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七十五年前的五月二十五日,虽是烟花三月已过,但有着“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江苏扬州,却也处处青翠,万物茂盛,初夏时光一派大好。然而,就在这一派大好的初夏时节,美丽的扬州城在北兵炮火的强攻之下失陷了。城陷,守城的史督师欲拔刀自尽,部属强行夺刀拥其入小东门。清军迎面而来,史督师大呼:“我史督师也!”于是史督师被虏而杀,于是北兵屠城十日……
史可法,实无法。崇祯十七年(1644年),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听闻“闯贼”李自成进逼北京,急率军进京勤王。军队刚出南京不远,便得知北京已失陷、崇祯已吊死。史大人向北痛哭失声,以头撞柱,血流湿鞋。
史可法正为崇祯帝发丧,收到了张慎言、吕大器、姜曰广等人的文书:“福王朱由崧(被李自成做福禄宴的福王朱常洵之子。朱常洵被杀两年后,崇祯帝下诏令朱由崧袭封福王爵位。)是神宗的孙子,按辈份、排行当立为君王,但他有七大缺点:贪、淫、酗酒、不孝、虐待下属、不读书、干预官吏。潞王朱常淓是神宗的侄儿,贤良聪明,当立为君。”史可法也认为是这么回事。
但凤阳总督马士英为“拥立之功”,暗地与阮大铖商议,主张立福王朱由崧,并致书史可法。史可法告诉他们朱由崧有七大毛病,并称福王“在藩不忠不孝,恐难主天下”,不可“带病提拔”。然马士英联合江防总兵刘孔昭、镇将刘泽清、刘良佐、高杰、黄得功等人,硬是发兵护送朱由崧到了仪真(今江苏省仪征)。史可法实在没法,只好随波逐流,稀里糊涂地予以迎接、认可、拥护。
朱由崧监国,朝廷推选内阁大臣,大家都推举史可法、高弘图、姜曰广等。(刘伯温的后人)刘孔昭攥拳抹胳膊,想入内阁大臣的行列,群臣以本朝没有勋臣入阁的先例阻止了他。刘孔昭愤愤地说:“就算我不能,马士英为什么不能入阁呢?”于是,又推举马士英为内阁大臣。
过了两天,任命史可法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仍然掌管兵部的事务,马士英仍然督军镇守凤阳。马士英一心想当首辅大臣。等到朝廷的命令发布后,他非常恼怒,就把史可法以前列举,朱由崧不当立的七大问题,进呈给了朱由崧。于是,史可法只好主动请求外放。
崇祯十七年、顺治元年五月十五日,朱由崧即皇帝位,以次年为弘光元年。史可法入朝辞别,被加封为太子太保(正一品)衔,改任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都督满街走,职方贱如狗。相公(指马士英)只爱钱,皇帝但吃酒。”朱由崧是个沉湎酒色、荒唐透顶的主儿。他没有一丁点收复失地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而是大兴土木,建造宫殿,还派出宦官去民间搜罗美女(因好色有“蛤蟆皇帝”之称)。马士英等乘其荒淫作乐、不问国事之机,把魏忠贤的余党阮大铖也拉进了朝廷。让阮大铖把持了兵部的实权,疯狂结党营私,卖官鬻爵,为非作歹。使得南明小朝廷“文官三只手,武官四只脚”,一派萎靡糜烂。
史可法失势后自请督师江北,前往扬州,统筹江北四镇军务。那时,长江北岸有四支明军,叫做四镇。四镇的将领刘泽清、刘良佐、高杰、黄得功等,都成了骄横跋扈之人。他们割据地盘,互相争夺,放纵兵士残杀百姓。史可法亲自去找那些将领,劝他们不要自相残杀。
黄得功、刘泽清、高杰都争着要驻军扬州。高杰率兵先到扬州边界,一路大肆奸淫掳掠,所经之地尸横遍野。城中开始惧怕,登上女墙守备,高杰攻打了两个月。泽清也在淮上大肆掠夺,刘良佐也遭到攻击。
史可法前往劝解,得功、良佐、泽清还算听从命令。于是,去到高杰那里。高杰一向惧怕史可法,听说史大人要来,连夜掘出近百个土坑,埋葬地面上的尸骸。翌日早上,高杰到军营中拜见汗流浃背,脸色和言辞都变。而史可法不但不斥责,反而亲切地予以接见和安抚。高杰喜出望外,但从此轻视史可法。
史可法简单地把他们的情况上报给弘光帝,又把他的兵力驻守在瓜洲。扬州得以安定,史可法便在扬州开设府署,坐镇指挥。由此,大家就称呼他史督师。
