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翟传海的头像

翟传海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8/26
分享

“老倔头”刘禹锡葬在荥阳檀山

荥阳市京城路与新310国道交叉口东南角,有个占地18万多平方米的文化主题公园——刘禹锡公园。

刘禹锡公园是以刘禹锡墓为基础、以刘禹锡的诗词文化为主题的,一个充分融合园林艺术的美丽公园。内有刘禹锡雕像和墓碑,以及纪念馆4座、水湖3处、陋室3座、广场3处,还有纪念亭5座、牌坊12座等。

进入公园,是一尊高9米左右的刘禹锡塑像,其巍然屹立,遥望远方。向内走可以看到一个很大的人工湖,湖水和溪流相连,贯穿东西。北边是“禹锡园”,沿湖而上,刻着名家书法的大小随形石处处可见。可说是十步一景,景中有诗,诗中有景。沿石头小路前走,就看到了刘禹锡的墓。墓冢坐北面南,冢高约7.5米,周长约20米。

顺溪流而下,走过小桥,可以去到“诗豪园”。园中蜿蜒优雅的小路之上,依次竖立着荥阳、连州、和州、朗州、苏州、夔州、汝州、同州等12个牌坊,串起了刘禹锡的人生轨迹。

这“古色古香,清静幽雅”的、四A级人文景观主题文化公园,是荥阳市政府于2006年至2008年方才修建的。而在此之前的一千多年里,那里一直是凄凉的荒野。

早先,310国道(此段叫郑上公路)经过的檀山岭,虽然是东西通衛大道,但没有居民住户,人烟十分稀少,野狼时常出没。因此,那个地方就叫“狼窝刘”。狼窝刘是荥阳市豫龙镇的一个村,地处荥阳新城东开发区之腹地。

唐会昌二年(842年)刘禹锡病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岁。因“坟墓(家族墓)在洛阳北面的邙山,其后地狭不可依,乃葬荥阳檀山”。

刘禹锡,生于唐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字梦得,匈奴族后裔,唐中叶思想家、哲学家、优秀的散文家和杰出诗人。其七世祖刘亮随魏孝文帝迁洛阳,始改汉姓。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寓居浙江嘉兴。刘禹锡就出生在嘉兴。

江南名城的自然环境与人文传统,滋养了他的学识,也陶冶了他的诗思。以儒学为本的家风,则使他从小便志存高远,渴望辅时济世,澄清天下。他19岁左右游学长安,20岁(贞元九年)与柳宗元同科进士及第,并顺利通过“国考”,被招聘为国家公务员;先授太子校书(太子属官),后入杜佑(杜牧祖父)幕任行军参谋,并参与讨伐徐州乱军。贞元十八年调任渭南县政府文书(主簿),次年任国家监察御史。

唐王朝在经历了唐太宗贞观之治、武朝大治之后,到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其政治军事上的强大、经济上的繁荣,也就达到了顶峰。在一片欣欣向荣的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安史之乱使唐王朝几乎灭亡。唐王朝的政治一统,被藩镇割据所取代,赫赫王权转到了宦官手中,大唐帝国开始由强盛转向衰败。许多有识之士开始谋求革新,以求重振大唐雄风。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唐德宗死,太子李诵即位,即唐顺宗。李诵在东宫20年,比较关心朝政,从旁观者的角度,对唐朝政治的黑暗有深切的认识。他即位时虽已身患中风不语症,但还是立刻重用王叔文、王伾(顺宗在东宫时的老师)等人进行改革,形成了所谓的“王叔文改新集团”。时年三十四岁的刘禹锡,是该集团的中坚力量。

他们发动了一场自下而上、旨在遏制宦官、藩镇,减税养生的政治革新运动,史称“永贞革新”。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革除了许多弊政,受到了百姓的热烈拥护。但他们的革新,触及了宦官及士族官僚的利益(革新的主要矛头是对准当时最强大、最顽固的宦官势力和藩镇武装),所以革新遭到了守旧势力的联合反扑。

一批文人组成的革新派,依靠的是重病在身的皇帝,而皇帝又控制与宦官之手。因此,改新146天就宣告失败了。顺宗被迫“内禅”退位,宪宗即位,王叔文被赐死,刘、柳等革新志士被贬远州(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其中,刘禹锡背负着“挟邪乱政”的沉重罪名,始贬广东连县市长(连州刺史),赴任途中改贬湖南常德闲职(朗州司马)。反动势力拥力的新皇帝做得很绝:“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因而,刘禹锡居朗州十年而不得赦免。

