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奋蹄的头像

张奋蹄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3/24
分享

哦,四川(第二章2)

  浪漫深情

逐长江而居的古人类不仅繁衍生息,而且还创造出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神话,为艰难、危险、单调的生活添加了梨花带雨般的烂漫元素,给平凡的生活注入了美丽和希望。在肥沃辽阔的长江中下游,爱情是以神话的形式流传的。譬如黄梅戏里牛郎织女的故事《天仙配》、发生在爱情之都杭州断桥许仙与白蛇的故事。

天仙配讲述了七仙女倾慕董永,结为夫妇,却因此而违反天规,不得已而分开,只有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见的故事。董永家贫,父亡,卖身为奴葬父。七仙女钟情于董永,下凡与其结为夫妻。玉帝震怒,令其即刻回宫,否则祸及董永。七仙女无奈,忍痛泣别,留下千古憾事。然而,天仙配也为来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留下了传颂千古的诗词名篇:“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的《鹊桥仙》给读者留下了多么美好的希望啊。有情人天各一方不再悲苦不堪,而是极富浪漫情调。凡人不知神仙事。也许牛郎和织女的七夕相会,在天上不过是人间的日出日落而已。一天二十四小时黏在一起总会看到对方头上的皮屑,有碍观瞻,日久天长便会生厌倦。秦观兄真解人也。

白娘子和许仙是一个关于人和妖的爱情故事,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

修炼了千年的白蛇,化为美丽端庄的白娘子,与修炼了五百年化为小青姑娘的青蛇结伴来到西湖游玩,在断桥,白娘子看见书生许仙,心生爱慕。小青悄然作法,天降大雨。许仙打伞到湖边乘船,见白娘子和小青被雨,忙把自己的油纸伞递给她们。在小青的撮合下,许仙和白娘子成了亲,并且在西湖边上开了一家药店,治病救人。

金山寺的法师法海洞悉白娘子乃千年蛇妖,恐其危害人间。从法师的角度看,法海是尽职尽责具有高度责任心的。然而,所谓法也要顾及人情啊,这恰是法海后来屡遭诟病之所在,了无人情味。法海告诉许仙,白娘子是白蛇化身而成,还教许仙端午节逼迫白娘子喝雄黄酒现身。现形的白娘子,吓死了许仙。为救活许仙,白娘子不顾身孕,到昆仑圣山偷盗起死回生的灵芝草。

法海对妖还是有一点怜惜之意的,知道她们修炼千年化成人形不易,他没有直接杀死白蛇,而是将许仙骗进金山寺,强迫他出家为僧。这个不解风情的法海呀,怎么懂得爱情哪?怎么晓得爱情的能量有多大哪?白娘子为保护自己的爱情和小青率领水族攻打金山寺,救许仙。法海用法力,打败了行将临产的白娘子。白娘子在小青的保护下逃到断桥,正遇上从金山寺逃出来的许仙。二人经过劫难,又在初逢的断桥相见。白娘子刚生下儿子,法海就赶来了,他将白娘子镇压雷峰塔下,诅咒说,除非西湖水干,雷峰塔倒掉,否则白娘子永远也不能再回到人间。

我去镇江,在金山看到了石窟里的法海。这石窟较雷峰塔要委屈得多。人进去基本不能直立行走。想法海除妖降魔的大法师,身躯必定不会矮小,然而,他就那样盘腿坐在那里,一坐就是千年。不晓得法海是否后悔当初的执着,更无从晓得他是否有一肚子牢骚。坐在石窟里的法海师傅安详,沉静,无论外面如何惊扰,也没有丝毫的变化,八风不动。“哦,这个就是法海呀,法海不是好东西”一个女人尖声道,我悄悄提醒她不要喧哗。女人也许是畏葸法海师傅吧,她不再发声,而是随在我的身后走出法海洞,悄声问我“法海真的不是坏人?”我说“中纪委履行职责惩处贪官污吏,你说中纪委好还是不好呢。”女人想了想说“也是呀。”

