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楚
炮仗是方言,又名 : 炮竹(爆竹),即:节日里、喜庆之时,都要燃放烟花炮竹,仪式感,有庆贺、祝福之意。
爆竹,顾名思义,就是燃烧竹子。
据记载,爆竹,见于南朝梁代,约公元502年到557年间。有一人叫宗懔,他写了一部书《荆楚岁时记》,书中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可见,当时爆竹,就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燃烧,产生爆裂声。目的,是为了驱除鬼怪。
又据记载,到了唐初,为了防止瘟疫蔓延,有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面,点燃,浓烟四起,这样对瘟疫有一定的防护作用。这就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
据查考,宋代,《通俗编排优》里有记录:“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多用于喜庆之事。自火药出现,人们就将硝石、硫磺与木炭等,填充在竹筒里边,进行燃烧,这就产生了“爆仗”,即:炮竹。爆仗的说法可能与火药用于打仗有关。后来,民间开始使用纸筒、代替竹筒。用纸,包裹火药,卷成筒,用麻条包裹火药,编成串,即:鞭炮。
燃放炮竹,是辞旧迎新与喜庆的标志,表示庆祝、恭贺之意,有隆重、祝福之感。燃放鞭炮,是人们用于喜庆、约定俗成的一种仪式,也可以说是一种民俗文化。故此,每逢春节、元宵节等,都要放鞭炮。还有建房、嫁娶、开业、升学等,也要放鞭炮。
小时候,期盼着过年,一是:有很多好吃的,二是:可以燃放鞭炮。那时候,到腊月二十左右,父亲就要到小镇上办年货,带一条小竹扁担,扁担头上挂着两个空袋子,用绳子扎紧,吊着。当父亲走出家门几米路,母亲还要追出大门,又把要买年货的明细说一遍,母亲再三对父亲说,要买点小炮竹(一饼100个)回家,千鞭,多买两挂,买回家,可以拆开,一个一个,留给小孩子们过年做娱乐。父亲听说要买小炮竹给孩子们娱乐,嘴里面叽里咕噜:孩子们娱乐的炮竹就少买一点吧,办年货的钱都不够呢!
吃过年夜饭,母亲把我们叫到堂屋桌子旁边,桌子上摆放有三份炮竹,母亲把这些炮竹、分于我们弟兄三人,又嘱咐:燃放炮竹时,第一、要注意自身安全。第二、不能把燃放的炮竹,往有柴火的地方扔,防止火灾。第三、燃放炮竹,不能伤及别人。第四、炮竹要留着慢慢放,不能一次性就放完了。同时,嘱咐过年时,不能说孬话(不吉利的话)。我们望着母亲慈祥而严肃的面容,连连点头。
小时候,燃放炮竹,有很多花样。小伙伴们,结伴同行,在外玩耍时,有时候忘记回家吃饭,还是母亲大声喊叫我们回家。记忆里,有一发小,在池塘边,筑一小泥堆,把一个炮竹插于泥堆,手里面拿着点燃的烟香,微蹲,跨步,右手拿着烟香,手微颤,屏住呼吸,眼睛盯着烟香火,看是否点燃炮竹,当发现引线冒烟、有火花状,发出“呲、呲……”声,只见,发小往回躲闪,跑得比兔子都快,听见:“砰”的一声巨响。响声过后,见泥堆处,被炸一小泥窝,正在冒烟。围观的伙伴们喜笑颜开,拍手称快。发小看到同伴们高兴,也得意忘形起来。
还有发小,把炮竹插于牛粪上,小伙伴嬉笑围观,发小把炮竹点燃,响声震天后,牛粪四溅,这时候,跑得慢者,身上沾满牛粪,发觉衣服脏了,哭相。余者,笑得前俯后仰。
紧接着,又有发小,把小炮竹拿在手上,用烟香火点燃,迅速把点燃的炮竹,丟往池塘水中,只见,池塘里一声巨响“砰”,水面升起一朵浪花,水面青烟袅袅,波纹荡漾,水中鱼儿迅速逃离。小伙伴们又是一阵掌声,表演者看着他们鼓掌,踱方步,大有唯我独尊之状。
记忆里,那时候,有一发小别出心裁,把一小炮竹,放于一支香烟里面。先把过滤嘴香烟有烟丝的那头挖空,把小炮竹安进去,炮竹尽量靠烟中间一点,烟前面空余处,再填补烟丝,这时,从外表看,就是一支很普通的香烟。“杰作”完成,发小与我们商量,这支烟给谁抽好呢?小伙伴们胆怯,不吱声,大家都知道,谁抽这支烟的后果。当时,只有六岁的发小、在大伙们怂恿下,准备给他爸抽。于是乎,当晚,发小的爸很惬意地抽着这支烟,后果可想而知。我们没有看到现场。听说,发小的爸,抽了这支烟后,嘴被炸得肿好高,看门诊。发小也吃了一顿“皮肉之苦”。事后,我们也受到严厉的训斥。当然,这种哭笑不得的游戏,千万不能做。
每年炮竹放的最多,是家族中“还年”,“还年”就是祭祖。每年的腊月三十(二十九)日下午,族人,按照乡俗,聚集于祖堂,各房依次轮流祭祖,每家都有万鞭、礼花炮。祭祖时,焚香击磬,烟雾缭绕,小孩们抢着放炮竹,只见,鞭炮齐鸣,震耳欲聋,火光中,看到孩子们一张张笑脸,有跪拜者、焚香者、击磬者、放鞭炮者、肃立者等,热闹非凡。
燃放炮竹,有隆重感。人们祈福时,有仪式感!根据实际情况,大城市里,还是禁止燃放烟花鞭炮。
最后,想起王安石的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024年1月10日于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