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绵绵的早晨,天刚一放亮,谁家的门前便有花朵飘动,一朵,两朵、三朵……不大一会儿便开满了大街小巷。大街小巷相连的十字街头,就是花的海洋。
花海荡漾着又分出许多花溪,弄得工厂、商店,学校、机关,甚或乡间小路、田间地头尽是花朵飘动。那飘动的花朵有红的、黄的、黑的、紫的、蓝的,有深有浅,有大有小。尽管它们形态各异,但全都是花口向下、游移不定。这便是盛开在秋雨中的别样花朵——伞花。
伞, 挡雨雪、遮阳光的用具 。收起似花儿含苞,张开如花朵盛开。其形状与“伞”字一样一样的,顶端尖鼓,状若碗儿反扣。其内有骨架,架中有主干。它的构造包括柄、骨、面三部分。伞柄是伞的主心骨,是整伞的支撑,大多用木头、竹子、金属等材料制成;伞骨是支撑整个伞面的,既能撑开有可收拢;伞面是伞的主要部分,担负着挡雨雪、遮阳光的重任。制作材料有油布、绸布、塑料布,以及经久耐用的尼龙布等。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伞的国家。相传在3000多年前,黄帝部落与蚩尤部落在涿鹿(今河北省境内)干仗。时值春末夏初,风刮土扬,烈日炎炎。黄帝就命人在战车上撑起一个布篷,用以遮阳光、挡风沙,名曰“华盖”。黄帝战胜了蚩尤,迷信的古人以为是“华盖”的神功。因此,视它为荣誉和权力的象征。黄帝走到哪里,华盖就跟到哪里。那华盖就是早期的伞。
又传春秋战国时 土木鼻祖鲁班在乡间为百姓建房屋、做家具。妻子云氏每日往返送饭,遇雨总要挨淋。鲁班就在沿途设计建造了一些亭子,遇上下雨便可在亭内暂避一阵。然,亭子虽好,总不便多设。于是云氏突发奇想:“要是亭子能够随身移动就好了”。鲁班听了妻子的话茅塞顿开,用竹木、布料做出了可以移动的小“亭子”。于是,世界上第一把真正的“伞”就这样问世了。
唐代造纸业十分发达,社会用纸广泛。有的工匠在纸上涂上桐油,制成能避水的油纸伞,作为罗伞(绫罗面料伞)的一个补充。一时间,雨天人人举油纸伞的情景,在长安各地成为时尚;宋代广泛使用“绿油伞”,颜色以绿色为主, 在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热闹的集市上人们用的就是这种“绿油伞”;到了元代,由于棉布的发明,出现了棉布上油的油布伞; 明清代时期,油纸伞在民间广泛使用,同时这一时期的书画家们也喜欢在伞上创作;清代以后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油纸伞一直是民间主要的雨具工具;之后,由于钢架布伞的普及,油纸伞能被钢架伞、折叠伞取代,油纸伞逐渐成为工艺品。
我们小时候常用的雨具除了用蓑草编织的蓑衣之外,就是“大黄伞”。大黄伞是用刷了桐油的布料做伞面,用毛竹做伞把、伞骨,粗铁丝做伞撑做成的黄油伞。那伞很大,撑开能罩着整个八仙桌,人站在下面好像呆在一个小房间。但它很重(一柄总有三四斤),也很笨(十来岁以下的孩子几乎撑不开、合不着)。这种“大黄伞”,父辈们都叫它“雨监”。雨地里的一间房子?雨中的“监护”工具?不得而知。
乌云蔽日、山雨欲来中,伟人手执红油伞,踏着氤氲的山路,意气风发地走来,像太阳一般带给万千民众增添了无限的希望和力量;许仙那把书生味十足的油纸伞,撑上白娘子头顶的那一刻,一曲泣鬼神动天地的爱情故事便传延开来;骄阳之下、细雨之中,举伞伫足的母亲在等候儿女亲人的场景,令人温馨不已……
你不为别人遮风挡雨,谁会把你举在头上。现如今,遮风避雨的小伞,如同流行歌曲一般翻来覆去。绸伞、纸伞、油伞、黑布伞、透明伞,及其帽伞、图案迷人的花伞、格子伞、防紫外线等等,式样繁多,日新月异。其它还有置于案头、茶几上的灯罩伞,有直径达两米多的海滨浴场遮阳伞,折叠自如的自动伞,还有用于歌舞道具的小花伞,由于广告、装饰的小彩色伞等等。其中的诸多,很多时候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遮阳避雨的工具,而是美的象征、俏的标志。一把小伞在手不仅让人年轻靓丽,更是多了许多风流浪漫。
略略烟痕草许低,初初雨影伞先知。答滴、答滴、答滴滴,淅沥、淅沥、淅淅沥。天空刚有雨滴落下,各家各户必备的、收存已久的各样伞花,立时应景绽放:一朵,两朵、三朵……不大一会儿便开满了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