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涉足人世近六十年间,诗圣的《春夜喜雨 》,我当念诵了五十年吧。五十年间,内心一直心仪着诗圣诞生的窑洞。
一
在精准导航的指引下,怀着朝圣的心理、冒着温润的细雨、呼着清新的空气、伴着一路的花草,驱车近300千米,终于走近了心仪半个世纪之久的,千秋诗圣诞生圣地——巩义市站街镇南窑湾村。
走进南窑湾村,老远就看到神圣的“笔架山”。山势看上去不很高,约三四十米的样子。但三峰相连,高低错落,的确像文房中的笔架。
走进绿树掩映、红墙青瓦、歇山顶、双飞檐,颇具汉唐风格的诗圣故里大门,就看到了“百米长廊”——“诗圣碑林”。廊内容纳石碑百余通,内容有杜诗及汇聚国内外著名书画家的墨宝,真、草、隶、篆古今书法各具特色。
迎门,一座高达十米的古铜色塑像,便是让天下人为之“仰之弥高”的诗圣杜甫。伟大的诗圣头戴纶巾,长袍宽袖,左手握诗书一卷,右手扶峰峦叠石。其面色沉郁,锁眉昂首,极目远方,健步前行。看不到诗圣的“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看到的是诗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限忧思。
躬身三拜,敬仰无限。
雕像下,一块巨大的白色石雕,一册厚重书卷居中翻开。上刻着《拜诗圣文》,及长篇四言诗文。立像后方,泗河水缓缓流淌着,相传诗圣儿时经常在这里玩耍。
转过雕像,穿越“才子门”,度过“诗圣桥”,前面便是纪念诗圣的“诗圣堂”。“诗圣堂”坐落在五级台阶之上的巨大平台之上。圣堂正中是诗圣汉白玉坐像,只见诗圣正襟危坐,面色沉静,双手轻展诗卷,双眸凝重。坐像后上方一金边白色巨匾,上写“诗圣千秋”四字,是朱德元帅的亲书。
诗圣堂后就是笔架山。笔架山是万年黄土堆积而成。历经千年的风雨剥蚀,且长满了杂草树木。立于顶端,北可望黄河、洛水,南眺百里之外是嵩山,西面远方就是唐时的东都洛阳。
诗圣诞生的窑洞很普通,甚至觉得有点寒酸。它处在笔架山的最底层。窑洞正面有一堵墙,墙是由青砖勾缝砌成的。青砖有些破损和残缺,窑洞上边长满了乱树杂草,让人感觉这正是诗圣出生时的原本模样。
窑洞拱门上方悬五个大字:杜甫诞生窑,是著名大家郭沫若到此游览时题写的。洞内四壁是砖砌发券而成,进深约10米,宽不足3米,青砖铺地,略显陈旧。洞内深处佛龛旁安放着杜甫白色塑像一尊,门内放置着“诗圣故里”石碑,碑文是行草巨字,由清河南府尹张汉,于雍正五年重修杜甫故里时所书所立。
万代尊崇、千秋敬仰的一代诗圣,就诞生于这狭小阴暗、平淡无奇的小窑洞。而这平凡的窑洞,却因诗圣而神圣,而永放光辉!
