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含澍的头像

张含澍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06/19
分享

你还在等着谁

南京西路最西端与延安西路的交汇的地方,是57路、62路、838路公交车终点站。我每天经过这里去上班,都会看到一位年过五十、伛偻着腰的中年大叔,拉着一辆购物车改装而成的手拉车,在车站旁买报纸、杂志之类的。早上的时候只见他像老农莳弄地里长势良好的庄稼一样,整理着报纸、杂志,每份报纸、杂志都摆放的整齐有序,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小心翼翼的样子,像是在给宝宝穿衣,生怕弄痛了一般。到晚上8点左右他又小心翼翼地收拾好,悄悄离去。日复一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有规律。时间一长,我发现根本没几个人去买报纸、杂志,报摊前连围观的人也没有。

曾经每天下班高峰时,大街小巷都能听到“晚报、晚报、新民晚报”(上海话里“晚”读ya第三声,听起来就是“ya报,ya报,新民ya报”,吴侬软语,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的叫卖声,如今这种特有韵味的吆喝声,已经销声匿迹。2017年底,南京西路上挂满各类期刊杂志、报纸、图画,琳琅满目、五彩缤纷且形态各异的书报亭,被一一连根拨起,仿佛一夜之间全都蒸发不见,那些曾经引人注目的带有文化气息的小亭子,就此步入上海的历史,曾几何时,纸媒一统天下的辉煌局面已然式微。

智能手机的出现普及,颠覆了传统的传播方式,纸媒在电子媒体前溃不成军。传播方式与浏览方式的改变,提升了阅读体验。人们从单纯的接受更改为互动式阅读,是信息时代的进步。当初要等一天、二天甚至更多天才能看到的新闻以及天下奇闻逸事之类的信息,现在手机上分分钟都在刷新,这种便捷性与时效性所向披靡,纸媒的宿命也就在所难免了。

更多的时候中年大叔的报刊车没有打开,他歪着身子倚靠在半人多高的报纸杂志堆上,看着熙来攘往、低头看手机的行人,陷入沉思与茫然。这份曾经可以养家糊口的职业,没落到现在连一顿晚饭都吃不起了。下雨的时候,他会躲进车站旁边的小超市里面去避雨,冬天风大的时候,他会踅进超市避风取暖。哪怕一个顾客也没有,他依然风雨无阻的出现在他坚守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岗位上,守候着、等待着下一个可能的读者。报摊犹如一个荒废的码头,在暮色中等候着再也不归来的小船,虽然倔强,但是更显落寞。

一班接一班的公交车进站出站,乘客上车下车。又下雨了,黄昏里匆匆忙忙的路人没有一个人走上前去买一份报纸,一本杂志,甚至没有一个人扭过头来看一眼报摊。天都黑了,你还等谁呢?手推车还有好多本几个月前出版的杂志又该何去何从呢?

很多人慨叹:现在人们不爱读书,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只是现代人的阅读方式和阅读地点变化了而已,阅读激情一点也不见少。静安区图书馆以及各个街道设都设立了大大小小的图书馆。走进去座无虚席,各个年龄层次的读者都有,坐在宽敞明亮且有空调的房子里,安静地阅读。在这里主流媒体的报刊、杂志,一应俱全,各类文学作品济济一堂,还有许多专业性很强的文本读物。人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刊、杂志。安静舒适的环境为喜欢阅读的人提供了极好的场所。每天会有大量的人前来读书看报,没有人会打扰你,而且不收一分钱费用,如果你想带某本书回去继续学习或研究,只需办理一张借阅卡,十分方便。如果没有找到你想要读的书,你还可以在图书馆的电脑上搜索。

车站旁的马路边上,有一组众生相雕塑,每个塑像栩栩如生,传神入微。其中有一位塑像的脸型和伛偻的腰像极了卖报的大叔,不知道是哪位艺术家的有意之作,还是纯属巧合。每次经过这里时我下意识的看看塑像,再看看大叔,我很想和大叔说一声,但是我一直没说,就让大叔和雕像一起静静地守在街角,守着属于他自己的春夏秋冬,守住曾经的梦,也许这只是上海乃至整个社会前进过程中一尊微不足道的缩影,哪怕它花儿一样曾经开放在大街小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