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菊潭一柱擎天头势重,爱郦民十年踏地脚根牢。”——清.章炳焘
一
自秦岭山脉东段、伏牛山南麓西峡县丹水镇,沿丹水河东南走约两公里处,矗立着一座海拔300多米的青山,当地名曰菊花山。因了丹水河之故,菊花山自河边陡然而升。踏阶向上,约百余米有一古朴的四角小亭,名曰“菊麓亭”。置身亭内放眼远眺:山下丹水河明亮如练、312国道蜿蜒西行、宁西铁路桥凌空飞架、沪陕高速丹水入口格外醒目、大型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恐龙遗迹园)和丹水小镇四周人工栽培猕猴桃一望无际;抬眼上望,山顶巍峨道观之上祥云飘渺,山坡赭红色的沉积岩层层叠叠、满山遍野松竹掩映交错,枣树、柿树、女贞树等各样果木点缀其间。树木稀疏处肥硕的野山菊随处可见,个别争先者星花竟放。
“看,那就是菊潭。”走神间谢兄冷不丁抬手一指。“菊潭?就是宛西著名的菊潭?”同行者无不惊奇异常。方才,家在此地的谢兄只说是带我们观看菊花山。难道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菊潭果真会在此山半山腰的悬崖峭壁之间?
出亭右行,有一小路水泥砌就,白玉护栏。前行三五米,悬崖峭壁间果真有一石洞,洞口上方有“菊潭石窟”四个醒目的篆体大字。石窟约两间房大小,迎面有一尊神像,看样子像是药王爷。旁边站立一女道士,满头银丝簪一发髻,仙风道骨,清朗淡定。问起菊潭所在,她竟拿起一打酒用的小提,从药王爷神像下面、一月牙形的井口处打出一小杯水来,并断然指定它就是菊潭。我惊讶极了。长久以来,我一直以为历史上著名的菊潭,在现今的内乡县城附近;一直以为它是一个废弃了的大水坑或小河流。谁曾想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菊潭,竟会在此风景秀丽的一处悬崖峭壁之间。
俯首细看,不足一米的井口与地面比平,挨地面镶嵌一圈白瓷砖,其内黑咕隆咚不见水、不见底。取来水提下探,“咕咚”一声到底三尺有余。提上一提倒入杯中清澈明亮,啜一口清凉甘甜,沁人肺腑。
老道人在分给每人一杯之后,不失时机地对大家说:“此泉常年如故,长旱不涸,久涝不盈。多取不欠,少取不溢。常饮此水可医治百病,延年益寿。打唐朝起就是贡品,时至今日取此水煮药茶者依然络绎不绝。”老道还说“此水装入壶中,可保三年不变质、无异味、无沉淀。”不知是否当真。游目四顾,神台上、井口边,十几个大小不等的塑料壶早就装得满满的。问其价钱,她只说“随意,随意,看着给。”问到实处方知,10斤装大壶需得10元,5斤装小壶要的5元。
环顾石窟,四壁雕凿痕迹历历在目,顶部凿一太极八卦图,古朴粗拙。窟内两旁皆有碑刻,可惜被人破坏,残缺不全,字迹漫漶不清,只瞧得有“明李衮”等字样。想来这位大诗人当年曾登临此处,并对其了然于胸。不然岂能断言“甘菊之下潭水清,上有菊花无数生。谷中人家饮此水,能令上寿皆百龄。汉家宰相亦不俗,月致洛阳三十斛”。
问那老道,这石窟怎么形成的?她言唐代以来就如此无大变动。但见石壁斑驳、黝黑,似也有些年代,只是无法考证。
出得石窟扶栏而望,雾蔼弥漫,悬崖峭壁深不见底,侧耳倾听,似有涓涓水声。回身仰首:洞窟一左,青砖墙壁三接三垒,短檐柴瓦古朴典雅;洞窟往右,红岩峭壁不见端顶。险崖间几株弯曲的酸枣树奋力向上,颗颗鲜红的小枣玛瑙般滴溜成串……这当是真正的菊潭无假!
二
“治菊潭一柱擎天头势重,爱郦民十年踏地脚根牢。”是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新任知县章炳焘,在修建内乡县衙时,书写并悬挂于县衙大门的一副对联。古时的菊潭县又在何处呢?又为什么是爱郦民呢?
