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朱国平的头像

朱国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2/19
分享

沧桑巨变话学校

我从8岁发蒙读书,从此开始了我一生的学校生涯。

我求学12年经历了五所学校,教书36年又经历了四所学校。48年的读书教书的学校生活,所换的九所学校,从简陋晦暗的生产队保管室,到宽敞明亮、现代化设施齐全的楼房,学校变化真是沧海桑田、翻天覆地了。

学校的巨变,是一个缩影,见证了人民共和国70年走过的艰辛而又辉煌的历程。

小学一二年级,学校是一个生产队的保管室。其实它不该被称作学校,它就是一个班。房屋不大宽,但进深长。木板墙壁小青瓦,只大门两边有两扇木格窗户,屋顶有几片亮瓦。室内昏暗得很,遇下雨天或老阴天,最里边光线极弱,能见度极低。课桌是用三块厚厚的板石搭成,两块相对立起做支撑,其下部埋一截在土里,一块平放其上做桌面。石头桌子忒费衣服,一件上好的衣服,没多久,袖口到肘部那一截就磨烂了,母亲找块布来补上,管不了几天又磨烂了,再补再磨烂,以至于那一段衣袖补丁摞补丁。没有凳子,各人从自己家里拿,以至于一间教室里课凳五花八门,长的短的圆的宽的窄的高的矮的都有,我的是一根独圆凳,高高的。

三年级上期,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我转学到沟里的学校,就在我们生产队最下边,虽说它一至五年级齐全,但也不是一所真正的学校。它本是一所寺庙,叫观音寺,解放后破四旧,就破成了学校。全是红色的木结构房屋,屋顶也是小青瓦。每间屋子都宽阔,虽说也是进门面才有窗户,但窗户高而多,屋顶也安了许多亮瓦,采光很好。也是石板课桌,但课凳是高矮长短统一的木条凳了。

我的两年初中,也是在大队上读的,那是全县唯一一届村上办初中。这时大队已在村口建了一所呈“门”字型的新学校。这是真正的学校了。一色的青砖瓦房。有八间教室。教室前后开着大窗,室内光线特别好。更好的是,课桌课凳都是高矮大小统一的实木条桌条凳了,只是课桌下面没有匣子,不好放书本,但老师发动学生回家找自己的父亲按尺寸编了一扇竹栅子,拿来绑在桌下两根长枋下,就解决了放书本的问题。

我的两年高中是在金华中学读的。在我那时的眼里,那是很大的学校了。但那时的金华中学还全是平房,木房砖房都有。全木结构的老屋古朴典雅,是老师们的办公室和寝室,学生寝室也是老屋。教室则全是砖瓦房。金中的课桌凳不用说,全都是实木的,课桌下面也有了放书本的木匣子。

两年师范是在广元读的。广师的校区面积比金华中学又大了许多。广师有楼房,但也只有一栋,还只有二层,砖瓦的,上下各四间,二楼是教室,一楼是实验室。其余教室、老师办公室和师生宿舍,都是砖瓦平房。

工作后经历的四所学校,都经历了从平房到楼房的变化,不必细说。我现在工作的陈古学校,耸起了四栋多层楼房,但仍有几间平房教室。

上个世纪的学校大多还是简陋的,那时要修建一座楼房,困难重重,要跑资金,要靠集资。记得我在富同初中工作时,学校修建的第一座楼房就大费周折。那是1992年,学校拆掉了最里面那排教室。拆它是因为一间教室的一面墙壁出现大裂口,最宽处伸得进人的胳膊。几位青年教师向校长发难,不愿在那教室里上课,怕房屋突然间垮塌。校长无奈,委托我写了一份《告全乡人民书》,油印出来,送给全体乡村干部,也发给每个学生家长。乡政府被迫组织了全乡村社干部和一些社员代表来参观了,终于认定为危房,拆掉重修。当然不是再修成平房,多方筹措资金后,准备修成一栋一楼一底的两层楼房。正在打地基,恰逢县教委主任来校视察,见新教室只修两层,当即吼了也在现场的乡党委书记,说修两层“难得起科场”,要修就“修气派点,一步到位,修成三楼一底的综合楼,一边做教师寝室,一边做教室。”教委主任并当场拍板教委给20万元,还不够,乡党委书记自行想办法。最后果真就修成了四层楼的综合楼。

