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老家过年的年味已经很淡了。娱乐很少,除了打麻将就是看电视。吃的无非是大鱼大肉,也鲜见人们提前一月半月地准备年货。只是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会提前数日回家,使平日里十分寂静的山村暂时增添些许热闹。
但在我小的时候,过年可是一年到头的大事,小孩儿盼,大人也盼。
那时候,老家还不通班车,也比较闭塞,年货绝大多数要自己在家中准备,很少有从外面买的。年货中酒是必不可少的,家家户户在阴历十月前后便都会开起烧锅来。
酒是包谷酒,做起来是很讲究的。
先要将包谷粒蒸熟了,晾到半热时,倒进发酵池中,再按比例倒进事先磨细的大曲拌匀。大曲是自家做的,市场上卖的都是小曲,劲儿不足。发酵四十多小时后,便多少有点酒味飘出来了。这时再将洗净晒干的麦糠按比例拌进发酵池中。然后就将发酵池加盖,盖的周围以及盖上的缝隙均以黄泥糊严实,就不用再管了。
十多日后,浓郁的酒香便会想方设法从发酵池中挤出来,开烧锅的时候便到了。
开烧锅也是有讲究的,锅台上架起一个底锅,底锅内倒入水,至于装入的水量是多少,没有定数,全凭经验。水量不足或者水量过多均会影响酒的品质及产量。
底锅上再架上酒敬子(状似蒸笼,高度在一米左右),酒敬子里装入在发酵池中发酵好的酒糟料。然后将酒溜子从里向外插入酒敬子的出酒孔中。
最后,便是在酒敬子上架起天锅,天锅里加满冷水。
至此,开烧锅的准备工作全部就绪。可以在灶洞内点火开烧了。点火之前,免不了是要放一串鞭炮的。噼里啪啦声音过后,一根燃着熊熊火焰的劈柴便被投入了灶洞。……
大约过一个半到两个小时,酒溜子便会流出第一滴酒。这滴酒必须是要烧酒师傅(一般也就是家里的男主人)喝的。接下来要接一碗酒,叫做酒头子,一家老少,每人都要喝上几盅。
然后便是正式出酒,会用大瓷瓮来接,瓷瓮上要盖一方浸湿了的白布,以防泄了酒气。
一般来说,一百斤包谷可以烧三十斤左右的包谷酒。
包谷酒喝在嘴里淡甜可口,初喝的人往往趁不住劲,喝水似的,一喝一大碗。但是常喝苞谷酒的人都知道,此酒虽然入口绵甜,后劲却特别大,喝过半小时后,酒劲才会发作。因此喝包谷酒的行家里手们,都会量力而行,不敢贸然多喝……
现在,老家已鲜有人做包谷酒了。老年人虽然差不多都有做酒的手艺,却架不住年龄不饶人,到了做包谷酒的季节,多半都只是嘴里念叨念叨,难有勇气实际操练。没有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呢,虽然好那一口,却嫌程序繁琐,加之,老人们做酒的时候,他们并不曾认真学习过,便无意也不敢尝试亲自做包谷酒。想过包谷酒瘾的时候,就去集市上称上十斤八斤回来,虽然味道有些差强人意,但也多少算是有那么点感觉了。
家父一直到数年前还在坚持做包谷酒。但终因年事已高,体力不支,过完猴年春节后,经笔者及两个妹妹的再三劝说,他老人家终于废弃了相伴大半辈子的发酵池和烧锅。
所幸,父亲在家中还封存了好几瓮自酿的包谷酒。我每次回家时,他都会用酒吊子窊出半吊子包谷酒,父子俩坐在堂屋里,一边吃着母亲做的洋芋粉炒腊肉,一边默默无言地对饮。此时,已无需过多话语,父子情尽在这香气浓郁的包谷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