据旧志记载:西周时建郦(zhí)国,春秋为楚之郦邑,战国归秦,属商鞅封地,秦设郦县,属南阳郡,汉沿秦制。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郦县为菊潭县,同属南阳郡。又载:内乡县源于秦代的析县,西魏时期改名为中乡县,隋朝避文帝扬中讳改名为内乡县。析县秦代邻郦县,唐武德二年(公元619 )废菊潭入内乡。据当地老人讲唐玄宗时三千户菊潭县县治所,就在丹水河与菊潭的北岸石盆岗遗址处,是中原古道来往行旅必经要塞,清末还发现有较为完整的北城门遗址,以及出土的大量生活及贸易器皿。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道:湍水又南,菊水注之,水出西北石涧山芳菊溪,亦言出析谷,盖溪涧之异名也; 李时珍《本草纲目》第二卷记载:药用菊花南阳郦县最多,菊潭县最佳,饮菊潭水可以延年益寿;《风俗通》记载:南阳郦县有甘谷,谷中水香美。其上有大菊落水,从山流下得其滋液。谷中二十家仰饮此水,上寿百二三十,中寿百余岁,七十八十则谓之夭;
“在南阳郦县城北有一条清流,清流两岸山谷长满甘菊。菊花从两岸纷纷落入水中,使水甘馨无比。在这里居住的二三十户人家从不打井,饮水、洗涮均从河里打水,这些居民普遍长寿,上寿能达到一百二三十岁。”《后汉书·郡国志》这样记述;“郦县菊水,太尉胡广,久患风羸,常汲饮此水,后疾逐瘳。此菊甘美,广后收此菊实播之京师,处处传植。”盛洪之《荆州记》这样说;
东晋道家葛洪撰写的《抱朴子》更是记载:南阳郦县山中,有甘谷水。所以甘者,谷上左右皆生甘菊,菊花堕其中,历世弥久,故水味为变。其临此谷中居民皆不穿井,悉饮甘谷水。饮者无不考寿,高者百四五十岁,下者不失八九十,无夭年人,得此菊力也。故司空王畅、太尉刘宽、太傅表隗,皆为南阳太守,每到官常使郦县月送甘谷水四十斛,以为饮食。此诸公多患风痹及眩冒,皆得愈……
菊花山、菊潭、石盆岗,在当时形成了集山水美景、交通要冲、都市贸易为一体的地域优势。因此,文人墨客、仕者名流多在此感慨留恋。如:李白《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我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时过菊潭上,纵酒无休歇,泛此黄金花,颓然清歌发;孟浩然《寻菊花潭主人不遇》: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苏辙《赞菊花山二首》:南阳白菊有奇功,潭上居人多老翁。叶似皤蒿茎似棘,末宜放入酒杯中;司马光《菊潭》:琐琐南阳菊,秋潭岁自开。孤根拥红叶,落蕊媒苍台;范仲淹《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菊分潭上近,梅比汉南迟;宋·曾丰《寿富阳宰》:饮君以蜀州竹叶之酒,食君以郦县菊花之英;清.郑板桥《咏甘菊》:南阳甘菊家家有,万古延年一种花。八十老人勤采啜,定教霜鬓变成鸦。金末诗人元好问在此做官期间更是多次到菊潭赏游,在菊潭留诗达15首之多,其中有:菊潭秋花满,紫稻酿寒泉。甘腴入小苦,幽光出清妍……
诸多流传至今的名言佳句表明,当时菊潭对那些自视甚高的古代文人骚客具有极大的魅力。也正是他们的这些美言妙语,记录了菊潭的秀美与神秘,并使菊潭的美景与这些天涯过客交融成一种独特的菊潭文化,历时悠悠,传承至今。此潭当为天下第一潭也!
三
八月中秋,天高云淡。整座菊花山:满山遍野菊竞放,山山岭岭金碧黄。苍松翠竹紧跟随,沟沟坎坎腾细浪。座座小亭遥相应,曲径小路一重重,路旁亭间佳句多,各色各样大不同。甘菊之下潭水清,泉水汩汩响叮咚……一天访游多有疲惫,酣睡中又一次把自己置身于美妙的菊花山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