神仙与凡人的爱情故事结局多凄冷悲惨,缺少人间温暖。公元一九二四年九月廿五日雷峰塔终于坍圯,虽然白娘子没有回到人间,但是西风渐进,烫着大波浪穿着高跟鞋的时髦女郎们却款款而来。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期,是一个没有许仙和白娘子这样浪漫纯情的爱情传说的时代。此地长江的中下游上演的是进步与倒退、觉醒与愚昧、侵略与反侵略、刀光剑影中扑面而来的是腥风血雨。

然而,在长江的上游爱情故事则是以人间生活为蓝本。最著名的是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卓文君私奔的故事令多少才子在凄清悲苦的夤夜心怀梦想,努力发奋呀。背一琴囊,携一卷书,司马相如般落魄的样子,觅一位怀春多情美貌的文君。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至今仍然温暖着芸芸众生。一曲凤求凰,千载风流榜。长江上游与中下游为何会有这样的差别哪?纵观四川的人文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四川人的精神情怀是那么的豁达开朗、幽默风趣。或许这与四川的地理环境有关、抑或是上苍造就四川这块热土之时便赋予了它独特的精神气质吧。

素有“临邛自古称繁庶,天府南来第一州”美誉的临邛,是西汉著名才女卓文君的故里,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是四川最早的四大古城之一。临邛地理位置优越,扼川藏之要冲,乃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西出成都的重要一站。昂首西望横断山脉连绵巍峨、远眺四姑娘山高洁缥缈,回眸俯瞰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从北部山地向南流入长江,一川川碧玉浩荡南流。浩浩汤汤,荡涤胸襟。难怪四川人有那么豪爽激烈的侠义情怀。

大约在2100年前的某个夜晚。年轻的临邛小镇上富可敌国的大富豪卓王孙家迎来了名满天下的辞赋大家司马相如。此时的司马相如因梁孝王刘武去世,郁郁不得志,遂称病辞职,离开梁地到了临邛。穷文富武,古今依然。虽然是辞赋名满天下,然而司马相如却依然相对生活清贫。幸亏他的好友临邛令王吉请他到临邛小住。于是相如在临邛都亭住下,王吉够意思天天恭敬地拜访相如,这一番作态,惹得那些富豪们心里痒痒,都想一识真人面目,交个朋友,附庸风雅。卓王孙便是其一。他得知“令有贵客”,便设宴想要请客结交相如。相如却故意称病不肯前往。于是王吉亲自相迎,相如不得不给地方长官面子,只好前去赴宴。

司马相如仪表堂堂,风度翩翩,这位大辞赋家不仅“腹有诗书气自华”更兼具卓越的音乐修养,举止言谈间,气韵非凡,俨如天人。面对这似曾相识的华堂广厦,钟鼓馔玉,相如眉宇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悲凉。然而,这悲凉尚未下眉头,眼波过处却发现了一位美貌的女子,这女子如同一颗石子,打破了相如深邃的心湖,泛起一圈圈涟漪,令他情不自禁,遂借机演奏了传颂千古的琴曲《凤求凰》。相如相信,这个女子真的是自己的知音,一定会听得懂琴声,明白自己爱慕的心意。在这人生低谷,他多么渴望能够获得爱情温暖照亮穷困潦倒郁郁寡欢的日子啊。

相如指尖流淌出的琴声清越悠扬,悱恻低回;言浅意深,音节流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既有骚体的旖旎绵邈又和着民歌的清新明快,令人耳目一新:“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夕升斯堂。有艳淑女在兰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相颉颃兮共翱翔。凤兮凤兮从凰栖,得托子尾永为妃。交情通体必和谐,中夜相从别有谁?”十七岁的文君不仅美丽而且善琴,这样聪慧的妙女子怎么能不解相如的琴声呢?

文君久仰相如文采,知相如来赴宴,遂从屏风处窥视相如;其实相如亦早闻文君芳名,此时佯作不知,当受邀抚琴时,便趁机弹了这样一曲《凤求凰》。文君听出了司马相如的琴声,不由得为他的气派、风度和才情所吸引,产生了强烈的敬慕之情。《史记》载:“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相如到卓王孙家赴宴,上百人,“一坐尽倾”。“都”是美、漂亮的意思。相如不是一般的“都”。是“甚都”。因此,当文君偷窥,便“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相如的俊美丰采征服了文君,使她为之心动、倾倒。文君是美是丑,《史记》、《汉书》均未述及。《西京杂记》卷二说“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美蓉,肌肤柔滑如脂。”

