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气迎宾,函谷一揖天下客;硕果飘香,桃林永驻画中情。”
庚子年重阳时节,千余人的旅游专列如期抵达灵宝。刚刚出得火车站口,立时就被“锣鼓喧天、红旗招展”的热烈氛围给感动了。当地政府不仅在车站广场做了简短而热烈的欢迎仪式,而且还给每位游客奉上了一提新鲜的灵宝苹果。这让游客们感叹连连:“区区75万人口的一个县级市能组织一个专列、能一次性叫来千余名游客,这儿的政府会办事、能办事!”
长久以来,我一直以为灵宝的苹果,是栽种在黄河滩上的。到了寺河山才知道,人家的苹果是长在高山顶的。寺河山位于灵宝市东南部,境内秦岭山脉,伏牛山脉在此衔接,黄河、长江分水于此。其海拔在1400米到1800米,大体是四山、三岭、三沟、四面坡。它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盛产优质苹果,素有“亚洲第一高山果园”之美誉。因其土层深厚、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产出的苹果以其色泽艳、味道美、腊质厚、硬度大、耐贮运、含糖量高等而饮誉海内外。其中红富士、新红星、金冠等,多次在全国果品鉴评会上荣获金奖。
深秋时节,果树的树叶几乎落尽,留下的一树树鲜果,提溜成串。近前观看,满树的大苹果一个个圆滚滚、红鲜鲜、水灵灵,直叫人垂涎欲滴;举目四望,远远近近、山山洼洼,在树下连片反光膜(使苹果全面受光)的折射下,树树挂满了红灯笼,直叫人欢天喜地。用一句土话说就是“满坡架岭苹果树,树树果子固抓链”,借用诗圣的一句话讲就是“东乡山村果满蹊,千枚万枚压枝低。”而游人则说:“这哪里是苹果,分明就是挂满金果果的摇钱树!”
恰是好呢,重阳节在寺河山东村观光的当日,那里正在召开“豫晋陕黄河金三角苹果展销会暨灵宝市第十四届金城果会”。开幕式上不仅邀请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南省农业农村部、人事劳动司、农业农村厅、扶贫办、水利厅等部门的领导,还邀请到了副省长武国定——这是人家苹果金字招牌的魅力,更是当地政府的办事能力!
灵宝之行,不仅观光了别样的果园、品尝了特色的灵宝苹果,更重要的是走进了心仪已久的函谷关。
函谷关是一处融军事文化和老子文化,为一体的人文游览区。它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地处“长安古道”,紧靠黄河岸边。战国时秦孝公从魏国手中夺取崤函之地,在此设置函谷关。因关在峡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函谷关。
函谷关AAAA级古文化旅游区,辖16.5平方公里。其中关楼外围新近投资10多亿元,修建的1400亩太极圣湖(涧河水域旅游风光带)、3000亩道文化养生园、520亩老子国学研究院,及其通高33.3米老子圣像(里面用紫铜,外面贴金,总重60吨,造价2588万)、12根高12米的花岗岩《道文化柱》,长365米、高15米的《道德经》墙等很是高、大、上。不过,最让人慕名的还是关楼、函关古道和太初圣宫。
函谷关关楼是1992年复古得建筑,南北长工71.2米,高21.5米,坐西向东。双门上方三层双楼,两边各有两层木楼。高墙四楼呈一个“鼎”字形,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克”的霸气矗立在函关古道道口,再现着函谷关定鼎中原的气势。
此地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据史书记载,历史上发生在函谷关的重要战争达13次之多。如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举六国之师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秦始皇六年,楚、赵、卫等五国军队犯秦,“至函谷,皆败走”;“刘邦守关拒项羽”、“安史之乱”唐军与叛军的“桃林大战”,及其1944年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的“函谷关大战”等,都是在这里发生的。
函谷古道,东起弘农涧西岸的函谷关东门,横穿关城向西,由王垛村的果沟、黄河峪、狼皮沟至古桑田(今稠桑),全长15公里,是这一带唯一的东西通道。谷深50至70米,谷底宽10米左右,窄处只有2、3米,谷岸坡度40到80度。谷底有蜿蜒道路相通,崎岖狭窄,空谷幽深。人行其中,如入函中。关道两侧,绝壁陡起,峰岩林立,地势险恶。古书上说函谷关道“车不分轨,马不并鞍”、“一泥丸而东封函谷”。今步入古道,杀声依稀。
太初宫,就是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写下五千言《道德经》之房舍。它位于函谷关东城门右侧,内供老子圣像。此殿始建于西周,现存主殿建于唐以前,元、明、清各代均有修葺。庙院现存石碑两通,一通立于元大德四年,一通立于清顺治年间。其上都记载有老子过函谷关之事。殿宇虽不高大,但为千古圣地,亲身观展、拜谒,亦为人生一愿。
灵宝有“三宝”,苹果、黄金和大枣。因时间关系,见得了灵宝苹果和函谷关,观展了太初宫、拜谒了老子圣像,亦谓不虚此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