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翟传海的头像

翟传海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05/08
分享

张巡殉国

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

合围侔日晕,分守效鱼丽。

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

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

忠信应难敌,坚贞自不移。

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

——(唐)张巡《守睢阳作》

公元757年年底,睢阳城的民众已经苦苦撑了十个多月了。他们在一个人的指挥下,与攻城叛军进行了大小四百余战,以不足万人之众杀伤贼兵二十余万。但终是四顾无援,日渐艰危。最后,他们逮麻雀雀掘老鼠、杀人食士,然“人知必死,莫有叛者”。

那个率众作战的人叫张巡,祖籍山西永济,于唐景龙二年(公元708年),生于邓州彭桥镇寺北张村(其父逃难至此)。年幼聪明,才智过人。每写文章,提笔落纸即成;壮年后,博览群书,知晓阵法。志气豪迈,不拘小节;开元末中进士,初任太子通讯员,后调任清河县(今河北南宫一带)令,任内治绩优良;期满后被召回长安,有人劝他站站当道者杨国忠(张巡永济老乡、杨贵妃族兄、时任宰相。“安史之乱”后随唐玄宗西逃入蜀,途中在马嵬驿被乱兵所杀。)的队,但他却榆木脑袋不开窍(其实,那时他哥张晓已位居监察御史)。后,根据组织需要被调到真源县(今河南鹿邑)仍做县令。任上镇压恶吏,县境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

天宝十四年冬,那个比杨玉环大十六岁、却管杨玉环叫干娘的安禄山叛乱了,所到之处,守将或不战而逃或望风而降。叛军在夺取河北后挥师南下,攻克洛阳直逼潼关。同时派令狐潮(唐朝降将)领兵四万进攻雍丘。时任雍丘真源县县长张巡招募了一千来人,先行占领雍丘奋起抗叛。叛军到后,张巡身先士卒,戴甲而食,裹伤复战,率领雍丘将士坚守六十多天,打退叛军三百多次进攻,使令狐潮不得不暂时退兵。过了两月,令狐潮又领兵来攻雍丘。此时长安已经失守、玄宗逃往四川,雍丘军心动摇。城里六名很有声望的大将一起找张巡劝降,张巡佯作答应。第二天,他召集大家开会,堂上设天子画像,引这六将于前,责以大义当场斩首。自此,军心大振,誓言守城。

坚守雍丘一年多后,张巡接到睢阳(今河南商丘)太守许远送来的紧急文书,说叛军大将尹子奇领兵十三万来攻睢阳,请他赶快援救。张巡赶到睢阳,与许远兵合一处不过六千余人。许远虽是市长但知道这个身为县长的张巡善兵,就力请张巡做守城总指挥。张巡统领全城兵马,以弱兵数千,拒叛军十三万。皇上(肃宗李亨)闻知,乃诏拜张巡为纪委书记(御史中丞)、河南军区副司令(节度副使)。官衔虽然有了,但人马还是原来的人马。

随着时间的拖延,城外的叛军越聚越多,城里的守军越打越少。剩下一千六百多人的时候城中就断了粮食,士兵们一个接一个饿倒,连树皮、茶叶和纸张都吃。在危难之际,他派人向河南军区第一司令员(节度使)贺兰进明告急,请求援兵。但贺兰进明惧怕叛军,又忌恨张巡的声威,竟袖手旁观不予相助。

张巡和许远借不到兵,两人反复商议后认为“睢阳,江淮保障也,若弃之,贼乘胜鼓而南,江淮必亡。且帅饥众,行必不远。”故而,继续坚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至此茶纸既尽,遂食马;马尽,罗雀掘鼠;雀鼠又尽,巡出爱妾,杀以食士,远亦杀其奴;然后括城中妇人食之;既尽,继以男子老弱。城里的将士、百姓被张巡的誓死战斗的精神所激动,知必死,莫有叛者。”直到最后全城只剩下四百余人,尹子奇又率领叛军用云梯攻城,城头上的守军饿的连拉弓箭的力气都没有了……

睢阳城陷后,张巡与许远一起被俘。尹子琦以胜者姿态问张巡:“听说您督战时大声呼喊,眼眶破裂、血流满面、牙都咬碎了,何至如此呢?”张巡答道:“我要用正气消灭逆贼,只是力不从心而已。”尹子琦发怒,用刀撬开他的嘴,发现那时的张巡满嘴只剩三、四颗牙齿了。尹子琦佩服他的气节,以刀胁迫其投降,他依然宁死不屈。于是,张巡与南霁云、雷万春等三十六人一同被杀,年仅四十九岁。

他是如何以不足万人之众、前后大小四百余战、苦撑十个多月、杀伤贼兵二十余万的呢?