那天晚宴结束后,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于是早就“心悦而好之”“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文君与相如连夜私奔到了成都。临邛至成都大约七八十公里。文君和相如是怎么从临邛走到成都的呢?是坐轿还是骑马?想文君私奔是不敢大张旗鼓坐轿的。史料没有记载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是怎么样夜奔成都的。晚宴结束是什么辰光?以今天的路况计算,每小时步行6公里,七八十公里至少需要十三四个小时。2100年前的蜀地路况怎么样,只能猜想了。路途之遥仅是其一,深更半夜,这么远的路上会不会有狼虫虎豹出没呀?蜀地多山,山地多毒虫猛兽,我在剑门关就听当地人讲,近年因环保越来越好,山上植被丰茂,适宜动物生长活动,碗口粗的大蛇也能常常见到。两千多年前,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力还是非常有限的,那个时候的自然环境相对今天而言,一定要好得多了。如此好的自然环境,是动物们的天堂,断然不会少了大型的猛兽。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与条件下,司马相如与卓文君还是选择了夜奔成都。倘若一吻,东方既白,那么,至少会少些惊恐危险。爱情的力量之大,是我们无法用常识去衡量和判断的。

今天,对于那个夜晚,我们只能依靠现有的资料做一个合理的猜想。1、沿岷江至成都,经大邑、崇州、温江;大邑地处成都平原向川西北高原的过渡地带,“七山一水二分田”,有豹、雪豹、豺、黑熊、赤狐、藏狐、豹猫出没;崇州属山地、丘陵、平原兼有的地貌类型,地势从东南到西北逐渐升高。西北部多有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海拔最高处为苟家乡境内极西处之大雪塘主峰,达5364米。有雪豹出没;2、经新津、双流(低山丘陵);历史上人烟没有今天这样稠密,空旷的平原、参差的台地、连绵的高山、交错纵横的河流——漫漫的长夜,山岗虎啸,荒原枭啼。无论是那条路线,若有风吹草动,都足以令人心惊胆颤,背脊发凉,头发倒竖。思想至此,不能不为这对璧人心生感佩。尽管《史记》、《汉书》都未述及文君之美,然而,让见过大世面,“雍容闲雅甚都”的司马相如一见钟情且不顾危险相携私奔的文君,一定是美得文字无法描述,故而《史记》、《汉书》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为了维持生活,卓文君曾当垆卖酒。由此可见他们对爱情的坚贞态度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成语红拂绿绮中的绿绮就是缘于司马相如以绿绮琴挑文君的典故。位于成都市通惠门的琴台故径,现在已经延伸成琴台路。相传这里就是司马相如弹琴处,并在此处与卓文君相遇。杜甫《琴台》诗曰:“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他们不拘封建礼教束缚,追求自由、幸福、爱情婚姻的果敢行为,远在公元前就演绎了自由恋爱的爱情经典,被誉为“世界十大经典爱情之首”,闻名中外。

成都北门高笋塘外百米的沙河上横卧着一座小桥,它就是古今闻名的驷马桥。往北过桥是个三岔路口,直行便是驷马桥街,右拐则叫驷马桥路。驷马桥原名升仙桥,因桥下的河水名升仙水,即今日之沙河。《华阳国志》说:“城北十里有升仙桥,有送客桥,汉代司马相如初入长安,题其门曰:‘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汝下’也。”

我在成都住在万年场附近的东桂园小区,虽然距离驷马桥不远,但是却终究没有去。司马相如的经历我能够感同身受。我怕像去映秀镇一样,触景生情,过于感伤。尽管在成都的时间比较紧张,但我还是挤时间访问了距离成都七十余公里的文君故里临邛古镇。如当下的许多古镇一样,临邛古镇也是以文君这个品牌为主打,建设了一些供来者凭吊的“古迹”。与周庄、西塘、七宝等江南古镇的浮华喧嚣相较,临邛古镇比较安静。有些像名气还不甚大的锦溪、千灯。静下心来,仔细品读前人留下的诗文,时间便会倒流。一直流到2100年前的那个夜晚,那个大胆活泼,文采飞扬的十七岁女孩便从屏风后探出头来,秋水横波,心如明镜,洞烛人间。闭上眼睛,仿佛能听到绿绮琴的琴弦上流淌跳跃的一个个音符,历时千载,依然打动人心。这人间,这充满艰辛的人间,还有那落魄人间的才子多么需要爱情的滋润啊。