进入新世纪,学校一下子气派豪华了,高楼一座又一座耸立起来。十年前,在农村,就有这样一个说法,哪儿房屋最漂亮,哪儿就是学校。

如今的学校,不仅是楼房多,内外装修也很漂亮,尤其是学生公寓。我当年读高中读师范,住的都是大寝室,一间大屋子,把一个班的男生或女生都装完了,无卫生间,无洗漱处。如今的学生公寓,房间小,室顶有吊扇,还有盥洗室,洗漱和方便都不出屋。学生睡的小床,也由过去的木床变成了铁床,过去床枋上要桥竹栅子、铺草垫,现在是一块厚实的层板,棉絮或席子直接铺上即可入睡。有些学校,住校生的床单和被套还实行了统一,清一色的装备,整洁而又美观。

今天的教室里,灯管、吊扇和窗帘那些最基本的装备,不去说它。说两样变化大的或过去没有的,那就是书写设备和饮水设备。

教师的教学书写板,经过了木架木黑板到水泥黑板到磁性绿板再到多媒体电子白板,学校的教学手段,由过去的传统教学方式,统统转换成了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干净卫生,教师再不必担心会吸入过多的粉笔粉尘而得呼吸道疾病了。容量也大,一堂课,学生所接受到的东西,比过去传统板书方式,不知多了多少,而且音像图片资料众多,每一堂课,学生接受的都是听觉视觉盛宴。

我从小学读到初中,在学校喝不到一滴水。高中和师范,也只有午晚两餐,在餐后能够喝到半碗醋汤。那时的学生,一天的饮水量严重不足。而今天,学校每个教室里都有饮水设备,或直饮水,或桶装水,用电烧开,随便你喝,学生体内再不会缺水,保证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一些学校,教室里不仅有吊扇,还安装了空调。

学生们使用的桌凳,几十年里,也是变化巨大。课桌,从石桌到木桌,从二人共用的条桌到一人独用的方桌,方桌从平面的到斜面的,从全木的到铁身架、表面溜光可做镜子的厚实层板桌面。凳子,从二人共坐的条凳,到一人独坐的方凳,再到有靠背的椅子,椅子由平面直背到曲面曲背,由全木制品到铁架子层板面料。

今天,学校的所有地表都硬化了,都打成了水泥地面。学校操场,有些学校还铺成塑胶的,球场、跑道彩线标示,显得美观、气派而又干净。

今天,学校各种设备齐全。音乐教学,从口头教唱,到风琴再到钢琴伴奏教唱,再到音像设备视频跟唱。美术教学,教学器材也齐备。体育设施更是完善。很多设备不用学校自己掏钱买,上级给配送,爱心企业或人士给捐赠。

在学校用餐,从过去的自带粮米自己用饭盅饭盒蒸,自己带咸菜下饭,到今天学校统一蒸饭统一炒菜下饭,每顿的炒菜荤素皆有,不定量,随你吃多少,农村学校一般是一荤一素两样菜,那些城镇大学校,则有好几样菜,菜品不仅丰富,还讲究营养的均衡搭配,保障学生身体健康成长发育的需要。想当年,我读高中,每周回家背一次粮,那时缺米,所背的粮多是粗玉米渣,还不是父母给准备,靠自己在手磨上一把一把地推出来。玉米渣也不是吃净的,红苕出来了,就搭根大红苕,有段时间还蒸净红苕。从家到学校有三十几里路,全是走着去,背上还要背着粮食。两年高中,我几乎都是吃个半饱,饭盅小(有时是用小瓷盅)蒸不了多少饭固然也是原因,但粮食缺乏不敢多蒸是主要原因。我到今天都很爱惜粮食,一顿饭,无论饭菜都吃得干干净净,从不浪费,每每对老师学生中有人的吃一半剩一半,都表示深恶痛绝。只有吃过苦、遭受过饥饿的人,才懂得珍惜粮食,对粮食充满深厚的感情。

