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时常挂于嘴边的唐诗,除了“窗前明月光”和“锄禾日当午”之外,就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了。之所以如此,大概是因为这些诗简单明了、清新俊逸、朗朗上口之故。
至于这两首诗的作者及至诗名,老实地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是含混不清的。及至到了中学学习了《阿房宫赋》,才对知道它为晚唐大诗人杜牧所做。之后,在阅读杜牧的不少诗篇以后,才对他及其他的一些著名诗赋有所熟知。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现在的陕西西安)人。二十三岁写《阿房宫赋》,文宗大和二年(828),二十六岁举进士。在三十六岁时迁为京官,受到宰相李德裕排挤,出黄州、池州刺史。宣宗大中二年(848),入为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转吏部员外郎。大中四年,出为湖州刺史。次年,被召入京为考功郎中、知制诰。第三年,迁中书舍人。因其曾做过司勋员外郎(掌管官员荫封,谥号,丧养,名籍等事之职),人称杜司勋。
从十五、六岁起,杜牧在诗赋创作方面就已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干。尤其是在他二十三岁,看到顽童唐敬宗李湛与宦官嬉戏终日,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有在长安、洛阳兴修宫殿的庞大计划后,挥动如椽大笔,一气呵成了千古名篇《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文章遣词用字是如此的华美,思想观点是如此的深刻见骨,文句是如此的顺畅和脍炙人口!
文章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因为骄奢而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时任京城太学博士的吴武陵读罢杜牧的《阿房宫赋》,连连称赞“他真是有王佐之才啊”,并向进士考主考官礼部侍郎崔郾极力举荐。
据说,杜牧一生共写了一千多首诗。他临终前自己检阅其诗文创作,把大部分作品都烧掉了,只留下十之二、三。他死后,其外甥裴延翰遵照他生前的吩咐,将其诗文四百五十首编为一集,共二十卷,取名《樊川文集》。
杜牧一直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他的诗赋众体兼备,内容丰富,情调豪放爽朗,风格清新俊逸。他的近体诗,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尤其七言绝句更是名篇迭出,脍炙人口。比如《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比如《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等。当然,还有《清明》、《山行》等等。而他在黄州做刺史时所作的《赤壁》,更是面对“折戟”思绪万千,由眼前想到过去,想到自己的壮志难酬。
悲君之时亦自悲。由于晚唐时期政治腐败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诗人忧国忧民的热情,和经邦济世的抱负都成虚空。所以诗人对一代英雄,壮志不酬的曹操深表同情。如果说,孟轲在战国时代,就已经知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杜牧却还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的巨大胜利,完全归之于偶然的东风也是情理之中的。他之所以这样地写,恐怕用意还在于自负知兵,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及至不平之气。其中无不暗含着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之慨叹。
“请数击虏事,谁其为我听。”杜牧确实有才华,而且政治才华出众。他专门研究过孙子,写过十三篇《孙子》注解,也写过许多策论咨文。特别是有一次献计平虏,被宰相李德裕采用,大获成功。可惜杜牧有相才,而无相器。又生不逢时在江河日下的晚唐,盛唐气息已一去不返。诸帝才庸,边事不断,宦官专权,党争延续。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如蚁穴溃堤,大唐之舟外渗内漏。因而,他的才能,也只有湮没于茫茫尘世之中了。
何以解忧,唯有烧酒。杜牧无法力挽狂澜,只得将一腔悲愤交于酒肆。“高人以饮为忙事”,“但将酩酊酬佳节”,“半醉半醒游三日”……即便在清明祭祀先人的路上,冒着丝丝细雨,也不忘向牧童寻问酒家。他甚至情愿“一世一万朝,朝朝醉中去”。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杜牧五十年短暂的一生似是俊朗豪健,洒脱超然。然而,他强作笑颜、把酒尽欢的背后,又有多少鲜为人知的无奈和悲凉呢?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