三十年前,也曾有一个美丽可人,富有才情的女孩想要与我私奔。这个女孩当时在一所中学教书,寂静的秋夜我们在学校外面的一片草地上相拥而谈。现在我还能回忆起那个夜晚的温度、那个镶嵌着一颗颗星星蓝宝石一样迷人的夜空、她说话时柔美婉丽的语调。她依偎在我的怀抱里对我说:“我们私奔吧。”我没有回答是否与他私奔。后来也无缘与她私奔。若干年后,当我回忆并怀念她的时候,她的话仍会令我脸红耳热,“我们私奔吧”声犹在耳。现在想想,私奔也需要勇气和担当。什么样的勇气哪?爱的勇气;勇气又何来哪?勇气源自横溢的才华。行文至此,方知庸俗寻常与潇洒超凡真的是天壤之别。四十年前在我面对爱情是否抉择私奔的态度上,就已经预见了我的胸怀与气度,一个十足的凡夫俗子。那个美丽可人的女孩现在还好吗?我不敢去打扰她,我怕我这一身伧俗之气,玷污了她。我只能在闲下来的时候,在阅读人类历史上这次伟大的“私奔”的时候,心怀愧疚,默默为她祈福:愿她如意吉祥。在文君井,临井一照,孑然一身。满头华发,依然排列不出一篇能惊天地泣鬼神流传世间的文字,唯余惭愧尔。以史为镜,以人为鉴。到临邛而知己之不足。知己之不足而后知任何时代任何伟大的人物皆有异乎常人、异乎常情、异乎常识的才情胸怀、胆魄见识和人生经历。在我们的生命过程中,我们曾经做过多少春梦呀。在那一个个充满幻想的春梦中,我们燃烧的生命是否也曾有过一次次美丽的私奔?文君私奔之美之令来者感动,在于私奔之有始有终。不若我们的春梦般的私奔,稍纵即逝,空余人生无常的喟叹。

说四川是浪漫的谨啻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还不足以为凭,因为毕竟是孤案。然而,当我还未从两千年前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经典爱情故事中回过神,平静下心绪,恍如西陵峡拍岸惊天的江涛“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将我的心灵又一次深深地震撼并且刺痛。

我读苏轼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时候年龄并不大,尚在初中读书,无经历,未谙世故。但是“十年生死两茫茫”却像一支疾射而来的利箭,刺得我的心脏剧烈地疼痛。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苏轼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所能理解的也仅仅是限于字面上的意思。这首词之所以能够撼动我的心灵与我当时的心境是相吻合的。这也许就是我们在阅读文学艺术作品时所产生的通感吧。苏轼生于眉山,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处岷江中游,西与文君故里邛崃交界。父亲苏洵把少年苏轼送到辞官还乡教书的王方门下。王方有女王弗。苏轼亦知老师有一小女美丽聪颖。《蜀中名胜记》载:“县之名胜在乎三岩。三岩者,上岩、中岩、下岩也。今惟称中岩焉。”中岩下寺丹岩赤壁下,有绿水一泓,平静如半轮明月,相传为慈姥龙之宅。苏轼读书之余常临流观景,不禁叹曰:“好水岂能无鱼?”于是三抚掌,立时,岩穴中群鱼翩翩游跃,皆若凌空浮翔。苏轼大喜,便对老师王方建议:“美景当有美名。”王方于是遍邀文人学士,在绿潭前投笔竞题,苏轼的“唤鱼池”,令王方和众人叫绝。苏轼正得意之时,王弗也使丫鬟从瑞草桥家中送了题名“唤鱼池”来,令众人惊叹:“不谋而合,韵成双璧。”“唤鱼池”心有灵犀般的一幕,让苏轼对王弗愈加倾慕。