崇祯十七年七月,多尔衮致书史可法,扬言“联闯平南”,而史可法在给多尔衮回信中,只是为弘光朝廷继统的合法性进行辩解,没有任何对付清军的办法。于是,多尔衮致书史可法以正统自居,否认弘光朝廷的合法地位,要求南明君臣无条件投降。
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初,史可法安排高杰率军北上河南,意图协助清军讨伐李自成。高杰到达睢州后,被南明河南总兵许定国诱杀(“睢州之变”),清军乘机南下。史可法闻讯伤心备至,亲自赶往高杰军营善后。立高杰子许元爵为世子,外甥李本深为军务总管(提督)。
二月,史可法从徐州回到白洋口。当时其幕中的阎尔梅(明末诗文家),劝他渡河复山东,不听;劝之西征复河南,又不听;劝之稍留徐州为河北望,又不听。史可法坚持以退保扬州为上策。
同年四月,镇守武昌的左良玉率数十万兵力举兵东下,要“清君侧,除马阮”。已升任弘光政权首辅的马士英,竟命史可法(当时,史可法驻盱眙泗州,保护洪泽湖的西岸的明朝祖陵)尽撤江防之兵,以防左良玉,史可法只得兼程入援。抵南京燕子矶,以致淮防空虚。后,左良玉为黄得功所败,呕血而死,子左梦庚率全军投降清朝。史可法奉命北返时,盱眙降清泗州城陷,只好进入扬州。
弘光元年四月,多铎兵围扬州。史可法传檄诸镇发兵援救,但刘泽清却北遁淮安降清,仅刘肇基等少数兵至。此时多尔衮劝降,史可法致《复多尔衮书》拒绝投降。四月十八日清军兵临城下,史可法“檄各镇援兵,无一至者 ”。
四月十九日,刘良佐率部投降,高杰部提督李本深也率领总兵杨承祖等投降。史可法于扬州西门楼写下四道遗书给他的家人——希望夫人在他死后和他一起以身殉国,愿归葬钟山明太祖孝陵之侧,“或其不能,则梅花岭可也”。
二十一日,瓜洲(扬州市邗江)总兵张天禄帅部下兵马投降,随即奉多铎之命参加攻取扬州之战。由于城墙高峻,清军的攻城大炮还没有运到,多铎派人招降史可法遭到严词拒绝。后多铎亲自出马,连发五封书信,史可法皆不启封便付之一炬。
同日,甘肃镇总兵李栖凤和监军道高歧凤,带领四千兵马入城,准备劫持史可法,以扬州城投降清兵。史可法正言道:“这是我殉国的地方,你们想要富贵请自便!”李、高儿凤见无机可乘,于四月二十二日率领所部,勾结城内四川将领胡尚友、韩尚良一道出门降清。而史可法竟以“倘若阻止他们出城投降恐生内变”为由,听之任之,未加禁止和劝阻。
二十四日,清军以红衣大炮攻城。入夜扬州城破,史可法自刎,被众将拦住。众人拥下城楼,清军迎面而来。史可法大呼:“我就是史督师﹗”然后被俘。被擒住后,史可法拒绝投降被杀害,时年45岁。
清军占领扬州以后,多铎以不听招降为由,下令屠杀扬州百姓。屠杀延续十天,死亡逾八十万人,史称“扬州十日”。史可法遗体难以辨认,不知下落。一年后,其义子史德威以其官袍、笏板招魂,建衣冠葬于扬州城天宁门外梅花岭。
史可法,不可法。对于史可法的誓死不降,自是应当充分肯定其民族气节的。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抵御外族入侵的不屈信条,无愧于民族英雄之称号。然,他除了宁死不屈,杀身成仁外,其它似乎乏善可陈。然“宁死不屈,杀身成仁”似又让世人可以效法而不可全仿:其一,无中梁砥柱之手腕。作为政治家,他在策立新君上稀里糊涂,毫无主见和办无法。最终导致昏君登基,他人窃取“定策”之功。进而大权旁落,朝廷昏聩,中央失控;
其二,无特异之才干。作为军事家,他以堂堂督师的身分,经营江北将近一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一筹莫展,毫无作为。直到清军主力南下,他所节制的将领绝大多数倒戈投降,并变成清廷征服南明的劲旅。由他自己四月二十一日遗书“清军于十八日进抵城下,至今尚未攻打,然人心已去收拾不来”看,“扬州保卫战”中他并没有组织像样的抵抗。当时,扬州城内的兵力、粮草、炮弹等,比当年张巡守睢阳条件也好得多。如果他的抵抗意志再坚忍一点,“扬州保卫战”也不止如此惨败。同时,据说多铎下令攻城以前,史可法即已“自觉愦愦”,把军务交幕僚处理。因此,二十四日清军开始攻城,不到一天扬州即告失守。其作为南明江淮重兵的“督师”,比起江阴县在区区典史(江阴军民在司法所干警)阎应元(在其率领下,顶住二十多万清兵的重重包围,坚守了八十三天)相去何止千丈,简直就是天上到地下还得挖个坑!
