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翟传海的头像

翟传海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6/30
分享

浩气凌云一诤臣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万古。生前未了事,留与后人补。”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十月初一,北京西市北风凛冽,寒气逼人。一位在狱中关了三年的诤臣,大义凛然、昂首走向了刑场。临刑前,他仰天长啸,大声诵读了自己所做的《就义诗》。而后慷慨就义,年仅四十岁。

这位大义凛然、浩然正气者,就是明代著名的谏诤之臣杨继盛。他字仲芳,号椒山。直隶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七岁时,其母曹氏早逝,其父杨富另娶。继母陈氏不待见他,让其做放牛娃。他经过里塾,见里面的儿童读书,很是羡慕。因而对他的哥哥说,请求能够跟从塾师学习。哥哥说:“你还小,学什么?”杨继盛说:“年纪小能放牛,就不能学习吗?”哥哥将这些对父亲说了,父亲让他学习,但还要牧牛。十三岁时从师学习,学习越发刻苦自厉。乡试中举后,曾入国子监学习,国子祭酒(高校校长)徐阶(嘉靖后期至隆庆初年为内阁首辅)对他颇为欣赏。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杨继盛登进士第,初任南京吏部主事,师从南京吏部尚书韩邦奇学习。期间,深思乐律学问,并亲手排定了和美的十二律。韩邦奇大喜,将自己所学全部传授给他,从此杨继盛更加有名。

嘉靖二十九年,正当杨继盛在乐理方面,大有作为的时候,宦海之舟却将他载到了他处——调升京师,任兵部车马司长官(兵部车驾司员外郎)。随着阅加深,杨继盛刚正不阿的性格,和忠君爱国的思想,逐渐突出和坚定起来。

嘉靖三十一年,俺答部落(明朝嘉靖年间崛起的蒙古土默特部)入侵京师,世宗命仇鸾为大将巡边逐敌。但仇鸾是个外强中干的家伙,非常惧怕与其交锋。因此,他打报告,请求允许开出边境市场,与俺答部互市。希望以此与其讲和而消除战争,同时也保住自己的势位。

杨继盛闻知此事后,即以仇耻未雪(在这之前,俺答部落已多入侵明朝边地,给人民财产和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国仇甚深),遽然议和、示弱,大辱国格,为依据上书皇帝。提出互开马市,与俺答部议和,有十不可、五谬,并侧面揭露了仇的无能及其丧权辱国行为。

这封义正词严、鞭辟入理的上疏,十分中肯地辩明了议和互市的弊端。并以满腔义愤,揭露了主张议和者的,卖国投降和怯懦自侮的心态。因此,上疏之后,世宗颇觉有理,也想按其策略做一次努力。但他却把该奏书,交到了那个怯懦的仇鸾手中。在讨论会上,仇鸾首先跳出来。他一边大骂杨继盛不懂军事,一边向世宗打小报告。最终,世宗被说服,大明朝与俺答部落议和互市。

议和就议和吧,朱厚熜在仇鸾的诬陷下,竟将建议不要、不能议和的杨继盛下了诏狱(后贬为狄道(今甘肃临洮县)典史)。

之后,果然如杨继盛所料,俺答部落屡屡背约叛盟,入寇边境(仇鸾以议和掩饰怯懦的奸谋就彻底败露了,因此急火上攻,疽发于背而死,但朝廷仍然对其开棺戮尸)。如此,朱厚熜这才知道,杨继盛有先见之明。于是,于嘉靖三十一年再度起用了他。调其为山东诸城县令,后改任南京户部主事、朝廷刑部员外郎。

当时严嵩当权,恨仇鸾侵犯自己,心中高兴杨继盛首攻仇鸾。为了拉拢杨继盛,他便将其改为兵部武选司(兵部专门负责全国武将选拔和调动的部门)员外郎。但杨继盛憎恶严嵩超过了仇鸾。而且想起被谪籍后,一年内连迁四职,便只考虑如何报效国家。于是,他不顾严贼的拉拢和“抬举”,依然冒死对权臣严嵩发起了弹劾。

嘉靖三十二年正月十八,杨继盛在斋戒三日后(以示郑重和决心),上《请诛贼臣疏》(史称“明史一大奏牍”),历数严贼“五奸十大罪”。 奏疏呈入后,严嵩看见其中有“召问二王(裕王朱载垕、景王朱载圳)”的话,便暗中向朱厚熜进谗:称赞二王,贬低皇上。世宗不加辨别,就将杨继盛下了诏狱,诘问为什么要牵引二王。杨继盛辩解说:“不是二王谁不慑怕严嵩呢?”

