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望一眼黄灿灿的菊花,也或嗅一股扑鼻的菊香,脑海中便立刻浮现一位倔强、洒脱、潦倒的老翁来。这老翁便是快意田园的大诗人——陶渊明。
一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绰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江西九江)人。他的曾祖父就是东晋著名的大将军陶侃,祖父陶茂当过武昌太守,父亲陶逸曾任安成太守。公元365年,陶渊明出生在这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中,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尽管如此,渊明还是“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且“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并“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颇有“佐君立业”的政治抱负和“大济于苍生”之志。他29岁时当上江州祭酒进入官场。之后,当过参军(桓玄、刘裕的参谋)、彭泽县令等,但都为时不长。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一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直到终老。
为什么有才有志的他,直到将近而立之年才参加“革命工作”呢?因为“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也就是没有政治背景。再加上他“性格耿直,不攀附权贵”的倔脾气、死脑筋,不会见风使舵。那为什么后来还是找到了份工作呢?那也是一个偶然。话说有一天,江州刺史王凝之(王羲之的儿子)看到了他的《闲情赋》,因十分欣赏,才把江州祭酒的位置交给了渊明同志。
那为什么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工作,而且还是个不小的干部(最起码也相当于今天的省政府总务吧),又撂挑子不干了呢?别急,听我慢慢讲。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渊明进入“公务员”领导队伍后,浑身是劲儿,卖力工作。谁知人家王老板每天的功课就是修炼道行,装神弄鬼,什么国家工作、革命事业压根不在心上。所以,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渊明同志一跺脚、一咬牙,向王老板递上了辞呈。
他在家闲居了五六年后,就到了三十五岁。也许是实在是过不下去了,他到荆州投入荆江二州刺使桓玄门下,做了个参谋。这个时候,天下已经大乱。元兴二年(公元403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皇帝的位置,改国为楚,把晋安帝司马德宗幽禁在浔阳。于是他愤然归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的不屑。
“四十无闻,斯不足畏。”元兴三年(公元404年),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等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西走,陶渊明高兴极了,怀着我今四十无功名,振作精神不足惧的信念,雄心万丈地投奔了刘裕。这时候桓玄被刘裕打得一败涂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上一溜烟跑到了江陵。陶渊明为救安帝、为了黎民,也为了显现自家的才能,扮作一个落魄文士,几历生死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报给了刘裕,于是可怜的安帝获救。他高兴得很也颇有些得意,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心里觉得理想抱负的翅膀终于可以展开、在天地间自由翱翔了。然而,在论功行赏时,渊明只得到一个顾着问、顾不着不问的顾问。
后来,安帝被刘裕挟持,挟天子以令诸侯。渊明同志对刘裕的“谋朝篡位”很看不惯,刘裕对渊明这样的秉性自然也是心知肚明。因此,老渊便得不到重用。另外,刘裕为剪除异己杀害无辜、凭私用人等也使明哥很生气。终于,再萌去意。公元405年3月,他写个辞职信,辞了这个“顾着问、顾不着不问”的参军,回家种地去了。
但陶渊明终究是陶渊明,官场里知道他的人很多。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秋,当他四十一岁时因为“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又被推荐到彭泽(今江西九江东北)当了县令。然而,干上县令才八十一天,这位已经步入高干序列的淘大人,又决绝地抛弃了“十万雪花银”的县太爷之职。
既然当上了一县之长又为什么撂挑子不做了呢?在老陶“归去来兮”中我听他说:“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我本性坦率,不会勉强做作;饥冻虽是急迫,但违心是很痛苦的)”、“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既然这社会和我的愿望相违,我驾车出来追求什么呢)”、“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富贵不是我的愿望,理想的局面又不可预期)”等等。这是面上话,也是主观原因。
后来了,渊明当上县令不久后得到一个消息:权臣刘裕已封自己为车骑将军总督各州军事,这个野心家只差一步就要夺取皇位了。渊明同志预感到晋朝已经是名存实亡了,所以十分灰心。赶巧的是,陶大县长正心灰意冷时,郡里派了太守督察(督邮)到彭泽督督察。陶县长属下劝他,须整冠束带、笑脸相迎。他的强脾气又发作了:我不为吃饭弯腰,岂能奉混混儿(“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这便是直接因素,算是客观原因吧。
