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展恩胜的头像

展恩胜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11/30
分享

我的六营,我的兵


我在高炮六营当了近4年的营长,那是六营营队建设与全面发展的4年,也是我28年军旅生涯最引以为豪的4年。

离开六营的20年后,六营的官兵们再次聚在一起,无论人多还是人少,不管以前是干部还是战士,虽然还都用着曾经的称谓,但绝对没有了职务上的距离,更多了一份兄弟之间的亲近,激动、感慨、兴奋,握手、拥抱、问候,饮酒、唱歌、合影……

世上多么美好的语言,也描绘不尽战友重逢的悲喜交集。一个战友的到来让整座城市充满了喜气,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也由此变成了战友们相逢、相聚、相庆的节日,唤醒了曾经的青春,点燃了澎湃的激情,昂扬了充沛的精神状态,每一个人都不想落下任何一场大大小小的聚会。每一个人的参与都是认真积极的、接待是周全细致的、拥抱是热烈有力的、交流是敞开心扉的、宴请是实心实意的、陪伴是义无反顾的,而离别则是难舍难分的。

六营是五七高炮营,是全旅的战备值班营,并担负着集团军快速反应支援群防空兵队的任务。六营的战备、管理、训练和后勤建设均走在了全旅的前列,共同训练、专业训练成绩名列前茅,战术演练多次代表全旅参加军区组织的考核验收,实弹射击每次都能炮响靶落,营区建设、抗洪抢险、光缆施工等,哪里危险、哪里艰苦,哪里就有六营的歌声、有六营的身影。

“困难面前有六营,六营面前没有困难”是六营的信念,“有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是六营的传统,“首长放心,机关满意,群众拥护”是六营的工作标准,其他营队完成不了的任务六营去完成,其他营队不敢接受的任务六营不但敢于接受而且做得出色。有人说,六营长虎。也有人说,平时没看出六营有什么,但关键时候不服不行。旅首长经常挂在嘴边的,这项工作只能交给六营。

六营的官兵知道,没有集体的荣誉就没有个人的利益,六营的官兵视荣誉高于一切。六营的官兵坚信,要想得到超人的成绩,就要付出超人的汗水。六营的官兵,坚持别人训练的时候训练,别人没有训练的时候仍在训练。六营的官兵爱岗敬业、六营的官兵爱连如家,他们默默无闻、他们无私奉献、他们团结互助,他们默默地支撑并坚强了祖国伟大的钢铁长城,他们用实际行动了诠释了“基层最辛苦,战士最可爱”。

六营的官兵身板是挺直的、脸上是洋溢着自信的、工作是有目标的、人人都是积极向上的。有首长说,六营的官兵个个都是好样的,不用任何标记,一瞅精神头就知道是六营的。六营3个连队齐头并进、比学赶超,正规化建设一个赛过一个。一样的兵,经过六营的淬炼就是一个好兵;一样的干部,放到六营成长变化就大、进步就快;一样的训练,六营的专业骨干、岗位能手、训练尖子就多;一样的两业生产,六营的更加丰收。

六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用”全面建设水平逐年提高,每年至少2个连队是全旅的基层建设先进连队,机关缺参谋、干事、助理员等都愿意到六营来选、来借、来调,年度士兵考学的数量每年都是全旅最多,直接提干的战士综合素质过硬且令人服气,战士转士官凭工作不靠关系。

六营的歌声嘹亮,六营的队列铿锵,六营的伙食更棒……

六营是全旅的拳头,六营是全旅的窗口。

有一年春节后不久,接到军区检查组一周后对六营进行成建制战术考核的通知,时间紧、任务重,此时复员老兵已经离队,新兵还没有下到连队,兵员青黄不接,天气乍暖还寒。

有的干部给我提建议,快找旅里的首长去,把这项工作推给别的营队,省得到时候掉链子。也有的干部一脸愁云,嘴里喊,这可咋整。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六营名声在外,仗还未打,自己就先败了,这不是我的性格,也不是六营的作风。