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刘禹锡被召回京城,朝廷想安排他到郎署(宿卫侍从部门)。但他写了《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反诗”,又被贬出做播州(贵州省遵义)刺史。后在御史中丞裴度,及同时被贬好友柳宗元的请求下,改贬广东连县。后,又调任重庆奉节、安徽和州行政长官(刺史)。

大和二年(828年)回朝,因又写《再游玄都观绝句》“反诗”再贬苏州。之后,又任汝州、同州刺史。开成三年(838年),因患足疾等故而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一年后,加检校礼部尚书。武宗会昌二年(842年)七月病卒于洛阳,赠户部尚书。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唐敬宗宝历元年冬(公元825年),一位因参与朝廷改革而屡屡遭贬的、年逾五旬的长者,由夔州改贬安徽和州。那和州知县以为这个瘦骨嶙峋的老叟,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便故意对其刁难:先在城南给在他找了很破烂的三间房舍,让其面江而居。长者坦然而对,还在门上贴上了“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对联;那知县知道后很生气,便吩咐衙役把他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房舍也由三间减少到一间半。长者仍不加计较,并触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下了“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那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就再次派人把他赶到城中部脏乱之地,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光景,这长者的“家”竟被折腾了三次,且地方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些势利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长者遂愤然提笔,写下了这千古名篇——《陋室铭》。那瘦骨嶙峋长者就是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元和十年二月(815年),朝中有些大臣念起了刘禹锡和柳宗元的好处。觉得他们都是有才干的人,流放到边远地区太可惜了,就奏请宪宗把刘禹锡从朗州调回了长安。四十四岁的刘禹锡遭贬十年不知收敛,竟愤笔写下了《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他以千树桃花,比喻十年以来投机取巧,而在政治上愈来愈得意的新贵。而看花的人,则是那些趋炎附势、攀高结贵之徒。他们为了富贵利禄,奔走权门,就如同在紫陌红尘之中,赶着热闹去看桃花一样。并向这些似乎了不起的新贵们,发出了“尽是刘郎去后栽(不过是我被排挤出外以后,被无端提拔起来的罢了)”的明确蔑视。这蔑视,就是绝不妥协的坚定与豪迈!因此,凳子还没坐热,就又赢得了连州再度之贬!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大和二年(828)春,刘禹锡回朝任主客郎中(掌管少数民族及外国宾客接待之事的负责人)。历经磨难、业已五十有六的“老倔头”刘禹锡,对腐朽的官宦所采取的态度依然是不合作。他重游玄都观之后,居然以胜利者的姿态、以更加犀利的笔调,写下了充满挑战色彩的绝句名篇——《再游玄都观》。

他写这首诗有意重提旧事:“如红霞”的满观桃花荡然无复,由不足以供观览的“菜花”替代,正是“种桃道士归何处”的结果——“树倒猢狲散”。而上次看花题诗,因而被贬的“刘郎”又安然回来了,并且重游旧地——不妥协,不妥协,坚决不妥协!

刘禹锡在官场上是个“别倔头”,但在生活中却很豁达乐观。宝历二年冬(826年),在宰相裴度等人的关照下,刘禹锡授东都尚书省主客郎中。返回洛阳途中,在扬州城意想不到地,遇见了多年未见的老友白居易。人生几十年如白驹过隙,宦海生涯如风吹草蓬,不知今日相逢再见何时?他乡遇故知自然要把酒问盏,畅叙别情。

酒酣耳热之际,白居易感慨万千,挥笔写下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刘禹锡,淡淡一笑,又一首传世佳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便喷薄而出:“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唱一曲,暂凭樽酒长精神。”

这首诗,在他身后一千多年里,温暖了无数的世人。当政治家的抱负无处施展,当文人蒙受不白之冤,当贫民百姓在生死线上挣扎时,它便成了最好的安抚。尤其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如同残酷的冬日里一抹斜阳——虽不热烈但却让人相信,身后一定有个艳阳天!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诗豪”之称。

因为诗名太盛,常人很少想到刘禹锡的另一个身份——哲学家。他在《天论》中,提出“天人交相胜”论,还提出“矛盾”概念。郑州大学教授郭殿忱曾说:“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用通俗的语言,讲解辩证法的大哲学家,比费尔巴哈、黑格尔要早一千年。”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以至中国文化中最古老、最广泛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它的对立面,即主张“天人相分”的学派。而刘禹锡则主张“天人交相胜”,天与人不但不能合一而且相互对立。

所谓“天人交相胜”,也即人能胜天,天也能胜人。万物的无穷运动变化,源自万物间的相互矛盾、相互斗争、相互依存。他提出的“矛盾”概念,被伟人毛泽东移植到哲学著作中,演变为对立统一的辩证法……

“老倔头”刘禹锡葬在荥阳檀山!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