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群的密奏
展恩胜
《资治通鉴》魏纪五,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魏国颍阴靖侯陈群去世。陈群生前多次陈述国政得失,每次密封上完奏折,总是把草稿销毁,奏折里的内容就是他的家人和他的弟子们都不知道。议论朝政的人士中有人讥讽陈群位置显赫,但从不对朝政发表不同意见。到了正始年间,诏令修撰群臣的上书编为《名臣奏议》,朝廷官员才看到陈群进谏的奏章,都为之赞叹。
陈群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曹魏的重臣,同时也是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创始人。早年被刘备辟为别驾,198年曹操入主徐州,辟陈群为司空西曹掾属。后又任转参丞相军事。213年,曹操封魏公,陈群为御史中丞,后任吏部尚书,封昌武亭侯。曹丕代汉,陈群为尚书令,晋爵颍乡侯。225年,陈群为镇军大将军,领中护军,录尚书事。次年,曹丕崩,陈群受诏辅政。魏明帝即位,晋封群颍阴侯,增邑五百。237年病逝,谥靖侯。正始年间(240年—249年四月)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君主魏齐王曹芳的第一个年号,共计10年。这也是曹魏政权的第五个年号.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引用编著《后汉记》的东晋文学家、史学家袁宏的一番著名评论。袁宏说:“仁者爱人,用到君主身上就叫忠,用到双亲身上就叫孝。现在作为人臣,看到君主不合乎道义,就大力毁谤他的过失而宣扬他的不好,这可以叫做正直之士,但不是忠臣。已故的司空陈群就不这样,他与人谈论一整天,不曾说到君主的过失;几十次上奏折,外人却不知道。君子说陈群在这一点上确实是个长者。”
仁者爱人是孟子《仁者爱人》中的一句。孟子原文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陈群在公众场所从来不评说君主的过失,也不对君主的决策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面对同事们的议论,他不人云亦云、不哗众取宠、更不随波逐流,维护了君主的形象和权威,展现了一个臣属的忠厚与担当。宦海浮沉之中,陈群能够始终摆正自己的位置,他知道什么应该说、什么不应该说,他也知道在什么场合下说什么。在这个纷繁的世界上,人的内心想法各有不同,就像各自的面孔一样不能统一,面对上级的决策指示,又有多少当面顺从而背后反对?阳奉阴违的事还少吗?陈群他不会违背自己的本意,在公众场合赞同君主的意见;他也不会当众反驳君主的意见,以他的聪明彰显君主的错误,因此他才选择了沉默不语。
陈群发自内心的热爱君主、尊重君主,思其所言,言其所知。他把对朝政的见解和意见,在私底下通过奏折密封的形式上呈给君主,履行了一个臣属对君主的职责和义务,受到君主的认可和尊重。当同事们对他在公众场合不表态、不发言,表示不理解或讥讽时,陈群做到不理会、不辩解,只是默默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这既是一个臣属的本分,更是他智慧善良的人格魅力所在。所以,袁宏评论陈群是个长者,是真正的尽忠。
因为《名臣奏议》的编著,关于陈群密奏的事,在他去世多年以后,才被后人所知晓,并受到人们的尊重。
《三国志·华歆传》还记载了这么一个轶事典故:在曹丕受禅时,朝臣三公以下皆受封爵位;唯独华歆因为表露出不悦而冒犯了曹丕,所以只是授了司徒之职,而并无进爵。曹丕对此久不能释怀,便问陈群道:“我应天受禅,诸侯群后,无不人人喜悦,其形尽现于声色,惟独相国(指华歆)和你不高兴,这是为了甚么呢?”陈群便离席长跪道:“臣与相国曾为汉朝之臣,内心虽为陛下感到喜悦,但在义理上,臣等的神色实应畏惧、甚至憎恨陛下才对。”曹丕听后大悦,方知其意。
陈群入情入理的这番言论,既有对汉朝的不舍、无奈和惋惜,又有对曹丕的忠诚、笃敬和期望,这是陈群深沉、正直、谨慎和受人尊敬之处。鲁迅先生所言:只有道德,和能具道德的人格,才是有尊严的。
自古官场中的潜意识,“忠臣必出孝子之门”。孔子曰: “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一个人对父母亲的真实感情是最不用怀疑的。试想一个唯利是图,没有基本的爱心,连自己父母亲都不孝顺的人,能够指望他对领导、对朋友、对爱人、对部属好到哪里去呢?能够指望他对事业尽忠吗?
袁宏说:仁者爱人,用到君主身上就叫忠,用到双亲身上就叫孝。袁宏所说的“君主”现在讲就是国家、民族和党的事业。再往下延伸,用到配偶身上应该就叫专,专一,既不能花眼也不要花心;用到朋友身上应该就叫义,仁义、仗义,多来些雪中送炭,少一点锦上添花;用到部属身上应该就叫容,知人善任,“十个手指不一般长”但“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陈群的密奏给人以启示,也诠释了“仁者爱人”的道理,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