在雍丘时,叛军不断攻城,城内没有可用之箭簇。张巡便令士兵扎上千草人,在深夜裹以黑衣,用绳子从城头吊下。叛军见了就盖地铺天地向草人射击,直到天亮才发现是些草人。待守军拉回草人,数十万支箭垂手而得(据传,此才是草人借箭之首创)。第二天晚上,张巡选了五百死士,仍用绳子吊下城。叛军以为又是草人骗箭,笑而不理。于是这五百人趁敌不备,直袭令狐潮大营。令狐潮来不及组织组织抵抗,几万叛军四下逃窜,一退十几里。令狐潮恼羞成怒,继续增兵围困雍丘。张巡守军不过一千多,而叛军总在几万人。但就这样坚守了一年之久。

守睢阳时,叛军在城外收麦以充军粮。张巡见了立即擂鼓结集士兵,做出立即出战的样子。叛军见状,立刻停止收麦待战。张巡却止住擂鼓,让军士作出休息的样子。待叛军放松了警惕,张巡才抓住时机命南霁云率军大开城门突然冲出,直捣尹子琦大营,斩将拔旗。

张巡想在尹子奇出阵指挥时射杀他,但尹子奇平时上阵,总让几个人和他打扮的一样,无法分辨。为此,在两军对阵时,张巡让士兵向敌阵射击用野蒿削成的箭支。叛军士兵拾到此箭,以为城里的箭用光,急上前报告尹子奇。待尹子奇把蒿箭刚拿到手,城头上的张巡立即吩咐身边的南霁云快箭直射。一箭过去,正中尹子奇左眼,使其当即跌下马去。张巡趁机下令出城冲杀,再一次打了一个大胜仗。

一天夜晚,张巡叫士兵擂起战鼓。城外叛军听到鼓声,连忙摆开阵势,准备迎战。等到天亮,却还是没见守军出来。尹子奇派人登上土山向城内眺望,只见城里静悄悄,没什么动静,就命令士兵卸下盔甲休息。叛军紧张了一宿,都倒头睡去。就在这时,张巡和雷万春、南霁云等十几名将领,各带领五十名骑兵,同时从各个城门杀出,分路猛冲敌营。叛

军没有防备,顿时大乱,又被守军杀了5000多人……

虽然,睢阳血战最后失败了,但这一战屏障了江淮半壁江山十个月之久,保江淮免于战乱十个月。同时,使安庆绪数十万大兵被其所牵制。如此方使唐朝能够反攻、使郭子仪能够从容收复两京。最终实现了张巡的“以寡击众,以弱制强,…保江淮以待陛下之师”的悲壮“心计”。因而,才有了杜甫及其万千民众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到“白

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唐收复睢阳后因找不到张巡的尸骨,将其“招魂而葬”于睢阳(今商丘归德城)。之后,唐肃宗下诏褒赠其为扬州

大都督,诏封为邓国公。

“唐人皆以全江、淮为巡、远功。……盖巡善用兵,贼畏巡为后患,不灭巡则不敢越过其南耳。”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在给张巡以充分褒扬的同时,又指出:“彼颜杲卿、张巡之徒,世治则摈斥外方,沉抑下僚;世乱则委弃孤城,齑粉寇手。何为善者之不幸而为恶者之幸,朝廷待忠义之薄而保奸邪之厚邪。”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不论“开元盛世”不期而至也好,或是“清君侧”为名的“安史之乱”也罢,原本都是与“沉抑下僚”的张巡是没多大干系的。但可是,可但是,天塌是要压大家的!不知道张巡属于什么阶级,算不算民族英雄,但他真的是宁死不屈!

历史如烟。张巡的壮举,一千多年来一直被后人传颂,被江淮、台湾、东南亚等地的人们称为张王爷,象敬神一样敬奉着。坐落于商丘古城南门外的张巡祠,是当地为纪念张巡,专门在其墓地修建的陵园;邓州市花洲书院的“唐忠臣封邓国公张巡故里”碑,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邓州市彭桥镇寺北张村的张巡故里的油菜花,年年都在默默的祭奠着出生于此的历史英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