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官道上狂奔人马的主子,是当时昌邑国时任昌邑王,他是奉了西汉时任“天下兵马大元帅”霍光霍总司令的紧急通知进京的。通知内容大致是西汉有限公司第八位总裁刘弗陵(汉昭帝),于元平元年6月5号驾鹤远游去了。传达通知的领导私下说,因弗陵总裁没有、也没有选定接班人,公司争吵了月余,霍总司令才果断下令征召他进京的。
深夜一时,昌邑王在今山东省巨野昌邑国接到最高指示,上午便带着自己数百人班底赶往京城长安。当天下午四五点就赶了一百三十多里到定了陶,路上马匹是一匹接一匹累死,车辆是一辆接一辆散架。手下管事的龚遂多次进谏反映,才令五十多人离队返回。
7月17日人马风尘仆仆奔达长安京城,18日上午,那个19岁的昌邑王便嗣昭帝(做昭帝继子),按礼仪要求哭丧、尊昭帝皇后上官氏为皇太后,接受皇帝玺印和绶带继承帝位。
新总裁履位不久,霍光霍统领便忧心忡忡。忧心忡忡的霍统领便动议废旧立新,与副司令田延年、将军张安世等秘密计议商定后,派田延年通报丞相杨敞共同行事。杨敞闻听惊恐万分,汗流浃背,含含糊糊不置可否。杨敞之妻(太史公司马迁之女)见丈夫犹豫不决暗自着急,趁田将军更衣走开,便上前对丈夫说:“国家大事岂能犹豫不决。霍大元帅已有成议,你当速决,否则必然……”杨敞来回踱步依然拿不定主意,老田方便罢回还,司马夫人回避不及索性迎上前去说:丞相赞成霍老帅意见、拥护霍老帅决定!
次日,在霍统领的安排下,杨敞率众臣遏见上官皇太后(上官桀孙女、霍光外孙女)、弹劾新帝:“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也就是说,新总裁在位二十七日之中,使者往来不断,拿着朝廷标识下令各官署征调、索取物资等,做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坏事。因其荒淫无道,丧失帝王礼义,搅乱朝廷制度等,必须废黜。十五岁的皇太后一个“可”字,新帝便当即“从天而降”成了平民一枚。
那一天是公元前74年8月14号,这位没有名号的“汉废帝”登皇帝位“两头挂橛儿”仅仅27天。
二
那个西汉在位时间最短的“汉废帝”叫刘贺,他爸是昌邑哀王刘髆。刘髆是汉武帝刘彻五子,天汉四年(前97年)被封为昌邑王。后元元年(前88年)正月,刘髆死后年仅五岁的刘贺嗣位,是为二代昌邑王。
汉宣帝继位,废帝刘贺被幽禁于昌邑。不过,此时的昌邑国已被废除,代之而立的是山阳郡。负责监视的山阳市长张敞报告:故昌邑王已是废人一枚!新总裁知其已不足畏忌,便于元康三年三月(霍光病死,宣帝亲政)下诏:“封故昌邑王刘贺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可能是时任总裁想到自己能荣登大宝,全赖这荒唐叔叔的荒唐事;也或许是新官要理理旧账,给旧事一个了结)。”于是,29岁的废帝刘贺才前往封国豫章(今江西南昌),海昏侯国形成。
不久,扬州刺史上奏称,海昏侯与原市长手下的一个负责人孙某暗自来往,且对现实有不满之意。宣帝发话:“那就削除他食邑三千户吧。”自此,刘贺一病不起。到了神爵三年(前59年)便愤慨而亡,年仅33岁。大汉国家档案记载刘贺死因,只有两个字“后薨”。而海昏侯国东游塘,因“昌邑王每乘流东望,辄愤慨而还”留名“慨口”。他死后推荐儿子继承侯国,然荐一个死一个,最终造成海昏侯国被除国绝嗣。
三
“成也霍光,败也霍光”的霍统领是何路神仙?霍光,男,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他爸名叫霍仲孺,曾以县中公差身份被派到平阳侯曹参家中服务。服务期间与府中女服务员卫少儿私通生下霍去病。霍仲孺在平阳侯家服务结束返回家中,正式娶妻生下霍光。
霍去病出征凯旋,将异母弟弟霍光一起带到长安照顾。后来在霍去病将军的帮助下,霍光步入仕途并一路高升。公元前117年霍去病英年早逝,霍光荣升光禄大夫等要职,侍奉汉武帝左右。出入宫禁二十多年,未曾犯错一次(就连每次出入宫禁的脚印都没错过位),因此得到武帝的高度信任。
后元二年,汉武帝临终之时指定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与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一同辅佐时年八岁的汉昭帝。辅佐中,霍光与几位权臣斗法,上官桀等人想发动政变弄死老霍。但计划泄漏,霍大人族灭上官桀父子和桑弘羊等。从此,霍大人成了西汉有限公司的大统领。
