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翟传海的头像

翟传海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3/10
分享

中医祖庭医圣祠

在河南省南阳市城东温凉河西畔,有座坐北朝南、占地12000多平方米的,汉代艺术风格建筑群。这古朴典雅的建筑群就是中医祖庭——医圣祠。

医圣祠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医学家、中华“医圣”张仲景的墓、祠纪念地。张仲景,名玑,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人。生于汉桓帝和平元年(150年),成年因医术超群,有求必应等,于灵帝年间被南阳百姓推举为孝廉(汉代尚无科举制度,举孝廉就是当时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建安年间,被朝廷委任为长沙太守(郡最高行政长官)。

后因全国各地流行伤寒病,他便辞去太守之职,“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结合个人临床诊断经验,研究治疗伤寒杂病,并于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开始撰写《伤寒杂病论》。经过多年努力,在建安十五年撰著了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医学圣典——《伤寒杂病论》。其著作自隋唐以后远播海外,至宋其人即受到特殊的崇拜与尊奉,并被奉为医圣。明代《李濂医史》称:“仲景之术精于伯祖,起病之验,虽鬼神莫能知之,真一世之神医也 ”。清代医家张志聪道:“不明四书者不可以为儒,不明本论(指《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

据《张仲景祠墓志》记载: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医圣祠由南阳藩王(朱元璋五世孙,唐敬王朱宇温)倡导,在原张仲景墓旁兴建的。清朝各代均有修缮,1929年军阀石友三驻防南阳时,祠内建筑遭到严重破坏。1935年,以章太炎、陈立夫、焦易堂为首的,99位当时中国文化界、中医界名人联合发起倡议,祠墓得到恢复。解放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祖国医学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工作,不仅多次拨款对其进行修葺,而且一直给予不间断的全面维护。

占地一万二千多平方米的医圣祠,前后三进院落(西苑原有花园、医林会馆正在复建),各式房屋136间,建筑物面积6600多平方米。占地3200平方米的墓祠古建筑群,有山门、过殿、拜殿、春台亭、秋风阁、仲景墓、大殿,及东西偏殿(6个斋、馆、堂),六角亭、医圣井、荷花池等。馆藏器具文物100余件(套),古籍书刊文献1万余册。

医圣祠的大门前有一对高大雄伟的汉风子母阙,双阙正面各绘一只朱雀。朱雀傲视蓝天,翩翩欲飞;其大门也是汉代建筑风格,布局严谨、巍峨壮观,屋顶金黄色的琉璃瓦光彩夺目;正门上方“医圣祠”三个大字,是郭沫若先生于1959年12月题写的;大门上一对青铜“铺首衔环”,重约三百公斤,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铺首衔环”;

大门内迎面而立的一块巨大照壁,是由一块完整石料制成的,长宽各为3.5米,重达6吨,为当代碑林所罕见。其正面刻写的是,中医黄竹斋先生撰写的《医圣张仲景传》。它生动地描述了张仲景光辉的一生,和对中医事业做出的伟大贡献。其背面刻写着张仲景,亲自拟定的《伤寒杂病论序》,文中陈述了他走上医学道路的原因;

照壁之后的院落,宽敞、优雅、宁静。大院甬道中间竖立张仲景全身雕像,甬道两侧花坛中分立扁鹊、华佗、李时珍、孙思邈等,中国古代十大名医雕像。他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似在讲述千古医海往事;

前院东西廊房各长约百米,东廊有介绍张仲景一生学医求教、行医疗疾等,仿汉画石刻百余幅。该组史画是以汉代画像石刻的艺术,再现了张仲景当年下荆襄、登桐柏、赴京洛、涉三湘,“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终成“万世医宗”的辉煌一生;西廊镌刻着自伏羲以来,至明清历代名医117幅石刻画像。这些名医画像集历代名医画像之大成,填补了中国医学史研究方面的不足;

二尽院落朱红色三孔拱形山门,高大宏伟,红墙黄瓦;山门前矗立双层六角碑亭,亭中碑刻,有新中国第一任卫生部部长李德全,为医圣祠撰写的碑记,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谭震林为医圣祠的题词等;山门东侧是“春台亭”,西侧是“秋风阁”(喻比张仲景如儒门之孔子),楼上东钟西鼓;

汉代风格的拜殿和墓亭前后攀连,结为一体,给人们清雅肃穆之感。墓前有清顺治13年(1639年),南阳府丞张三异重修陵墓时所立石碑,高8尺,上书“东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之墓”;墓冢是仿汉墓式样,青砖俯斗形堆砌(工作人员说“先前有不少来拜祭医圣的人,取墓上之土,煎水喝驱百病,故砌砖以保护);墓的四角各有一石雕羊头(“羊”“祥”同音、象征着吉祥),墓顶的莲花座,象征医圣“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医德医风;

过殿和享殿构成的四合院,为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增建。享殿内正壁主位供奉医圣张仲景,两边配享孙思邈和华佗;东配殿陈列着《伤寒杂病论》的各种版本、国内外医界同仁捐赠的文献资料,西配殿陈列有祠内发现的精品文物,其中有通晋咸和五年“汉长沙太守张仲景之墓”石碑。

南阳医圣祠全国独一无二,已于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08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