经过一夜的考虑,我和教导员做出了申请全营新兵提前下连,一次性分配到班、站,把原来首先进行的单手训练课目,改为先训协同后练单手,先组织班协同训练,后组织连、营战术演练。我们认真研究了这样训练的优点和缺点,分析了组织训练的有利因素,也预测了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强调了安全、科学、高效的重要性,确定了营干包连、连干包排、排(站)长到班的工作思路,并要求党员骨干到炮场、进战位、做表率。有干部提议是否先搞个试点?我回答,试点是必要的,但这个时候如果沿用老办法,黄花菜都凉了。

组织连队干部开会、组织训练骨干开会、组织全营军人大会,动员、分工、部署,启封火炮、启封雷达、启封汽车……准备、训练、检查,班协同、排战术、连教练……所有的装备、所有的人员、所有的程序,一个五七高炮营的成建制拉动演练不到3天基本成型。旅首长来营里检查,说,没想到。

军区检查考核的那天,训练场上一片空旷,空气中弥漫着战斗发起前的紧张。随着3发信号弹升起,警报长鸣、马达轰响、尘烟四起,车辆、火炮、雷达、指挥仪等装备呼啸着从隐蔽待机地域奔向预设阵地,战士们敏捷地快速下架装备,大油机发动、指挥仪接电、雷达转动、火炮连动,一个五七高炮营占领阵地的所有步骤,动作连贯、紧张有序、一气呵成。全营一等①,全营火炮基本射向,迅速、到位、整齐、利索、震撼。

这次成建制考核,检验了六营平时的战备训练水平,锤炼了营、连指挥员快速指挥与反应能力,验证了全营快速协同和快速打击能力,也探索了新兵快速补充、快速形成战斗力的方法路子。结合多年的训练经验,我代表六营汇报了防空兵营、连“藏得住、看得见、打得准、走得快”作战方式和先协同、后单手的应急组训模式,检查组带头鼓起了掌声。这样的作战方式和组训模式,尽管没有写进战术教程,但这是我营(连)工作训练经历和经验的探索与总结,今天我以文学的方式呈现出来,以期引起战友们的回忆和共鸣。

年底,六营作为旅代表队到大连参加军区组织的兵种旅验收,渤海边上集结了军区5个集团军所有高炮部队的精英,上百门高射炮按编制序列展开,场面壮观、直刺苍穹,强者齐聚、高手争锋,军旗猎猎、杀气腾腾。虽说指挥员们见面也在相互热情地握手、寒暄,但又各自掩藏了自己的致胜秘诀、高招,脸上堆满了笑容,内心充斥着较量与竞争,也不乏斗智斗勇。

军区的考核验收不分时间和地点、不论白天还是夜间、更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从难、从严,全方位、全时空,情况随机导调,部队随时受领任务,指挥员临机处置情况,最后进行实弹射击考核。那一次六营共击落(命中)拖靶7具,成了整个靶场关注和聚焦的热点。

最后那2具拖靶,特别有戏剧性。由于六营平时射击成绩就好,兄弟部队普遍把六营看作了竞争对手,都在盯着六营的动作、模仿着六营的训练,他们攒足劲儿准备把六营超越。有次射击,本不该他们射击,他们却抢先射击。甚至,在六营打时他们就跟着打,六营不打他们也不打,打完不管结果如何,都在电台里抢着报命中。这种情况下,击落或是命中目标,考核组也很难判定属于那个单位的成绩。战士们气愤、干部们要去评理。

关键时刻,我得到一份有价值的“情报”,兄弟部队再有1 次射击就没有实弹了,而六营还有充足的弹药。我调整确定了新的战术,待轮到六营射击时,全营一个口令,跟踪哑射,只瞄准目标,不射击。兄弟部队这时候开火了。

考核组电台里质问,六营为什么不射击?

我答,仪器故障,准备在下1个进入打②。

考核组,你们把握好机会,飞机还有2个进入。

我答,六营明白。

最后2个进入,成了六营的射击专场,也成就了一个营实弹击落(命中)7具拖靶的辉煌,载入了营史、载入了旅史、也载入了军区靶场的历史。

有首长问我,你们六营打下这么多拖靶,有什么绝招?

