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和书畅见面,在她家里,感觉来一次和十次一样,不对任何人寒喧客套。长条桌上杂七杂八堆放着一些有用没用的东西,一点儿也看不出她今天要摆龙门阵的样子。可到了饭点儿,叽里哐啷给你整一桌子菜上来,晕素搭配,凉热齐全,我开始觉得这人有点儿意思。
在知道她真名叫徐静后,我仍叫她书畅——舒畅、憨畅。
《黑局》是继《阳光下的陷阱》后,书畅又一部揭露非法传销,反映“经济邪教”组织的长篇纪实小说。至于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部小说?书畅自己说:自改革开放以来,传销生生不息,参与者过亿,形式越来越隐蔽,很多传销人员落得妻离子散,甚至精神失常、家破人亡的下场,对这一社会毒瘤深恶痛绝,下决心以文学创作的方式,真实再现30多年来传销的演变及其社会危害性。
以广西北海为背景,以林家姊妹为线索,讲述了一场震惊全国的具有家族性、隐蔽性、杀熟性、欺诈性等异地传销组织内幕。故事中的每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黑局》不是作者苦心孤诣“创作”出来的,而是一个个真实的人物,化名后走进白纸黑字。阳光下的陷阱,当然就是黑洞,多么顺里成章。
写传销就不能只写传销,才能真正体现传销是像米诺斯迷宫一样的黑局。
小说中对林小妍和刘清原两个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给人印象深刻。当这两个单一而又多元、“美丑并举”的人物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他们是那样值得同情,而又让人谴责、憎恨。这也表明作家已从写表层的认识性矛盾,向真正的典型深化开始迈进了,更具备现实感,时代感和立体感。
从林小妍藏在枕头下的菜刀,门后面的小凳子,被桅子花种过的毒,蹲在马桶上喊“泻立停”等一系列描写,一个时而干练、时而千愁百苦、狡猾还带点强悍的中年女性跃然纸上。 尤其是看到刘清原在老面馆和林小姸告别那一段,我的眼眶顿时热辣滚烫。
林小妍在KTV一首栀子花开,唱出了自己的心声。一大段的内心剖白让这个人物形象一下子更加丰富起来。还有,从羞羞哒哒送枙子花的高中生刘清原到霸道总裁刘占国;从时不时的要在大排档点上一盘毛豆,来一瓶二锅头的刘清原,到因为一点儿“小事”就抬手几个大嘴巴抽到王小丫脸上的刘占国;从开着劳斯莱斯住总统套房喝拉菲的刘占国,到在广州大街上吃着大包子喝小米粥,为了当年的救命之恩寻找了福贵叔十八年,把二百元换成二十万来报恩的刘清原;再到最后,跪地呼喊:“救救我的儿子”的传销操盘手刘占国。
假如,刘清原一直是刘清原,被林歆妍弄进看守所蹲了一个月出来之后,毅然决然的出走他乡,通过个人努力当上了大老板荣归故里。不过又多了一则励志故事,落入大团圆的格式化。或者,刘清原一夜之间变成了刘占国,翘尾扬蹄走出了六亲不认的步伐,没有寻找福贵叔报恩这样的情节,该人物形象就过于单薄,缺少这些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整部作品也将大打折扣,那该多么遗憾。从刻画人物发展到揭露人性,看似不动声色,实则苦心经营。
刘占国这个人物是立体、多元的,无时无刻不在和自己交锋。就算把牢底坐穿,也拒不交代钱藏在哪里。假如不是他的儿子被下属姜小顺控制,最终显露出他的人性还没有泯灭的一面,恐怕他的钱财藏在哪里会千古成迷。
我们不应该只看到罪恶,还要看到“罪恶底下的洁白”,把它呈现出来。
书畅牢牢把握住了决定人物性恪发展的主导因素,也就是刘再复先生讲的:人物性格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二重组合,每一次变动都是以充分的外在条件为依据。在表现一个人物性格“丑”的同时,却符合了文学艺术“美”的规律性。
唯有通过折磨,才能显示爱情。这句话放到林小妍和刘清原身上再合适不过了。时隔多年后,刘清原第一次出现在有林小妍的场合,只是一个飞快闪过的黑影,再后来,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这个熟悉的黑影,总是在她不经意间从身旁轻轻滑过。这些细节的穿插非常敏感,也非常到位,容易让人找到和自己心灵对应的那个点。
我们都知道,把真情写得动情,把一件实事写真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搞不好就会把真的东西,越写越假。书畅特别善于捕捉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且咬住不放,不断的撕扯、炸裂。这也正是我为何觉得“情局”是这部小说最出彩的篇章之一。
对细节的把握,还体现在一些小人物的描写上。比如与林小妍初次见面时的于威,喝酒时杯底每次总要剩那么一点“养鱼”,和他“看人时眼皮一抬,流露出狡黠的目光”高度吻合。
花花草草、爱恨纠缠是暗线 ,其实都是在为传销这一条明线做背书、打掩护、立人设。每当读者眼皮发困,想打哈切的时候,就拿它出来“炸一波”福利。小说情节拉得满满当当,起起伏伏,交替进行。个人感觉,它的故事性相对于艺术性来讲,略胜一筹。这也可能是纪实性小说的一个特点。我特别喜欢林斤澜的一句话:小说节奏的快慢要看情节的发展,情节是性格发展的历史。没有情节,人物就是平面的,没有发展的历史。
