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蒋益文的头像

蒋益文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9/30
分享

退休时节话感恩


时间过得真快,眨眼之间我就已经年满六十到了退休年纪,虽然身体尚好,没有三高没有病痛,但是毕竟岁月不饶人,头上的白发已经悄悄来临,一根,两根,悄无声息地在漆黑发亮的头发中插进队伍,安营扎寨,暗暗地扩张着数量。年轻时富有青春气息,红润光洁的脸庞,也开始纵横交错,爬上了一条又一条浅浅的若隐若现的皱纹,用无声的语言告诉我,老之将至,不再年轻了,不必留恋工作,不必留恋岗位,已经到了告老还乡的时候了。

翻开国家出台的红头文件,上面也有明确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年满60岁必须退休,不能因为上班生活有规律,工资待遇也高,身体尚可就可以留恋岗位,占着办公桌,赖着不走,不想退休。退休来临,我不得不感叹,时光如水,岁月如梭,岁月不可逆转,青春不会再来,我必须认清现实,该走还是得走,移交手里的工作,交出办公室的钥匙,与办公室里的两棵青葱翠绿的小树告别。退休的时候到人事部门的办公室里填写一大叠项目繁多的信息表格,办理一张国家颁发的红色的退休证,提着空空的文件袋,一身轻松,闲庭漫步,退休,还家,养老。

在退休时节,我不禁回想起我漫长的人生之路,60年的时光转瞬即逝,曲折的人生道路,说不完道不尽的工作好艰辛,完全可以写成一本厚厚的自传,写成一部惊险离奇的长篇小说,真有说不尽的感慨。感恩党和国家对我培养和教育,感恩领导和老师对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我读小学时,当时的学费并不昂贵,每学期只有区区的1.5元,但是在60年代的金沙江大峡谷,绥江县南岸镇元木山村,地处金沙江边,大山深处,山村里的人们生活真是无法想象的贫困,土地贫瘠,粮食缺少,经济来源缺乏,起码的生存条件,吃和穿就是多年来人们无法解决的天大的难题,每年粮食吃不饱,每年衣服穿不暖。就连读小学的每学期1.5元学费都是农村家庭的沉重负担,交不起学费,就意味着上不起学,应付失去上学的机会。我读小学的时候,有好几个学期都是得到党和国家的贫困家庭免除学费的优惠政策,我都是上交请求免除学费的证明,得到批准,通过向上级允许向学校和教育部门打白条才得以在元木村小学读完了五年小学,在互助村小学读完了两年的农村附设初中班。

1977年我在大山深处的互助小学读完农村附设初中班后,那年是恢复高考和中考的第一年,30多名学生中有4名学生考上县城里的高中,如果没有恢复高考和中考,我就很可以像千千万万的初中毕业生一样,回到元木山村,在那里终老一生。我在绥县第一中学21班读书的时候,农村依然贫困,我家依然贫困,高中的学费每学期只有2.8元,生活费只有6.6元,但是对农村家庭来说依然是压力山大,根本无法承受,是国家照顾贫困的贫困家庭的贫困学生的优惠政策,减免了我的学费和杂费,最高时每月给予我6.6元的生活补助,我读绥江县城里读高中三年,有好几个学期都享受到了减免学杂费,得到人民政府助学金的生活补贴,才得以让我在三年时间里穿暖衣服,吃饱肚子,安心地在教室里读书,顺利地读完了高中。

高中毕业后,国家扩大中等师范学校的招生数量,高中成绩平平的我,120多名学生中,由于我天生愚钝,纵使我拼死拼命地学习,成绩也只是中等,不上不下,那时大学的招生指标少之又少,能上大学的学生只是凤毛麟角,如果国家不准备普及小学五年制教育,让乡村所有孩子才能接受到小学教育,如果国家不扩大中等师范的招生,我极大的概率是毕业后,从绥江县城里的中学背铺盖卷回家,扎根农村,当一辈子的农民。

我考上盐津中等师范学校,国家不但给予我们两年的读书的机会,每月还给予16元的生活补贴,当时物价水平比较低,学校女生大都很节约用钱,16元的生活费用不但解决了她们的伙食费用,她们还可以节省一些钱用来购买漂亮的新衣服穿,我读中等师范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依靠国家的每月16元资助金完成的。我元木山村里的小学,到互助山巅之上农村附设初中班,到金沙江边绥江县城里的高中,直到盐津中等师范毕业,都获得了国家的优惠和资助,没有国家的优惠政策和资金资助,我就无法完成学历,我就不可能走出农村走上工作岗位,当上山村小学教师,乡镇中学教师,也不可能成为国家事业单位人员平安退休。国家对我培育和教育,优惠与资助,我成分感恩,铭记存心,没齿难忘。

