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就是“鸱夷子”,商圣即是“陶朱公”
诗仙李白在《南都行》里说“陶朱与五羖,名播天壤间”,在《古风第十八首》中又说“何如鸱夷子,散发棹扁舟?”“五羖”是指五羖大夫百里奚(百里奚曾以五张黑色的公羊皮赎身,得雅号“五羖大夫”),而“陶朱”和“鸱夷子”是谁呢?——范蠡,商圣范蠡。
一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字少伯,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今河南淅川县滔河乡)人。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青年时佯狂倜傥,落拓不羁,愤世疾俗,胸怀大志,被称做国中狂人。
时楚南阳县令文种闻知,差人三请四邀,他却避而不见,人们都说它是个“神经病”。而文种则认为这种人“本来就不是你们所能理解的”,在亲驾“网下面见”之后称道:“士有贤俊之资质”,同其结为好友。后小愤青范蠡与文种都认为“楚非贵族不得仕,政治黑暗难施报负(另一说是楚国为了扶越抗吴)”,便一同到了越国。那一年小范25岁。
周景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吴国和越国在槜李(今浙江嘉兴境内)干了一仗,吴王阖闾阵亡。过了两年,吴国接班人夫差(阖闾的儿子)为报父仇在夫椒(今江苏太湖中洞庭山)和越国决战。结果越王勾践大败,仅剩5000兵卒逃入会稽山。
在越国将倾之时,范蠡拿出“卑辞厚礼,乞吴存越”之计,让勾践暂时称臣于吴,勾践才得以活命。“和谈”后勾践带着老婆当做人质去到吴国,冒着生命危险在臭气熏天的马厩里,忍辱负重侍奉吴王夫差。期间范蠡随同,伴王赴吴替君分辱。
句践忍奇耻负重辱,意图报国。但吴正值强盛,一时无有间隙可乘。范蠡奏谏:欲报吴仇,必先乱其内政。于是,句践在使贿于吴之宰臣伯嚭的同时,选擅相者数十人遍访艳女。然越地国小,佳人难觅。句践焦愁,范蠡以“盖绝世之美人,必不生繁嚣之市”而遍访于山野乡村。
访至苎罗(今浙江诸暨)若耶溪边,有“沉鱼之容”的西施(施夷光)正在浣纱。范蠡向西施及其家人言明因果,西施思忖:抗君命祸且灭门,成君志为国分忧。于是,当即慨然受聘报国。
西施聪慧本自绝伦,加之技师悉心指授,其聪慧愈加见长:鼓笛,声如凤鸣,音响所致行云止步,梁尘自落;吟唱,莺喉乍啭,好鸟惊飞;舞起,如风蛱蝶,繁花纷落;词有《梧叶落》,诗有《无名氏》……,其才艺令技师自愧弗如。
习艺即成,范蠡亲携西施入吴。西施入吴依计行事,百媚尽献。终使得吴王夫差溺情声色,荒废朝政,匪人乱政。大夫伍子胥苦苦进谏夫差除掉勾践以绝后患,但奸佞伯噽因私下收受范蠡之贿,却无休止的谗言夫差放过勾践。结果,夫差逼迫伍子胥自杀,勾践被放归越国。
返越后,范蠡辅佐句践卧薪尝胆,刻苦图强。经过礼贤下士、赈济贫苦、吊死慰伤、强国富民等,终使越国由危至强,尽而灭了吴国称霸于江淮。范蠡因替君分辱、灭吴雪耻、辅王称霸等,被句践拜为上将军、称王弟,并允其共享越国。
然而,范蠡不仅不接受越王的封赏,反倒向勾践辞官离朝。勾践纳闷:“灭吴雪耻,功垂竹锦啊?”范蠡笑着说:“古人云‘主忧臣劳,主辱臣死’。臣等无能,使君王当年蒙受会稽之耻。臣当时之所以苟活了下来,正是为了今天的报仇复国。如今国仇已报,我国已兴,臣该请君王治臣当年无能之罪了。如若大王赦免臣当年死罪,就请君王批准臣辞官离朝的请求,臣将浪迹于江湖!”