其三,不善笼络人心。四镇中最强的军阀高杰,遭到叛徒许定国暗算后。他前往安抚,并将该军托付给刑夫人及其子高元爵。期间,高杰妻邢氏耽心儿子幼小不能压众。知道史可法没有儿子后,便提出让其子高元爵拜史可法为义父。但史可法却因为高部是流贼出身(高杰原为李自成部将,后投降明政府)拒不接受。几个月后形势突变,“可法无子,遗命以副将史德威为之后”。最终,致使高杰部后来降清,成了剿杀抗清势力的一支劲旅;
第四,爱自己的名节胜于鸟儿爱惜自己的羽毛。扬州大战前不是想着如何组织、如何抵抗,更没有相应的战略战术。就连城内四川将领胡尚友、韩尚良出门降清,也未加劝阻。只是一味地召集诸将,安排自己的后事:希望有人在最后帮助他完成“大节”,也就是把他杀死——临阵认副将史德威为义子,求其成全。期间还上书弘光帝表明自己殉国心迹,最后遗言母与妻。没有血战死拼,也没有“拼一个够本,杀一双赚一个”,致使扬州城的攻防战,仅仅维持一天就失陷了。
最后,无为抵抗招致屠城。为进军江南,对当地不服之“异族”进行镇慑,清兵攻克南京后,多铎在《谕南京等处文武官员人等》的布告中,就露骨地宣称:“昨大兵至维扬(扬州),城内官员军民婴城固守,予痛惜民命,不忍加兵,先将祸福谆谆晓谕。迟延数日,官员终于抗命,然后攻城屠戮,妻子为俘。是岂予之本怀,盖不得已而行之。嗣后大兵到处,官员军民抗拒不降,维扬可鉴。”这份扬州“屠杀令”,多少道出了“扬州十日,屠城八十万”的一些“缘由”。
总之,他和崇祯一样,被自己道德绑架,行动麻木,处事无方。若是太平岁月,他们治理国事兴许是大家高手。但在浩浩狼烟和刀光血影面前,他那点孱弱的文化人格,只能归结于扼腕的失败。
史可法,史可法。史督师姓河南开封(祥符县)人,名可法,字宪之,万历三十年(1602年)十一月生;早年家境贫寒,以孝闻名于乡,师从左光斗;崇祯元年(1628年)登进士第,初任西安府公安(推官),后迁民政部主办(户部主事)、副部长(员外郎)等;崇祯八年迁升副参谋,镇守安徽池州、太平两地。十年,擢都察院副长官,巡抚安庆、光州等府县,提督军务对付李自成军;后任漕运总督、凤阳巡抚等。崇祯吊死时,其任南京军部司令。
可法同志居官廉洁勤慎,个人的品德修养毋庸置疑。颇有说服力的例证,一是他年过不惑而无子,妻子劝他纳妾,他叹息道:“王事方殷,敢为儿女计乎?”始终不纳妾;还有,他做了“督师”后以身作则,跟兵士同甘共苦,受到将士们的爱戴。比如守城期间,大年夜他办公至夜感到精神疲劳,想喝点酒。厨子说:“遵照您的命令,厨房里的肉都分给将士去过节,下酒的菜一点也没有了。”于是,他就拿盐和酱做下酒菜。
其被俘虏后,多铎以宾礼相待,口称先生,当面劝降,许以高官厚禄:“前以书谒请,而先生不从。今忠义既成,当畀重任,为我收拾江南。”在多铎百般诱降面前,史可法斩钉截铁:“城存与存,城亡与亡。我头可断,而态不可屈。我意已决,即碎尸万段,甘之如饴!”
他宁死不屈的气节,来源于他的恩师左光斗。那一年左光斗因为得罪了奸臣魏忠贤,被关进监牢,他买通了守牢的人混了进去:老师靠墙坐着,头脸焦烂得简直认不出来了。小腿上筋肉全脱落,露出血淋淋的骨头。他一时没有忍住,痛哭了起来。左光斗眼睛睁不开,拿手用力手扒开眼皮,怒目而斥:“糊涂蛋子!国家已经落到这般地步,我是活不长了。你再跑到这儿来,让人害了谁来继承我!” 他老师用实际行动告诉他,真的英雄心、肝、肺、胆,都是用铁石做成的!其次,传说史可法是,母亲梦见文天祥而受孕怀胎的,那大概是,世人对宁死不屈之民族英雄的一种崇拜吧!
“史可法人可法书可法,史可法今可法永可法。”一个不完美的英雄,才是普通人值得学习的、能够学习的。没有丝毫瑕疵的英雄,凡人谁又能学得了,学得像呢?史可法,史可法——史可法的办事能力和效果,或许值不当人们效法。但他宁死不屈的民族英雄主义精神,历史当效法永记,世人当效法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