1982年我从盐津中等师范毕业,背着一背篼衣服,一箱书,离开关河深山峡谷里的盐津县城,返回到了金沙江边的绥江县城。我们返回绥江的所有盐津中等师范毕业生都全部得到了国家的分工,分配全县各乡镇的小学教书。我和李廷良老师被分配到绥江县的金沙江上游紧邻永善县的南岸镇团结小学,那时我们不是千中选一的招聘,没有经过激烈的万里挑一的竞争,没有承受沉重的心理压力,就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让我们得以平平安安,在三尺讲台,尽心尽力地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直到年老退休还家。这是党和国家对我们信任和安排,我对此也万分感恩,铭记在心。

团结小地处金沙江边,那里不通公路,不能航行船舶,没有电力。金沙江两岸崇山峻岭连绵起伏高耸入云,大山深处,山间羊肠小道崎岖蜿蜒,悬挂在悬崖绝壁之上,掩映草木和丛林之中,绝壁之下是水流湍急的金沙江,绝壁之上完全是都松散碎裂的岩石,行走在山间小路之上,完全是在与死神遭遇,是在与命运进行殊死的搏斗,行走在山间小路上脚下稍有闪失就会掉落到水流湍急的金沙江里葬身鱼腹,头上松散碎裂的岩石随时都会掉落,必须小心翼翼,一边行走,一边细地观察着通行,稍不留神,岩石掉落,就会身受伤害,死于非命。每到节假日,我从元木村到团结小学往返,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旅途漫长,每次旅行都要花费一天的时间,每次都是提心吊胆,险象环生,心有余悸。

在团结小学教书的日子,条件十分的艰苦,山村小学远离县城30多公里,每次到县城都是完全依靠步行,取道四川,屏山县的新市镇住宿一个晚上,第二才能乘坐从新市到宜宾的航船到绥江县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每次往返都需要三四天时间。那时那里不但没有公路,没有电力,连吃的粮食也没有,那时的粮食都是计划供应,每月8公粗粮,面条,8公斤细粮,大米,都要到县城的粮店去购买。

在团结小学教书的日子,当时的校长孙树芝老师,像大哥哥关心小弟弟一样关心着我,支持着我,每当我节假是结束,背着一半背篼的米,一半背篼的书,从早晨出发,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汗流浃背,精疲力竭地在山间小路上奔波一天到了团结小学的时候,孙树芝老师总是邀请我们到他家吃饭,那时他的妻子已经亡故,一个人养育三个孩子,生活是多么的不易,但是他却省吃俭用,无数次地邀请我到他家免费就餐,他的热心,他的慷慨,让我感恩,让我铭记。

团结村有一个村民纯朴善良,具有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每到年底,许多家庭在杀年猪的时候,都热情地邀请我们到家里吃饭,喝酒。那时是集体生产队,每当生产队分配蔬菜,豇豆,南瓜之类,许多人都会无偿地把从生产队分配到的蔬菜赠送给我们,解决我们的生活困难,让我们有饭吃,有菜吃。山村里没有电力,我没有柴火做饭,许多人家都邀请我们到他们的柴山地里地里砍伐山柴,分文不取,免费赠送,让我们有柴火做饭,解除我们的烧柴困难。我们到学生家里走访,几乎每家每户都热情地接待我们,每家每户都会端出一升满满的颗粒红亮的香甜可口的小花生,让我们品尝。许多时候还备办饭食,招待我们吃饭吃肉喝酒。团结村的村民的深情和厚爱,让我感恩,让我铭记。

我在团结小学教书五年,在元木小学教书五年,南岸中学教书三十年,60年的时光,说短不短,说长不长,走过来说艰难也艰难,说容易也容易,真是百感交集,欲说还休。退休时节话感恩,人们常说,独木不成林,一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每所学校教书都得到了各级领导的深切和关心和大力的支持,都得到同同校的许多老师们的鼎力协作和热心的帮助。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没有各方面的深切关心和大力支持,没有鼎力协作和热情的帮助,我就无法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我就无法解决吃,穿,住,行等生活难题。我对无数的人们对我的关心,支持,厚爱,我一直心怀感恩,心怀感激,铭记难忘。退休时节话感恩,人虽退休,感恩之心常在,永远也不会退休,永远也不会忘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