汉宣帝即位初,霍大人表示要归政于帝。宣帝虽对霍老信任有加,但与之同车“若有芒刺在背”,朝廷事务悉数遵老规照旧矩——先经霍老再报皇帝。后几经波折,立其女霍成君为后,并为“昭宣中兴”做出了一定贡献。
地节二年(前68年)春三月,霍大统领寿终正寝。汉宣帝与上官太后一同到场治丧,以皇帝级葬仪将其葬于茂陵。地节四年七月,霍家谋反事发招致灭族。其遗孀显及子、侄等家眷全部被杀或自杀(女婿金赏因告发被赦),女儿霍成君皇后被废处昭台宫后自缢,长安城因此数千人家被牵连族灭。
四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是民间很经典,也很奉行的一句话。话面意思是,没有在坚硬瓷器上打眼的“金刚钻”,就不要揽承修复破瓷器的活。隐喻是,没有相应的能力,就不要做相应的事。
刘贺作为世袭昌邑王,本来在封地可谓是逍遥自在。当个王爷呼风唤雨,倒也其乐无穷。然而,命运就是这么怪:在他不满二十岁的时候,他的小叔叔刘弗陵刚掌权几年就驾鹤远游了。游就游呗,偏偏没有,也无指定接班人。国不可一日无主呀,当朝大臣们就紧急磋商:昭帝没有子嗣,新帝当从其兄弟中甄选。酝酿的结果是:“武帝六男独有广陵王胥在,群臣议所立,咸持广陵王”。但广陵王刘胥已封王数十年,不仅体魄壮健、力能扛鼎,空手与熊、野猪等猛兽搏斗,而且已成“资深政客”。因此,霍统领对其颇为忌惮(或许为社稷计,为国家计),坚决反对。于是乎,朝议了月余,天大的“馅饼”这才阴差阳错地砸到了刘贺的头上。
在下初知“海昏侯”时,以为这个“侯”因为很昏庸才获此名。其实,海昏原本是汉时豫章郡辖下的一个县名,和昏庸与否并无联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说,刘贺尽管不学无术,不务正业,甚至荒唐透顶,但也决不可能在27天内做出1127件荒唐的事情来。人们也在想:再淘气、再旺盛的熊孩子,一天怎么可能会做出41.7件坏事呢?况且一个王侯之后,又做了15年之久的昌邑国王?当初刘贺在昌邑国时,侯国辅佐龚遂说的“大王学习《诗》三百零五篇”,也好像证明李贺并不脑残。
事实证明,不经认真考核,仓促任人、用人是个极大的错误——这也是霍统领拥立了刘贺之后才认识到的。那小子从接到“内部消息”就原形毕露,不说没有三推四请、连夜上路、累死马匹,上京路上还干了件坏事:经过弘农郡时,有个叫善的奴仆用准皇帝的名义抢了不少女子(不过总管龚遂问过刘贺说“没有这事”后,就把那个“善”给“骟”了)。这些,大概都列入了那1127件坏事了吧。
小刘贺登基之后,在众多的大臣,特别是在霍统领跟前,也没有一点低调和谦恭。他大抵是认定了,这皇位是我家皇爷爷留下的,今已“明媒正娶”,一切凡夫俗子能奈我何?于是,我行我素毫无顾忌,甚至连大统领都不放在眼里。熊孩子刚得权没几天、什么底子也没有就这般“骄傲”,要是翅膀硬了岂不乐翻天!
刘贺从进京的路上开始,直到进入未央宫领受皇帝玺绶,所做的一系列怪异之事倒也符合他的“清狂童呆”。按理说,他做的那些鸡毛蒜皮坏事,应该在霍统领意料之中的,霍统领也应该暗自得意的。但他在“1127件坏事”中,竟然有调整宫廷禁卫兵马之事,甚至连掌管太后寝宫的近卫也触碰了。这是什么?这是“国家权力”的核心,你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吗?动了我的奶酪我也不会放过你(当然我也得有“金刚钻”)!
刘贺进京前,留守昌邑的老臣王吉再三叮嘱:大将军是如何如何,大王要如何如何。刘贺当场满口答应,可一进长安,便忘得一干二净(或许是人家昌邑王故作荒唐、瞒天过海也未可知,只是有点幼稚罢了)。在某些个不知锅是铁打的家伙鼓动下,他一冲动就蛮干起来。于是霍统领是可忍孰不可忍,请求15岁的外孙女以太后名义下诣,拿“1127坏事门”一举废黜了这个糊不上墙的倒霉蛋儿。
好好的昌邑王33岁愤慨而亡了,好好的海昏侯国被除国绝嗣了。当初从昌邑国带出的二百多条性命,也多以“亡辅导之谊,陷王于恶”悉数诛杀。他们临刑前号呼市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令人扼腕万世,狐疑万世!
清人方浚颐说:“昌邑受玺才二十七日,而连名奏书所陈罪状累累,信乎否乎?”而在下就一句:没有金刚钻可不敢揽那瓷器活!
五
公元前74年8月14号,是一个人的大不幸日子——刚刚登上天子宝座27天就被赶下了台。那个倒霉的人叫刘贺,曾任昌邑王、海昏侯,史称汉废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