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朱国平的头像

朱国平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101/27
分享

诗意栖居烟雨中——海尔罕老师精美散文《烟雨江南》赏析

《烟雨江城》,是海尔罕老师一篇受到中国作家网编辑青睐的美文。

作者笔下的烟雨,就是春夏之交连绵数月的梅雨,江城就是作者生活的武汉。作者用生花的妙笔临摹了江城的烟雨,以及烟雨中石榴、青梅和野玫瑰的风华,每个篇章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发现。读来饶有诗意,可谓赏心悦目。

下面浅谈一下我对此文的阅读感受,不妥之处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一、诗意的发现,独特的感知

我以为,诗意的发现、独特的感知,是本文的亮色。

一般人在梅雨中心情都会感到郁闷的,而作者却有欣喜,这就是诗意!这就是诗意栖居的写照!在作者眼里,梅雨中若出现烦恼、无奈,是“你不懂雨,不懂雨季的江城,或者你不是地地道道的江城人。”如何消除梅雨带来的苦闷呢,作者告诉你:“推开朝北的窗扇,紧闭东南向的窗户,于墙角处搁置一台鸿运扇,任它摇着头晃着脑,便能在这初夏的雨季重拾刚刚逝去的融融春意。”在作者眼里,梅雨是美好的,“(它)的到来,滋生了小巧玲珑,娇艳欲滴,风情万种的长江文明,也滋养了江南一带无需粉黛便温婉如玉的窈窕淑女。”

殷红的石榴花瓣,作者发现那“是从心包里涌出的鲜血,而后凝结而成的血渍。”青梅在微风中的“左右摇摆,呆呆萌萌,煞是可爱。”野玫瑰“一簇一簇依墙而生,伴墙而长,迎着风,和着雨”,是“秉持着一颗纯真的初心,藏苦涩于心底,溢馨香于人寰。”

这些浸透着诗意的文字,是作者对笔下物像诗意的发现,是作者诗心的独特感知。

二、语言清丽典雅,但又不失活泼而有意趣的表达

散文的美,也美在诗化的语言上。作者描写梅雨,引用“东边日头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道出梅雨的特征是东雨西晴,就没有个响晴的时候。又用“致虚极,守静笃”,极言要用好心态对待梅雨的循环往复,不要心生哀怨,要同梅雨结成“秦晋之好”。结句又用“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再次提醒人们凡事要往好处想,要看到雨后万物苏生、生机勃勃的一派美好。写石榴,妙用明代诗人刘铉的《乌夜啼·石榴》“垂杨影里残红,甚匆匆。只有榴花,全不怨东风。暮雨急,晓鸦湿,绿玲珑。比似茜裙初染,一般同。”来盛赞石榴的高贵品质,迎风盛开,急雨里更鲜艳。写青梅,先是摇头晃脑吟诵宋代词人方蒙仲的《青梅如豆》“春去雨霏霏,青梅未接时;青青几万斛,可惜不充饥。”借古人的妙语表达自己对青梅的认识。末尾又引用今人诗句“初夏弄青梅,酸适含怡情;我有一壶酒,慰赏江南雨。”来抒写青梅煮酒赏雨的雅兴,写足了对青梅的喜爱之情。写野玫瑰,则利用一个古罗马的传说,借那个信守承诺的美丽故事,赋予野玫瑰爱情与忠贞的寓意,给野玫瑰披上了值得颂扬的光环。这些清丽典雅的文字,使行文显得隽永中有厚重,彰显了作者饱读诗书而又能够灵活运用的文学底蕴。

至于活泼而有意趣的表达,如写梅雨,“闻风起雨,风歇雨住,晴雨之间颇像在做一场游戏,而晴雨更迭犹如一场梦。”道尽了梅雨的情态,很形象,也有意趣;写石榴,“风生水起时,我会诚惶诚恐,担心那风把那枝那叶折损,那雨把那蕊那瓣滴毁。”极写自己对石榴的痴爱,不忍看到它受到丝毫伤害;写青梅,“梅子如桃一般大小,浓密的茸毛吸满了雨水,尖尖的尾端衔着晶莹剔透的雨珠儿,微风习来,左右摇摆,呆呆萌萌,煞是可爱。”在作者眼里,青梅如纯真稚子,呆萌而又可爱;写野玫瑰,“雨渐大了,墙根下的野玫瑰被雨水滴落得点头哈腰,不堪负重的花蕊与花瓣无可奈何地将雨水抖了下去。”写足了雨水中野玫瑰的风韵。这些极其活泼的语言,就是作者的生花妙笔,别有一番情趣,为文章增色不少。

三、巧设悬念,笔随心走

以“青梅”的摹写为例,作者开篇道出自己心底的一个幼稚问题:“梅花谢了,会不会结出梅果?”这的确是一个很幼稚的问题,作者以这样的问题作为开篇,既有趣味,又设置了悬念。接下来,作者写一笔这个幼稚问题的来历,原来作者是被人忽悠了,傻傻地信以为真。而后,作者写他和夫人参观大学博物馆,终于知道梅果是有的。既然有梅果,自然要仔细观察欣赏了,并生发了感慨与联想,由眼前的青梅想到“煮酒论英雄”的典故,由“视之悦目”想到“食之想必是青涩赏心了”。作者就这样一步步写来,都是自然走笔,笔随心走,心到笔到。

诚如上述,《烟雨江城》的确是一篇难得的美文,在韵味十足中写出了自己的诗意栖居。我为作者写出这样的独到美文拍案叫绝!

但文章也有不足之处,个人认为,某些地方语言显得有点生硬,甚至有点晦涩,还有个别错别字和丢字掉字,如果能够再严谨些,那就完美无缺了。

我的评析就到这里,有不妥之处,敬请老师和文友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2020年12月30日于陈古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