下哦”的叫喊声,还有各种南腔北调的讨价还价声,响成一片,此起彼伏。

我身不由己,被人流裹挟推挤着。我大汗淋漓,被推拥到了赵宅文化礼堂前。

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人潮已悄然退去,周围一片寂静,只有我一人,在风雨中静静地伫立着。

我撑着伞,默默地瞻仰着这座文化礼堂,瞻仰着这座省级乡村博物馆——赵宅百工名俗展示馆。

烟雨越加朦胧,笼罩着赵宅百工展示馆,也笼罩着我。刚才耳边那些悠扬悦耳的声音,早已随着风雨,飘离了我,且愈来愈远,愈来愈远......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