王弗十六岁,嫁给十九岁的苏轼。然而,人生无常,年仅二十七岁王弗就病逝了(一零六五)。王弗初葬汴京西郊,第二年迁葬四川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苏氏祖坟山。苏轼在王弗墓四周的山岗上种下上万株松树。苏轼写《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时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作知州,与王弗的墓地有千里之遥。“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静寂的夜里,寒冷的月光,千里之遥的短松岗,生死相隔,便纵有千言万语,又如何言说,怎不教人伤心断肠。苏轼对妻子深厚真挚的感情在这首词里表露得淋漓毕现。这首词写于一零七五年,距离王弗逝世刚好十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十六岁到二十七岁正是一个女人的花样年华,心里还留着王弗身体温玉软香的余温,而现在却阴阳相隔,只能在梦中儗望,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于平静语气下,寓莫大沉痛。

生性豁达、才华横溢的苏东坡,虽然宦海沉浮,屡遭家庭变故,但他却始终积极乐观。正是由于他乐天知命的性格和冠绝群论的才华,令无数美女钟情于他。今天下午与保江通电话聊到李白和苏轼。保江说苏轼比李白在历史上的贡献更要伟大。我同意他的观点,因为,苏轼不仅是开创一派词风的大师,而且还是心系民众的好官。他看到百姓没有好路可行,便修路;看到百姓不会吃肉,便教大家作“东坡肉”。苏轼就是这样一个人,积极热情,光明磊落,苏轼是深深地热爱这个世界的,他活得生动有趣,阳光灿烂。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时,一日与友人游西湖,一条画舫迎面驶来,船上妇人近前与东坡相会,说从小仰慕苏轼才名,但是云英未嫁,不便相见。现在已经嫁为人妇,听说东坡游西湖,特地赶来相见,并献上一曲倾述心声。东坡一面与友人听琴,一面打量少妇,淡妆娴雅、风姿动人,但是曲子未调完,那画舫便翩然而逝。东坡目送人与船在湖岸远处消逝,不禁感慨万千:“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纯洁、深情、高雅——这个深情美丽暗恋东坡的姑娘出嫁前,只能将这份感情埋在心底,听到东坡游西湖,抵不住心底澎湃激荡的感情,湖上献曲,诉衷情。然而,一曲未竟,悄然远去,含蓄、委婉“依约是湘灵”。使人有了无尽的联想与怅惘。贾平凹的《废都》也有近似的描写,不过贾平凹的段子缺少诗意,满眼皆是肉色。说实在话,谁不希望有个美貌多情的女子能揽入怀抱,蜂舞蝶狂哪?贾先生的《废都》恰好满足了普世的希冀,这也可谓是一种情怀,对大众的普适性关爱。然而,满纸的肉欲让文字失去了灵性。仿佛一个披着轻纱的极致之美的美人,脱掉了那层薄如蝉翼的轻纱,失去了诱人遐想的力量。见则不见。不见即见。这就像我们看改编的影视剧,总不如阅读原著那么的有趣一样。图像信息局限了人们的想象力,而文字给予人的恰恰是文字之外的无限想象空间。唐诗宋词之美,历经千年而不减其色,斯亦一证也。

宋·袁文《瓮牖闲评》载,东坡“谪黄州,邻家一女子甚贤,每夕只在窗下听东坡读书。后其家欲议亲,女子云:‘须得读书如东坡者乃可。’竟无所谐而死。”苏轼闻知此事后写下了:“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首《卜算子》。

词人用心营造了一个凄清哀婉极尽悲苦的气氛。月是“缺”的,桐是“疏”的,漏是“断”的,人是“静”的。“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谁曾看见那潜隐的人独自在窗外徘徊呢?“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待到发觉推窗,惊得那少女慌张跑掉,叹息女子心底的爱恨无人知晓,此调未两句最是伤怀。无论是西湖的惆怅,还是沙洲的哀婉,都体现了苏东坡深厚真挚的感情。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苏东坡对妻子王弗的爱才显得愈发真挚、专注、深沉。

苏轼一生有三位妻子。可惜,三个妻子都在苏轼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中相继离去,没有一个与苏轼相伴到老。坡翁的刻骨之痛化作了传唱千古不朽的词篇。现在是凌晨四点钟,上海冬日的凌晨是寒冷的。此刻,这段文章即将结束。然而,我的内心仍然被坡翁的词章感染着,神思飞跃,浮想联翩。哦,四川——浪漫深情的四川啊。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