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襄王二十七年(前625),秦穆公为湔雪“崤之战”失败之耻,命孟明视(秦相百里奚之子)再次伐晋。晋襄公率兵与秦军战于彭衙(今陕西白水东北),史称“彭衙之战”。
双方刚排开阵势,晋国一边就有个人率领一支“敢死队”,旋风般冲进了秦军战阵,且不顾生命一通猛杀,直至包括头领在内的许多敢死队员英勇就义。沿着他们杀出的血路,晋军趁机全线出击,杀得秦军大败而逃。
那支勇猛“敢死队”的头领叫狼瞫。狼瞫原本是晋军中一个无名小卒。“殽之战”中晋襄公抓了一名秦国俘虏,招呼自己的车右(主帅战车的保卫人员)莱驹将其斩杀。秦俘眼见性命不保,冷不丁高声呼喝起来,竟吓得莱驹把兵器都掉到了地上。近前的小兵狼瞫见状,纵身而出拾戈斩囚,并抓起惊魂未定的莱驹跳上襄公战车。由此,狼瞫被晋襄公“钦点”为车右。
狼瞫提拔为车右不久,在晋国对狄的“箕之战(晋狄在今山西蒲县东北的一场小战)”中,主帅先轸想战死以谢先前之罪,不讲缘由地把狼瞫的车右免掉了。
狼曋越想越窝囊,愤愤难平。他的“死党”就对他说:“我愿与你一同起事,共杀先轸。”狼曋却摇头道:“不可,《周志》上说:‘勇而害上,不登于明堂(庙堂)’。窝里反,再勇猛也不会有好名声。能为国而死,方为勇!我以勇受知于君,获得车右一职,先轸认为我不勇而罢黜。如果犯上作乱,死于不义,即使先轸不知我,也可以说是罢黜正确了!我一定会将英勇明示于天下,你姑且待之!”
由是,狼曋才献身于“彭衙之战”。为此《左传》中记录了对他,并对其赞美说:“怒不作乱,而以从师,可谓君子矣”!
好了讲完了狼曋,再回头说说先轸:先轸(约前680年-前627年),曲沃(今山西闻喜)人,是重耳流亡十九年中的一名追随者。重耳成为了晋文公后,先轸也因此受到重用,并担任中军主帅。在辅佐晋文公、晋襄公中,屡出奇策,并以中军主将的身份指挥城濮之战、崤之战,打败强大的楚国和秦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同时拥有元帅头衔和元帅战绩的军事统帅。
周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27年),秦穆公趁晋丧(晋文公死)而派兵偷袭郑国,后因“弦高犒师”而退回。晋襄公率军在晋国崤山(今河南洛宁东宋乡王岭村交战沟)隘道设伏全歼回师的秦军,并俘虏秦军三帅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
秦军三帅被俘后,晋襄公的嫡母怀嬴(秦穆公的女儿)用计将三人放回。先轸朝见襄公,问起秦国囚犯,襄公告诉他已经释放了。先轸勃然大怒:将士们不知花费多少力气和生命才擒获的敌军主将,却因妇人的几句巧言,而在转眼间就被被轻易赦免了!像这样毁伤自己战果、长敌人志气,晋国要不了多久就会灭亡了!先轸越说越气,头也不回,狠狠啐一口唾沫就离开了。襄公醒悟了,急忙派人追赶,但为时已晚,秦将已经渡河。
先轸一时盛怒,不顾尊卑而口不择言,又当着襄公的面“不顾而唾”。襄公并没有责怪先轸,甚至还反过来为了释放战俘的事向先轸道歉。因此,先轸越发自责:作为久经沙场和朝堂考验的政坛宿老,自己的行为除了冒犯了国君的尊严之外,还带有元老拥功自傲、无视国家秩序和君臣纲常之意。这难免让怀有异心的朝堂势力,获得模仿的先例。
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在晋对狄的“箕之战”中,晋军将要取胜的时候,先轸脱下头盔铠甲,冲进狄军中战死,以此惩罚自己冒犯襄公的罪过。在战前免掉狼瞫车右的原因,就是不想狼瞫阻止自己“杀身成仁”、不想狼瞫一同白白送死,只是狼瞫不明其中缘由罢了。
狼瞫和先轸为义、为礼而“杀身成仁”、以死明志,可谓古之贤者了。然而,也有与其相反者被记入史书——他的名字叫羊斟。
《左传·宣公二年》中记载:周定王元年(公元前606年)春,郑国公子归生(郑文公之子)接受楚国命令攻打宋国,宋文公派华元、乐吕带兵抵御。在决战前,华元为了鼓舞士气,吩咐军队伙夫班给大伙儿杀羊加餐,每人一大块羊肉,一大碗羊汤。
在加餐中工作不细,以至于华元的战车驾驶员羊斟,忙活完手头的工作去打饭的时候,已经没有羊汤了,更别说羊肉了。羊斟心里火腾起来——华元这么做就是看不起我呀!于是便暗暗生歹意,明天一定要给华元以报复。
果真,次日两军相遇后,华元坐在羊斟驾驶的战车上,正准备指挥战斗。可是,羊斟忽然一甩鞭子,驾着战车风驰电掣般冲向了郑军阵地。车上的华元大惊,对羊斟喊道:“你昏头了吗?那边是敌营啊!”
羊斟回答说:“给不给羊肉汤喝是你的权利,车往哪里去是我的权利!”因而,华元研究了一晚上的兵法、计谋还未施展,就稀里糊涂地成了战俘,并导致宋军大败。结果,郑军杀死乐吕、俘虏华元 、缴获宋军战车四百六十辆、俘虏宋军兵卒二百五十多人,并割下一百多名宋军阵亡士兵的耳朵回郑报功。
对此,《左传》里评论这件事儿的时候骂道:“羊斟非人也,以其私憾,败国殄民!”
先轸、狼曋与羊斟三人,虽是我国早期历史上的普通人物,但孰是孰非历史记之、世人知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世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