他入诏狱时被廷杖一百。廷杖前,友人王西石托人送给他一副蚺蛇胆,告诉他:“用此物可以止痛。”一位苗姓校尉也送酒一壶,劝他:“可以此吃蛇胆。”但杨继盛却拒绝说:“椒山(其号)自有胆,何必蚺蛇哉!”苗姓校尉又说:“不要怕。”杨继盛回答:“岂有怕打杨椒山者。”于是谈笑赴堂受打。

杖刑完毕后,杨继盛被关入刑部狱。家人所送的药物,都被监管人员截下。杨继盛“两腿肿粗,相摩若一,不能前后;肿硬若木,不能屈伸。止手扶两人,用力努挣,足不覆地而行入狱”。在狱中创伤发作,他就摔碎饭碗,忍着剧痛,自己用碎瓷片一点点割去烂肉。烂肉快割完时发现,大腿上的大筋连着肉膜,他索性一并将其割去。对此,为他掌灯的狱卒看了,被吓得颤抖不已、油灯掉地,而杨继盛却不不哭不喊。这样的壮举,只要三国时关羽刮骨疗毒、清代石达开受凌迟之刑才能与之相比。但他们二人都是别人在做,而杨继盛则是自己割自己。此一壮举,其人就堪称是骨头最硬的!

在朝审时,观看杨继盛的人堵塞了道路,且很多人为其叹息、哭泣。世宗将杨继盛关入诏狱后,让刑部定罪。刑部侍郎王学益受严嵩的嘱咐,想以诈传亲王令旨的罪名将其绞死,郎中史朝宾坚持不同意。严嵩愤怒,将他贬出朝廷。刑部尚书何鳌最终妥协,像严嵩所指的那样定案,但世宗还不想杀杨继盛。因此,杨继盛在陆炳等人的保护下,在监狱之中存活了三年。

被禁三年中,杨继盛的好友王世贞等人,为他四处奔走求救,但严嵩始终把他当作心腹之患。后来,御史张经、李天宠,因倭寇事犯了罪。严嵩估计世宗必定会批准杀掉此二人,就乘着秋审的机会,将杨继盛的名字附在了张、李二人之后,一起报了上去。世宗在批阅时,果然不细看,就大笔一挥批准了。杨继盛的妻子张氏得到消息,拜伏在宫阙前上书,揭露事情的真相,并且表示愿意代替丈夫接受死刑,让其戴罪继续为国家效力,但全让奸贼严嵩扣下了。于是,杨继盛被草草处决,弃尸于市。

岳飞抗金死于“莫须有”,杨继盛直谏连“莫须有”也没有。他被处死后,其妻张氏也殉夫自缢,其子女都被发配他乡。正义可以迟到,但绝不会不到,杨公去世七年后,严党倒台,严世蕃(严嵩之子)被处死,罪大恶极的严嵩,被饿死在乞讨的路上。而燕京士民对杨继盛则敬而悯之,以其故宅改庙以奉祀,尊为城隍,并以其妻配祀。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朱载垕继位,抚恤直谏诸臣,以杨继盛为首。追赠他为太常少卿,谥号“忠愍”。

杨继盛嫉恶如仇,但对人民、对国家,却是兢兢业业、全心全意的。他在被贬狄道期间,积极兴办学校、疏浚河道、开发煤矿,并让妻子张贞传授纺织技术。因此,深受当地各族人民的拥戴,都称他为“杨父”。他调离时,“送于百里之外者千余人”。

对于杨继盛所忠的君——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帝),因明武宗朱厚照死后无嗣,他才以明宪宗朱见深之孙,做了大明王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在位早期还算英明苛察,宽以治民(前三年,曾发生激烈的继统与继嗣“大礼仪之争 ”)。统治后期,日益腐化,滥用民力大事兴建,而且迷信方士、道教,长期不侍朝。嘉靖二十一年,“壬寅宫变”几死于宫女之手。此后,首辅严嵩专国二十年,和其子严世蕃一起,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朱厚熜虽知严嵩为巨奸,但他看重严嵩的“忠”,需要严嵩事事顺从自己带来的随意和舒畅。所以一味放纵和包庇,导致严嵩一手遮天,许多正直的大臣惨遭毒手,致使内外动乱。比如1524年以后,爆发的多起大同兵变,1535年爆发辽东兵变,1560年爆发振武营兵变。北方蒙古鞑靼俺答汗寇边,倭寇侵略中国东南沿海(在此期间,葡萄牙人于1553年取得入居澳门的特权)等。

也就是说,对于杨继盛所忠的君,几乎就是玩家子。影视剧中,他就是个专权的疯子。但他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依然忠心耿耿。他临刑前所做的《就义诗》,其实还有后四句:“天王自圣明,制作高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至死还称颂那个皇帝圣明、还想着忠君报国!

严格地说,杨继盛并不是一名谏官,只不过是兵部的一名一般官员。弹劾仇鸾、严嵩,完全出于忠君爱国。换句话说,就是出于正义感。换做他人,在弹劾仇鸾被贬一次后、在弹劾严嵩被打入死牢后,不说举手投降、乞求饶命,最起码也就屏声静气、低首敛眉了,但杨继盛却始终不屈不挠。虽然,他弹劾仇、严并无直接的效果,但在当时万马齐喑的形势下,这弹劾无疑是初春时的一声惊雷、黎明时的一生鸡鸣!

鲁迅先生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 ,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杨继盛就是这样一位,舍身求法的人、为民请命的人,可称他为国家的脊梁!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