我回答,报告首长,我只会下口令。

首长说,你小子。

返营后的六营官兵,精神抖擞,步伐整齐。

现在,我还时常想起六营,想起六营的官兵们,想起他们生龙活虎、摸爬滚打……

注:

①全营一等:人员随时可以对空中目标进行射击。

②进入:高炮部队射击的目标一般是飞机或无人机后面牵引一个拖靶,同一架飞机或无人机每起飞一次为一个架次;一个架次一般视需要或是天气状况,有若干次临空,每一次临空为一个进入。

我带领六营在黑龙江省的大地上,多次执行光缆施工任务。

在施工的那些日子里,战士们挖过平坦松软的黑土地,穿行过茂密纵横的原始森林,遇到过沼泽地里的原始冻层,破解过城市里的混凝土路,也掘开过高低起伏、坡度不一、乱石嶙峋的山脊线……他们不畏严寒酷暑,战天斗地、栉风沐雨,披星戴月、不舍昼夜,有的工作强度和难度一度超过了人体极限,但他们从没有喊过一声苦、说过一句累,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任务他们都有办法、有力量去挑战、克服、完成。

望着他们辛苦劳作的身影,我经常思考这些可爱可亲的战士们,为什么一个简单的动员他们就能做到一呼百应?他们坚决的执行力、过硬的战斗力和超强的忍耐力从哪里来?他们只是比我的女儿大不了几岁的独生子啊,在家里他们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和温室里的花朵,现在个个是虎虎生威的战士,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诸葛亮有言:“夫为将之道,军井未汲,将不言渴;军食未熟,将不言饥;军火未燃,将不言寒;军幕未施,将不言困;夏不操扇,雨不张盖,与众同也”。战国时吴起“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官兵一致、同甘共苦,自古以来乃为将之道。

井冈山时期朱德的扁担、长征路上冻死的军需处长、大生产运动中周总理带头学习纺线等,榜样的光辉照亮了我从军和为官之路。我始终记得刚当连长时,父亲告诉我的一句老话 “要爱兵如子”。作为一营之长,我明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道理。在这些个性鲜明、观念新潮、民主意识较强的年轻士兵们身上,说破了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公道公正、真诚干净,不忽悠、不虎头蛇尾,是得到官兵们信任、尊重和服从的根本。在基层带兵,你只要得到了他们的信任,就拥有了战胜一切困难、完成一切任务的信心和保证。

施工期间,有太多的故事令人感动、感慨,那些鲜活的官兵形象,依然历历在目。

刚入伍的大学生排长小张,每天都是第一个带领全排到达施工现场。往往,前一天挖完的光缆沟,一夜之间渗出的积水就造成了塌方,上面还结了一层冰,薄冰在清晨的阳光下折出清冷的光,周围的土地上披着深秋的白霜。战士们望着施工现场一片茫然。张排长用自己的靴子后跟试探着冰的厚度,用镐头把冰刨碎,再用铁锹把碎冰扬出,第一个下到沟里,掏水、清淤、挖土,直至沟底深度达到放缆标准。

营部士官小陈,是全营出名的施工大王,他创造了一个人一天施工1.5米深、75延长米的纪录。小陈饭量大,一顿饭能吃13个馒头。小陈家是山东农村的,平时发了鞋、衣服都不舍得穿,全邮给了老家的哥哥和父亲。我记得特别清楚,小陈穿46号的鞋。春、冬季发装,我让司务长把发给我的胶鞋想办法换成46号,交给小陈。小陈见到我,只是把头转过一边,腼腆的笑笑。一次,我走到小陈施工的地段,我问小陈,口渴了,把水壶给我。小陈迟疑了一下,但还是很痛快地把他的水壶递给了我,我拧开水壶,猛喝一口,又迅速吐在了地上。小陈的水壶里装的是白酒。

