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晨辉的头像

张晨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6/12
分享

让灵魂得以宁静

在这个喧嚣的年代,人们都忙于自己的事情,学业、工作、爱情、婚姻、事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人们在自己固有的轨道上忙得不亦乐乎。然而,有多少人能够在一片繁忙和喧嚣中沉静下来,想一想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做这些有什么意义?仅仅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吗?还是要让父母妻儿过得更美好?除了这些,我还要得到什么?我是为我自己而忙碌吗?除了工作、事业、荣誉,我还是什么?我一直以来为了这些而奋斗,而这些,只是我给别人看的外衣,除了这些,剩下的是什么?是因为疲于奔命而兼顾不到的贫瘠的灵魂。

工作中的繁忙因为端午节小长假而暂时告一段落,我终于可以放慢自己的脚步,让自己的灵魂浮出水面喘口气了。我问她,需要什么才可以使自己得到满足,是名利地位还是物质财富?都不是,她需要的是一种完全的放松,是一喧嚣之后能够归于宁静的心,是历经千帆之后的从容与淡定,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可以牵挂的人和事。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这个被无神论者批判了好久,也嘲笑了好久,他们是从学术上来批判的。可是,我对他的“心外无物”别有感触,人其实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上,也终将赤条条地离去,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世界上的万千美好的事物,都会随着肉身的离去而不被自己所感知了,那么,那些美好的事物对于自己来说,就是虚无的存在,而自己的内心所体会到的各种得失才会保留在记忆深处,是自己最可宝贵的财富。因此,对于“心”来说,她不需要多么奢侈的物质条件和多么高贵的权势地位,她是需要独处的时候面对自己,审视自己,问自己,你这么的忙于人世间的事务,你得到了什么?这个“心”就是内心深处的灵魂,是精神。

周国平说,“精神栖身于茅屋”。是的,精神不需要物质和名利的衬托,反之,愈是有奢侈的物质条件和高处不胜寒的名利地位,精神愈是被束缚得厉害,从而成为物质欲望得奴隶。“如果一个人太看重物质享受,就必然要付出精神上得代价。”而这个代价,就是精神得不到自由。仿佛古今中外得先贤哲人都主张一种简朴得生活方式。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自由人以茅屋为居室,奴隶才在大理石和黄金下栖身。”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唐朝刘禹锡的《陋室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这个“何陋之有?”语出《孔子·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只有?”一个追求精神生活的人,必然是淡泊于物质享受的,就像我看的一本《西藏生死书》里说的,藏人不太注重物质享受,因此你看不到他们盖多么豪华的建筑,过多么精致的生活,这样会浪费他们礼佛的时间。《菜根谭》里说:“澹泊明志,肥甘丧节”,能够忍受粗茶淡饭的人,大多有高尚的灵魂,因为人的志气要在清心寡欲的状态下才能表现出来,而耽于物欲的人,则甘愿做一副奴才面孔,他的节操也在追求物欲的过程中丧失殆尽。

生命有限,我不能把精力投错了地方,在繁忙的人类事务中找不到我自己。工作再忙,生活再累,也要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做自己想要做的事,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哪怕是在夜深人静时独自静坐、发呆也好。独处和沉思是心灵修养的方式,老子主张“守静笃”,世间万物都在运动,我们的身体在尘世中奔波,我们的心情也在红尘中起伏,但是我们要始终保持一颗宁静的心,静观其变,以静制动,这样就可以主宰自己的身心了,这就是“静为躁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