二
诗圣祖籍襄阳,其曾祖父杜依艺,在其为巩县令时,迁至于此。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他诞生于这座普通又普通的土窑洞。他的母亲在他降生后不久,就去世了,小小的他便寄养在洛阳二姑母家中。
他“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十几岁时“一日上树能千回”。二十岁到二十九岁,算是他一生中,较为悠闲和浪漫的时光。他曾经“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做过两次漫游。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他从吴越回东都洛阳应举(当时玄宗迁在东都)。那一年 ,进士只录取二十七名。其他万千学子全部落第,杜甫便是这落第者之一。
天宝五年(746年),三十五岁的杜甫怀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和“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的满满自信,专门赶到京城长安再次应试。然而,“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唯恐贤良入朝不利于己。便玩弄了一个“野无遗贤”的伎俩,使得杜甫及其他应试者“无一人及第”。
接着,他的父亲在奉天(陕西乾县)县令的任上死去了。从此,他便在长安,开始了“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穷困生活。
感到走投无路时,他便趁玄宗举行盛典之际,写了一封阐述自己雄才大略的“自荐书(三篇《大礼赋》)”,投到“意见箱(延恩匦)”中。
玄宗读后十分赞赏,让他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考试他,而后分配工作。可是这个幸运却一闪而过,由于奸佞作祟而永无下文。天宝十四年,左丞相韦见素,想到在长安生活近十年的杜甫,也是个“文化人”,就让他去做个河西县尉(县令下的一个文职人员)。但他却不忍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不久,改就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任务是看守兵甲器杖。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天宝十四载(755年)冬,唐玄宗最宠信的安禄山打到了洛阳。他逃离长安,把家安置在鄜州(今陕西富县)的羌村后,听说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了。为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和“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的自信,他只身逃出长安投奔灵武。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沦陷的长安。两年多后,他冒着生命危险,穿过两军对垒的前线,通过无人行走的崎岖小路,潜逃到凤翔行在。
他到达凤翔,衣袖残破,两肘露在外边,穿着两只破烂不堪的麻鞋拜见了肃宗。一个多月后,他被任命为左拾遗(从八品上的官职,职务是供奉皇帝,为皇上提意见和举荐贤良)。
上任不久,由于忠言直谏,上疏援救宰相房琯(房琯与叛军战败,肃宗问罪)引起肃宗愤怒被审讯,幸由他人营救才宣告无罪。短短的三个月,他念及两京沦陷、人民痛苦,兢兢业业,格外尽职。然而,上位的李亨,却因为他的格外尽职,就认为他不是一个令人愉快的人,并在这年八月命他离开凤翔,回鄜州省亲去了。
那年十月,长安收复,肃宗还京。杜甫和他的家人,才一起回到长安。他回长安后,仍做皇帝的供奉官左拾遗。次年六月,房琯因结交宾客,称病不朝,妄议朝政等,引起李亨不满被贬邠州。杜甫也因此牵连,被贬为华州(今陕西华县)管理地方祭祀、学校等文教工作的司功参军。
七五九年秋,因其觉得在华州作司功参军,实在没有什么意义,加之房琯事(房琯属玄宗一党,杜甫又属房琯一党),他不得不主动放弃了司功参军的职位。
相州败后河南骚动,他不能回老家,又没有钱居住生活昂贵的长安,只好全家投奔秦州(甘肃天水。其从侄杜佐在秦州)。从此,他和他的家人便开始了,自天水而成县、嘉陵、成都、云安、夔州、江陵、公安、岳州、衡阳、郴州、耒阳等地,“饿走半九州”的十年流亡生涯。直至大历五年(770年)寒冬,在“乌几重重缚,鹑衣寸寸针”的艰难困境中,在“转蓬忧悄悄,行药病涔涔”的悲惨境况下,伟大的诗圣怀着对家乡的无限渴望,病死在了长沙与岳阳之间,湘江之上的小船上。时年,他年仅59岁。
三
先生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约有1500首诗歌被保留下来。他的诗深刻而广泛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的现实生活和时代面貌,被后人称为“史诗”,他本人也被奉为诗圣。因其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了有力的批评和揭露,毛泽东则说他的诗是“政治诗”。
我想,他写下无数的“史诗”,并被后人奉为诗圣,当不是他的初心和理想。因为,他的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不朽的诗篇,来自于奸佞的“野无遗贤”、帝王的“至高无上”、那时的“国破山河在”,来自于先生的不会“当面输心背面笑”、及其他的“饿走半九州”。
可悲、可敬的诗圣啊,不管是大唐王朝有意抛弃了你,也还是你无意舍弃了大唐王朝。如今,时光依然迈步越千年,当下之中国已是民富国强,众安道泰,愿您安息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