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亚莉的头像

张亚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3/28
分享

中国作家网散文参赛作品:母亲爱看书

下班回家,看到母亲坐在客厅安静地看书。母亲拿着一本我悄悄放在桌上的杂志,戴着老花镜,仔细地品读书中的文章,叫几次吃饭还放不下,估计是一篇文章还没有看完。母亲刚做完甲状腺切除手术,身体还有点弱,但她不想老是躺着,就坐起来看看书,顺便也转移一下疼痛的注意力,看起书来就把手术的事忘了。

看到母亲看书的侧影,内心忍不住一阵感动,犹如喝了蜂蜜,暖暖的甜甜的,很安详,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母亲70多岁了,初中毕业,比起许多同龄人来说,在她那个年代算是个文化人,像邻居许多婶子大娘大都不识字,有的上过夜校扫盲班认识几个字,有的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据她回忆当年,学习很好,老师讲的什么内容一学就会,是学校里的学生会主席,经常在学校里参加各种活动。下了课还要给队里的牛挑水挣工分,上着学给家里挣着一个人的工分……可是她却跟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种地、养猪、种菜、养鸡,家里的活地里的活基本都是一个人在忙活。小时侯的记忆,父亲总是天不亮就去上班了,晚上才回来,农忙时也基本没有歇过班,只有休班时才忙家里的事。整天被忙碌的生活琐事羁绊,岁月的磨砺让母亲基本与书本无缘,可是有几件小事让我至今记忆尤深,也许母亲有一颗潜藏着爱看书的心吧。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又一次母亲到集市去卖周末父亲在地里挖的藕。当时是深秋,藕池里已经干了,父亲从地里面一锹一锹顺着莲藕的长势,慢慢挖出来的,为了保持新鲜裹着泥巴的。记得母亲回来高兴地说卖了个好价钱,因为莲藕很完整,没有伤痕和破损,卖了32元。80年代的32元能换很多生活用品,但是母亲带回来的却不是生活用品和食物,而是一套28元的《红楼梦》。我当时很惊讶,万万没想到生活不宽裕的母亲却买了一套书回来,而不是买肉或衣服。虽然问过母亲为什么会买《红楼梦》,好像是说因为是四大名著之一。可见,文学在母亲心中的份量,尽管这套《红楼梦》不当吃也不当穿。

母亲看书学习还是以实用为主,自己买来关于裁剪的书,自己照着书本学习,学会了做衣服。我们姊妹四个小时候的衣服基本都是母亲自己做的,没有找过裁缝,都是等孩子睡着了做棉衣棉裤,曾经一夜做一条棉裤。我小时候白天还没有棉裤穿,第二天早上就穿上了暖暖的棉裤,邻居大娘说起来还纳闷啥时候做的棉裤。大娘至今也没学会给孩子做棉裤,母亲说也没什么,拆了一遍奶奶做的棉裤就学会了,白天尿湿了,只好晚上赶紧做一条。

母亲这代人吃了很多苦,小时候缺吃少穿,老了又要带孙子,整天被生活琐事缠绕,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安静下来看看书。由于眼睛和脑力不济的原因,母亲的确很少翻书了。但是,有时会在不经意间看到母亲摸起书本,带上花镜,静静地看书,很美好的感觉。

也许,母亲对书的感情是深厚的,对书有一种特别的情愫,满怀希冀,总是想着抽空去翻一翻,读一读,像对待老朋友一样,始终在心底惦念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