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楚
改革开放以来,迫于生计,走南闯北二十余年。去过浙江很多城市;到过长沙;现又蜗居上海。
俗言:“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儿行千里母担忧——这也是每个做父母亲的牵挂!刚开始远行,记得当年母亲嘱咐:出门在外,身稳、口稳,处处好安身。求财不易,道德先行……。母亲没有念过书,但是,我每次回家,母亲都要讲述一番做人的道理。她讲这些道理,可谓母亲良苦用心。以至于听多了,我有点烦。勤劳俭朴善良的母亲,没有出过远门,在她的记忆里(或者道听途说),认为外面的城市都是很乱、不太平。我总是安慰母亲说:“我们国家越来越富强了。依法治国的时代,现在外面坏人少得很。常言道,凭本事吃饭,只要勤劳肯干,做任何事情都赚钱。”我接着说:“外面还是好人多呢。”接着,又说了在外面漂泊,我们邻里相帮的故事。所以,母亲也就打消了些顾虑。
在城里面,与全国各地的人们相处一起,听着他们老乡说起话来“叽哩哇啦”,他们所说方言,只有少数话,我听得懂,还要仔细琢磨。但是,与他们相处,还是十分融洽。闲暇,我们相互说些方言,再用普通话说一次,各地的语言不同,十分有趣,也惹得大家捧腹大笑。同时 ,赞叹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及祖国地大物博。
只有心诚待人,有一颗感恩之心,才能相处快乐。能以平常心与爱心处世,人生何处不春风呢?
出外谋生,居无定处,都是租住房子,所以,隔壁邻居经常换。俗语:远亲不如近邻!如老家的邻居,吃饭时,都要端着饭碗,到邻居家串门,想着他家有没有好菜吃,或者利用吃饭时间闲侃几句,其乐融融。这种邻里亲情,是家族祖祖辈辈的血缘关系、血溶于水的亲情。
在沪,我的邻居是东北人,夫妻二人带一小孙子,他们年龄在五十有余,小孙子三岁多。他们整天忙忙碌碌,且在小区附近开了一个水果店。今年由于疫情,生意一般。儿子与媳妇是普通上班族,他们在隔壁小区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与其说赶时髦“有房有车”为时尚,不如说房贷车贷、大家都活的好累。邻居曾经说过,他是前几年做水果生意赚了一点钱,现在做生意越来越不行了。邻居经常抱怨“日子的艰辛”。前段时间,他们买的房子刚装修好后,儿媳就先住进去了。小孙子白天由爷爷奶奶带着,晚上,又回隔壁小区陪爸妈。邻居计划,等这边租的房子到期后,再与老婆都搬过去,与儿媳住一起。其实,我还舍不得他们搬走呢。
我与这位东北人做邻居已经四年了,男的叫张俊峰,他身材高大、偏胖,身高大约一米八左右,语言不多。我们碰面时,总要相互打招呼或者点头微笑,东北人直爽、粗犷豪放的性格与好酒(包括他老婆也能喝上半斤酒不费力),这是我对他们的印象。张俊峰的老婆个子不高,小巧玲珑,办事风风火火,说起话来像“百灵鸟“,嘴甜,人称“生意经”。我们住在隔壁,经常听到他老婆催促、责备张俊峰,可是,张俊峰不顶嘴。刚开始,我们认为他老婆霸道“欺负”张俊峰,后来,才知道是张俊峰不爱做家务活,甚至于有点懒。另外,张俊峰还嗜酒如命,有时候,让他带小孙子,他不知不觉就躺在椅子上呼呼大睡,对小孙子不管不问。就是张俊峰老婆说的:带孙子比任何事情都重要。我想,大部分男女姻缘搭配:男的大个子配女的小个子;男的不善言语者配女的能说会道……。这可能就是“互补”吧。
记得去年中秋节期间,他们还把老家的父亲接来上海,让他老人家来沪游玩几天。中秋节这天晚上,他们还特意邀请我们吃饭,好意难却,再者,也是为了让他老父亲高兴。我们拿了一些礼物给他们,表示心意。一桌人,席间,桌子上摆着十几个菜,以荤菜为主,有:红烧鱼、红烧肉、香辣粉丝虾、酱板鸭、清蒸大闸蟹……另外,还有两个火锅;两瓶“古井贡酒”。刚进门,一股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刺激着味蕾。张俊峰老爸有七十开外,中等个子,不胖不瘦,满头白发,脸上皱纹写满了岁月的沧桑。性格开朗,说话声音嗓门大,耳朵有点背,思维还是敏捷,背有点驼,这也是庄稼人的写照。张俊峰说他老父亲与老母亲在家,不但菜园种的好,还种了很多杂粮,还养鸡等,一年四季都忙着。张俊峰也责怪他父母亲太勤劳,怕累坏了身体。饭后,张俊峰老爸趁着酒性,还给我们唱了“东北二人转”,演唱时,老爹爹站起身来,打着手势,声音洪亮悦耳动听;为了让张俊峰老爸开心,我们也演唱了黄梅戏《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他们很爱听,说我们唱得好。还说安庆的黄梅戏很出名。张俊峰拿出几百元一斤的绿茶,让大家品尝,茶叶放于杯子,冲沸水,顿时,清香四溢,喝一口,回味甘甜;还有瓜子、花生等,品茶,闲聊,吃点心,大家都十分开心。我们过了一个愉快难忘的中秋之夜!
今年以来,上海疫情断断续续。疫情期间,张俊峰的朋友经常送青菜给他,张俊峰每次把朋友送来的菜,都要分点给我们,用塑料袋装着,挂在我们防盗门的门把手上。因为,他开了一个水果店,认识的人也多,其中,有一位住郊区的朋友,人勤快,他自己开荒,种了很多菜园,经常骑电动车送菜过来给他们。不过,张俊峰老婆每次都拿些水果、让送菜来的朋友带回家。念情,我们除了经常到他店子里买水果,有时候,还送两瓶酒给张俊峰。
前两天,张俊峰问我们要不要棉被,他说,他老婆在朋友那里捡来好几个“大熊猫”之类的玩具,变废为宝,把玩具里面的“丝棉”全部掏出来,再把“丝棉”加工成被子。说着,张俊峰把棉被拿给我们。他说:“你们冬天要是冷,就拿着用吧,正好加工了两床,拿一床给你们。”说着,张俊峰笑了起来。我半信半疑看着棉被,拿着一看,这不就是“蚕丝被”吗?我们也就不谦虚,收下了。
棉被大约八斤,加工得很好。只见,棉被面上,是用很细的线、纵横均匀密布于“丝棉”上,包裹着。经过专业店子加工的棉被,十分结实。这几天,气温骤降至零摄氏度,感觉有点冷,所以,在超市购买了一床合适的被套,把该“蚕丝被”套上被套,睡觉时盖在身上,真的暖和。邻里关系融洽,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