指导员老赫,老实肯干但缺少方法。他把全连的老弱病残集中到一起,自己亲自领着干,没想到,好心办了坏事,拖了全连的后腿。急得连长冲着战士直骂娘。我找到老赫,我说,连队只要提倡班、排互助,人帮人、班助班、全连比比看,完成任务就不是问题。老弱病残分散在各班、排,班长、排长自然会强弱搭配、互帮互助。把老弱病残集中到一起,心是好的,但问题和弱项更突出了,从这点来看,落实编制就是尊重科学。

营里还曾经发生过一起因躲避对向来车,而造成两个连队之间车辆追尾的非责任事故。那起事故,虽然得到了肇事方的赔偿,整个过程处理得比较圆满。但因此,也有2名干部在事故中受伤,在医院里待了很长的时间。这起事故令我自责、遗憾,也在时刻警示我,今后做任何事情都不要着急,都要遵守章程,尤其是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在部队抓安全就是抓部队的战斗力、就是创造单位的集体荣誉、就是营造个人的家庭幸福,也是最大的经济效益。

那起事故,至今还有1人走起路来有点踮脚,这是我心中的痛。

2001年12月初,送走复员老兵,我也即将参加炮兵指挥学院为期一年的中级培训任务,老兵离队了,我也要离开六营了。

在送老兵晚会上,我朗诵了自己写的一首“送战友”,引起了全体老兵的共鸣……

旅政治部的韦干事,把这首诗推荐给了《佳木斯日报》,没想到还真的发表了。

这是我第一次写“诗”,文字非常幼稚,更羞于见人。屡次要雕琢加工,又苦于无从下手,感情、状态、氛围、意境都找不到了,只得作罢。真情实感,原汁原味,以飨共勉。

送战友

我们军人有血有肉

我们同样有一颗火热的心

会喜 会愁

离别的话儿说不尽

悠悠

新兵连 老兵班

指挥排 雷达站

粉刷的寝室

楼前的小草

菜地的大棚我来扣

门前大家铺的道板砖

啊,让我如何舍得离开母亲连

我们军人有血有肉

我们同样有一颗火热的心

会喜 会愁

离别的话儿说不尽

悠悠

科技练兵

我们把“新三打三防”来研究

抗击巡航导弹

五七高炮扬神威

命中靶标及数不清的气球

隐蔽伪装搞得好

指挥所里进了一头牛

快速占领阵地云烟起

以劣胜优我风流

野营训练 练三九

拉练路上歌声吼

手指方向

---正前方

永远是我们的追求

我们军人有血有肉

我们同样有一颗火热的心

会喜 会愁

离别的话儿说不尽

悠悠

忘不了 一九九八年

松花江,范家屯的排污口

倒灌的洪水啊

何时才能停流

就连工程师也说不透

木棍扛在肩头

沙袋扔进江口

危险面前

党员在前,群众在后

洪水面前

干部战士一样要求

决战决胜,死看死守

救生衣 迷彩服

矿泉水 行军壶

渗血的肩膀

磨破的双手

解放鞋露出了脚趾头

我们丝毫也不感到害羞

因为是我们 我们

制服了无数的管涌和渗漏

我们军人有血有肉

我们同样有一颗火热的心

会喜 会愁

离别的话儿说不尽

悠悠

光缆施工

我们把高科技的通信技术铺设

我们要用现代文明

在深山密林里曲径通幽

谁说我们孤独

原始森林里小溪

在为我们畅流

谁说我们艰苦

大山 石头

与我们交上了朋友

啊,我们的战士在把奇迹创造

正为连史铺锦添绣

我们善于吃苦

我们敢于战斗

我们军人有血有肉

我们同样有一颗火热的心

会喜 会愁

离别的话儿说不尽

悠悠

人生的转折啊

可不能消沉执拗

成功不只是成果的收获

幸福来自对过程的追求

海迪大姐

双腿残疾

却能把世界周游

困难面前

要像徐洪刚一样

面对凶恶的歹徒

敢喊:住手

看一看

又有多少复转军人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笑傲潮头

强者以奋斗作为享受

奉献就是无尽的报酬

面对转折

任何人都没有退缩的理由

我亲爱的战友啊

请把收获送给严父

且以真情善待慈母

勇敢地

迈开大步往家走

悠悠

送战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