二
我十岁左右就与陶老“相识”了,初次相见于他“采菊东篱下”。相对“熟悉”大概是在我十四五岁吧,那是在“桃花源”。后来,在“归园田居”通过“五柳先生”“归去来兮”慢慢地就成了“故交”。
在陶老“采菊东篱下”与其初次“相遇”时,我曾精明地认为他只是个普通的农夫,而且还是一个嗜酒如命的邋遢老头罢了。后来在“桃花源”溜达才知道,人家原来曾经当过县太爷,而且还是一位泰斗级的田园大诗人。再后来,在他“归去来兮”中,才慢慢熟知了他的既往及其他。只是,只是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三
从公元393年到405年的十三年间,是渊明为实现“大济苍生”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渊明五次出仕,除去第一次与第五次是为“亲老家贫”而做官外,中间三次都是为自己的理想抱负而为。但每次做官的时间都很短暂,终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从此再不出仕)。自此,渊明结束了他仕途的努力和彷徨,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归隐田园之路。
人生多艰,退不妥,进更难。渊明自四十一岁归隐田园之后,即在家乡过着躬耕隐居的生活。的确享受了一段“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田园乐趣。然而,书香门第出来的陶渊明,毕竟不是稼穑的好手。“开荒南野际”的辛勤,也未能使他过上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义熙四年,老陶四十四岁时,一场灾祸更使得他全家一贫如洗:这年夏天,诗人笔下洋溢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生活气息,被一场无情的大火烧光了。全家只好寄居船上,“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靠亲朋好友的接济过活。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甚至连江州刺使送来的米和肉也坚拒不受。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国家作协主席),也被他拒绝了。在官本位思想向来严重的中国,连送酒给渊明的田父都说“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但人家老陶却说“深深感谢父老言,无奈天生不合群。仕途做官诚可学,违背初衷是迷心。姑且一同欢饮酒,决不返车往回奔”。直到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十一月淡然离世,终年六十三岁。这不仅表现了他君子固穷的志气,而且也表达了他同腐朽社会的决绝、与统治者的彻底决裂。
在老陶同志归隐期间,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先后创作了《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大量传世作品(诗125首,文12篇)。他的诗、辞、赋和散文,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其中,元熙二年(公元406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他奋笔疾书借故抒怀,生生构建了一个与污浊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桃花源》。
四
陶老是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的。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适些,至少衣食不愁,但那是要以付出人格和气节为代价的。他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写出了一代文风及其流传百世的诗文。在为后人留下宝贵文学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也成了中国千万有志之士的楷模。
陶老少年时受传统儒经的影响,怀有兼济天下、大济苍生的壮志。但是,由于门阀制度的存在,庶族寒门出生的人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理想是难以化为现实的,他理想的梦幻注定终将破灭。他在“归园田居”里说:“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让我看到了他对仕途溢于言表的厌恶之情。但从他那“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四十无闻,斯不足畏”、“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及其“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等话语中,我又真切地体会到陶老渴望入仕又不得的深深苦痛:人生天地间,几人不欲为?至此,我想“渴望入仕又不得”才是陶老终生第一大痛。为此,余潸然泪下,长歌当哭!
陶渊明是一股清流,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巨大的文化符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菊成为陶渊明专属的文化符号,唐人就将菊称为“陶菊”或“陶家菊”。因为陶渊明,菊也就有了高洁、清雅、坚贞、淡泊等象征意义。因为菊的高洁、清雅、坚贞、淡泊,菊便成了陶渊明的象征。
为此,我当在圣菊盛开时节,折上一束敬献给可怜、可悲、可敬的伟大诗人——陶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