我很羡慕今天的孩子们,他们不再如我那时一样,住校要自己准备口粮,自己背粮进学校,只需每个月带几张钞票来学校缴纳就行了,有的甚至钞票都不用自己带,父母亲自按时来学校缴,或手机微信转账。农村学校学生饭后倒还要自己洗个碗筷,城镇大学校学生吃完饭嘴巴一抹就走,碗筷都不用洗。一天三顿有菜吃,见大油,我读书时,一周咸菜能够从周一吃到周末就喊阿弥陀佛了,莫奢望有菜吃,肉那是更不敢想,一个月能够打个牙祭那都是殷实人家,像我多姊妹的家庭,做梦吧!

我读书的岁月,穷家多。那时,很多农村孩子没读到多少书,尤其是女孩子,很多家庭根本就不让其读书,重男轻女思想的根深蒂固是一个原因,而贫穷、拿不出读书的费用,是根本原因。读上书的穷家孩子,学费往往都是拖着,老师一次又一次地催收也交不上来,家里实在拿不出来是根本原因,盼着学校给予减免也是原因。那年月,书读到半头辍学不读了的人很多。那时谁辍学了,老师不会三番五次地到家去做说服动员,动员回来了也是给自己找麻烦,他(她)交不起学费你给交?老师往往略微过问一下也就算了。哪像今天,有谁辍学了,领导老师都去动员,吃闭门羹也要去,苦口婆心地说尽好话,许下许多承诺。今天,没有一个贫困孩子辍学,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孩子,被国家减免了一切费用,包括一切的生活费,而且还不断地收到来自社会上的各种捐助。

再说一下看电影。我读书时,学校也会组织学生一年看几次电影,学生票是减价的,遮幅式银幕票价5分钱,宽银幕8分钱。就这价钱,很多人家也出不起,每次看电影,都有好几位学生没去看,我也有三四次没看成,有两次还是喜欢我的一个堂妈给我5分钱,才看成了的,我永远感激她忘不了她。我读小学初中时看电影,都是全体学生列队步行十几里路进城到电影院观看。现在,学生们看电影,都是放映员带着放映设备主动到学校来放映,前些年放映费还由学生出,今天全由学校承担了。

我读小学初中时,学校没有围墙,那时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可以说是放鸭式的,难免不出现安全事故。今天的学校,围墙高耸,大门紧闭,门卫守护,学生进出校门有严格的手续。今天学校对学生实行的是封闭式管理。不仅如此,楼层守护、路队护送都很到位,对学生在校生命安全,学校作了最严格的防范和保障。今天,关爱学生生命,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学校每一个老师的神圣职责。

今天,学生们在学校的一切生活,都是一种享受。他们享受着最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享受着多姿多彩的学校各项活动,享受着食堂的美味佳肴,享受着老师们母亲般的真情关爱。他们快乐地学习着,也快乐地生活着。学生在学校,犹如生活在一个温馨的大家庭中。

今天的孩子,在校读书真是太幸福了!

学校面貌的日新月异,它像一滴水折射着太阳,浓缩了不同的时代,反映了人民共和国70年的光辉历程。

学校的今昔,就是新中国的今昔。今天学校的气派豪华,折射的是新中国的灿烂辉煌。没有新中国70年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学校能有今天的美丽模样吗?

在学校里工作和学习,我们每一个师生,饮水思源,都应该认识到:共产党的伟大,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如此幸福美好的学校生活!

2019年7月29日定稿于洪城家中

(发表于2019年8月7日《关爱明天》微刊和2019年度《射洪文史资料》)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