对此,不仅勾践纳闷,当朝群臣及后世诸人也百思不得其解:“千古奇功,富贵无量啊?”“已经对你论功行赏了啊,大王待你不薄啊?”而后世的陆龟蒙和陈师道却看的很透:“平吴专越祸胎深,岂是功成有退心。勾践不知嫌鸟喙,归来犹自铸良金(送走范蠡后,铸金象褒扬)”;“一变姓名离百越,越城犹在范家无。他人不识扁舟意,却笑轻生泛五湖!”
三
已经68岁的范蠡抿嘴一笑,摇摇头乘桴浮海而去了。之后,他漂到齐(今山东),在海边结庐而居,自称鸱夷子皮(做酒囊的牛皮)。从此,鸱夷子便成了范蠡的别名。后,在“生意要勤紧,议价要订明,用度要节俭,用人要方正”及“人无我有,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等经商之道指导下,戮力耕作,引海水煮咸盐、养鱼、经商等,三年三致千金。然,范老爷子认为“居家则至千金”,故施善乡梓尽散其财。
他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才三年,他又喟然感叹:“居官则至卿相,久受尊名不祥”。于是,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将家财散尽于贫朋乡亲,带上家人亲信又悄悄地逃走了。走到陶(今山东定陶)自号陶朱公,操计然之术从新经营,没过几年又成巨富。自此,范蠡被后世奉为文财神,有“富比陶朱”之吉语流传于世。
范蠡一生可用“三起三退”概括:至越功成身退可谓一,至齐散家财归相印可谓二。至陶成为陶朱公后,其次子因杀人而被囚禁楚国。他说:“杀人偿命该是如此,但我的儿子不该死于大庭广众之下。”于是就派少子前去探视,并带上一牛车的黄金。可是长子坚持要替少子去,不久他便带回次子已被正法的消息。家人都感叹悲哀,唯有范蠡笑笑说:“不是长子不爱弟弟,是他不忍舍弃钱财。我先前决定派少子去,就是因为他能舍弃钱财,而长子不能。”因故,再次散尽家财隐迹江湖,这算是“三起三退”。
四
“千篇奏牍漫多知,百战功收未出奇。名下难居身可辱,却江湖海换西施。”“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传说,那日西施被选入馆后,范蠡与其朝夕相逢时有晤对,儿女之情顿时将其二人牢牢缚定。吴王复逼,范蠡领命亲送西施入吴。途中,西施佯病约范蠡同船相伴。船队行进主帅不催,舟公偷闲,夕阳未下早已停泊,市声喧嚣船不起航。十日行程竟延月余,二人安安稳稳,双宿双飞,情给爱予,刻骨铭心。
西施入吴依计行事,百媚尽献、巧言伪辩、秘传军情,终使得吴王夫差以剑自刎,吴国覆灭。吴亡后,范蠡急流勇退,在一个风清月白的夜晚,携西施驾着一叶扁舟泛五湖而去。
史书记载范蠡确实有一位夫人,并为其生了三个男孩。这位夫人是否就是西施无有祥记,但人们都说她就是美人西施!
五
大史学家司马迁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大文学家苏轼说:春秋以来用舍进退未有如范蠡之全者!立于“南阳府财神庙”商圣塑像前,思绪万千:上下五千年,历史上贤臣能人可谓多矣,譬如孙武、张良、诸葛亮、刘伯温 等等,然真正知进退的唯范蠡一人。伍子胥没有想过,文种没有决心,两人均被“赐死”。刘伯温知退之时为时已晚,落得个吞金而亡。
宋代的王十朋说:“久与君王共苦辛,功成身退步逡巡。五湖渺渺烟波阔,谁是扁舟第二人?”古人云:“人之患,束带立于朝。道不行,弗如乘桴浮于海。”诗仙曰:“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黄犬空叹息,绿珠成衅雠。”或许都有些道理?
范蠡就是“鸱夷子”,商圣即是“陶朱公”。
18637713098
二〇一九年三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