尤其写林小妍和刘清原的一系列情感纠葛,让人不忍释卷。面对传销层层陷阱、不同级别、不同人物应有的那种复杂多变的心理活动,刻画得淋漓尽致,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还有刘占国等几个主要人物的“成长”过程,那种负罪感和贪婪欲,虚荣心和自恋狂相互交织、碰撞、撕咬。这大概就是所有传销操盘手的宿命,金钱如山,却无法活在阳光下的痛苦;想回头,却无法回头的人性扭曲。正是: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对蔡明升来说,王小丫身上的香水有毒;对林小妍来讲,枙子花过敏。这两条暗藏玄机的情感线铺设的非常精准。时而贤惠的像个母亲,时而干练的像个职业女性,时而又像个风尘女子的王小丫,深深地爱着刘占国,而刘占国并不爱她,只是在不停的利用她的情感和她的身体。她也并非完全没有察觉,内心时时充满着矛盾、痛苦、动荡不安。王小丫即是传销组织训练出来的一部机器,但这部机器在金钱面前总脱离不了人性,每当人性展现出来,会让她痛苦不堪,在罪与罚之间深受折磨,却无法解脱,大概这就是传销,不管你挣了钱还是倾家荡产,最终都在寻找心灵救赎。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真正的爱情只有一次,其它都是与之作比较;对于男人,可能一生都在恋爱。
书畅选择了一个恰当的时机,让林小妍和宁武再次“发生关系”。使得小说情节不断加剧,朝着丰富多彩的艺术审美开渠引流、深挖掘进,避免了故事情节的公式化、类型化,也预示着这部小说下一个高潮就要到来。
现在,他(她)已经被“洗过澡”“种过草”了。亲朋好友就是用来变现的工具。你跟我聊西湖的时候,连太平洋都为你预备下了。
他们坚信所谓的连锁事业,是一种可以让人一夜暴富的经济新能源,把人传人美名其曰:系统的人力资源开发工程。还搞出了一个“消费创富、消费资本论”来。一旦走上轨道,淄博的烧烤、开封的王婆、菏泽的郭有才,都小菜一碟。到底“连”什么?“锁”什么?也早就搞清楚了,连兄弟姊妹姑舅两姨,锁同学朋友同事邻居。锁定目标,加强联系,纵横捭阖,像巡航导弹那样甩不掉、挣不脱。
这又是一部反映社会问题,研究犯罪心理学、深挖人性究竟为何物,以及人性在什么条件下会产生物理、化学反应,反应后会生成怎样的化合物等,非感性又非纯理性的探索小说。
刘再复先生说:人被身外的一种异己力量所束缚,人就在与这种力量的抗争中实现了自己的尊严,而现代主义作家发现人并不是被自然的异己力量,而是被人自身创造的力量所束缚,人在创造更美好的世界的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的牢笼,天堂与地狱同时诞生,因此,这些敏感的作家陷入了更深的痛苦,更大的困惑。
这部小说,其实还包含了对人到底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的哲学问题,又一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深刻反思。所以,书畅在一步步“作局”的同时,也一直在寻找破局的密码。
当少数富人被大多数穷人羡慕围观,继而演变成一种仇富心里,进行围剿掠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从辗转反侧不能入睡,到心安理得斗智昂扬,再到打回原形良心发现痛不欲生。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春花”相信不劳而获,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季羡林先生说:水喝多了,尿就来了。
浮华的背后都是罪恶的生活。作家把笔触最后定格在因果轮回的报应上。
我并不觉得这样处理佛系或公式化。这一声“报应”是刘清原在监狱里斯心裂肺喊出来的。刘清原进监狱后,他和辛灵的儿子小冉成了孤儿,他和林小妍的儿子林浩然也被曾经的手下姜小顺骗去搞传销,限制了人身自由。林小妍和宁武收养了传销孤儿小冉,林歆妍主动给带孩子,林家每个人都对小冉视如己出,让我们看到了在作者笔下,人性从恶到善的转变,也是他们人性救赎的开始。在作者眼里,人生犯过的错,都有回头路,看你是否想回头,想救赎。这种处理闪现了人性的光辉,也给读者留下深入的思考余地,呼唤那些深陷传销的人们,回头是岸,光明依旧在眼前。
凡一部出色的小说,在人物语言、气质、行为逻辑等方面,都有其独具的特点,人物的辨识度也会大大提高。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塑造是否成功。比如汪曾祺的《受戒》《异秉》,徐则臣的《西夏》等,在这方面都非常成功。“归根结底,小说要起感情作用。作家在生活里有了感动,他用他的最拿手的方法把它描绘出来,让读者也感受到作者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东西,小说不外乎这样。作者对生活的感受 ,就是小说真的地方。好的小说必须有这个东西 ,没有它,你有再大的本事也不行”。
写作此文时,我不断和书畅在微信里沟通。有时半夜一两点,还在给我发她辗转传销窝点斗智斗勇,和小说中的刘占国、林小妍、王小丫等人物原型打交道的传奇故事,她口述的传销黑幕远比小说中描写的还要惨烈得多。
如果不是华艺副总编宋福江鼓励,打开林小妍的原型C的心门,她不会写十八万字的纪实小说《暗夜》;如果不是欧阳老师软磨硬泡,也不会写传销。他说,参与的人会说不会写,只有你从上到下接触过传销分子,和他们同吃同住,甚至解救过很多人,我有一个心愿就是通过文学作品再现传销对社会的危害、人性的摧残,这一点只有你能做到。想不到就为了只有你能做到这句话和欧阳老师的一个心愿,书畅就真写了。
我们且不论这部小说的文学成就和艺术价值高低与否,甚至也不去揣测它能不能获得一个什么奖,进入畅销书排行榜第几名。这些都不是作家书畅的起心动念。单拿它给全社会带来富含血泪的深刻教育,和极具讽刺意味、警示作用的重要性来说,也颇值得一读,当得一个好评。
2024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