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高峰的头像

张高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4/23
分享

泰山的神明(一)

说到泰山的神,第一位的一定是“泰山神”,就是“东岳大帝”。

在中国传统的观念里每一座山都有一个神,很多山都有山神庙。据传很多山神也是民间有德行的人去世后,被任命某山神而走马上任的。由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头绪众多,泰山神的出身也是众说纷纭,原型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东岳大帝可不是一般的山神,据传是掌管世间一切生物生死大权的,这个管辖范围够大吧,而且泰山神的尊号是被历代帝王敕封的。在更遥远的古代,做了天子的要到泰山封禅祭天,孔子都说过“封泰山,禅梁父,可得而数者,七十有二”,就是说在孔子之前有七十二位王去泰山搞过封禅活动,当然了那是个传说的时代。有明确记载的是秦始皇率众臣到泰山进行大规模祭天活动,丞相李斯还在泰山留下了极其珍贵的书法石刻,秦始皇封禅时“泰山神”应该还没有很复杂的尊号,始皇帝仅是登高祭天。

从此历代自认为有功绩的皇帝都要去泰山进行封禅活动,而且开始给泰山神不断加封尊号。于是从“元帅”到“王”到“君”,直至“大帝”这一峻极之位,“东岳大帝”是个光辉而又神武的称号,听上去就是掌管众生的。

关于东岳大帝掌管人间生死一事在《聊斋志异》的“鬼隶”一篇里有这样的描述“......二人云,‘实相告:我城隍鬼隶也。今将以公文投东岳。’隶问:‘公文何事?’答云:‘济南大劫,所报者,杀人之名数也。’惊问其数。曰:‘亦不甚悉,约近百万。’隶问其期,答以‘正朔’......”。此全文大概的意思是“济南附近的两个衙役外出公干,路遇另外两位公差装扮的人,相问之下,对方称自己为城隍庙的冥间差役,济南将要发生大劫难,去东岳大帝那里报送将要死亡的人数,并告知时间为正月初一,劝他俩躲避。俩阳间差役听其言,由此免遭劫难”。东岳大帝掌管世间生死本是华夏地区原生的民间认知体系,后来古印度的生死轮回、阎罗王的理论随佛教传入中原,把泰山神和外来的冥界神明融合嫁接,衍生出“十殿阎罗”的庞大机构,东岳大帝是这个庞大机构的主宰。东岳大帝崇拜在中国古代中原地区比较普遍,《水浒传》中就几处提到岳庙:......林冲岳庙还香愿......,其他古籍中也多有提到东岳大帝掌管生死的文章。

八十年代初,有一年学校组织去泰山游玩,那年月还没行旅游之风,各地的景点很朴素、很原生态。岱庙的天贶殿也是敞开随便进的,印象中大殿里比较阴暗,不像现在这样多的照明设施,也没有香火。东岳大帝端坐在高高的神台之上,面部威严凝重,衣冠整肃,呈帝王像。看文字介绍是宋朝时期塑造,看来古代历朝都很敬畏东岳大帝,得以保存至今。大殿两侧墙壁上绘有帝君出游、巡视天下的壁画,间有斑驳脱落,色彩也陈旧,应该也是古代遗留。画面旌幡飘扬、瓜戈林立,神丁甲士开道,日月星辰相随,场面宏大有神韵有古意。东岳大帝的神明、仁德被历史的烟尘凝固在这古老的墙壁上。壁画下部的墙壁上挂着很多道教神像,大部分以“尊、帝、君、真人”等名号加封,道家的神还是蛮多的。

当时正赶上天贶殿里搞一个“科普实物展览”,大殿内很大一部分区域陈列大大小小各种形状的玻璃容器,容器内人的躯体浸泡在防腐液里,有连着头颅的全身神经脉络,有连着心脏的全身血管脉络,有半剖开的肌肉骨骼人体,这些都是放置在一人高的玻璃容器里的;还有半剖的躯干、胸腔;半剖的头颅、面部;男女生殖部位的分解组织;畸形的胎儿、婴儿遗体等等,气氛阴森。当时实在想不通为啥在天贶殿里搞这种展览?几十年后与人提及此事,有专长民俗的人戏言“或许是冥冥中有安排吧,东岳大帝既然掌管地府,惩恶扬善,自然时不时的要有”地狱景象出现殿中,以警世人。

当时还都是学生的我们竟平静的看完了整个展览,并没有表现出很恐惧的样子。部分女生甚至在男性生殖器的容器前会多驻足一阵。

近几年再去岱庙,大殿里墙上的壁画已经“修旧如新”,色彩鲜艳,个人觉得保有旧貌也是很好的结果。东岳大帝坐像被金色的帷幔以及华灯掩映着,神威依然。

岱庙“天贶殿”初建于宋,是中国古代三大宫殿建筑之一,另两处是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由此也可见“东岳大帝”在中国古代的地位。

泰山第二位的神当属“碧霞元君”,一位美丽的女神,名字也好听。你想啊,站在高山之巅,碧空万里,无论是朝霞还是晚霞,是多么美好的存在。碧霞元君全称“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民间更多尊称“泰山奶奶”。女神的来历也不止一个,总之都是美妙善良的由来。

泰山山路上就有多处碧霞元君庙,山顶有最大的道场“碧霞祠”,也是泰山顶规模最大的庙宇建筑群,东岳大帝在泰山顶上反而没有宫殿。碧霞祠殿宇辉宏,布局巧妙。飞檐斗拱,梁柱穿插,堪称中式古建筑的典范。砖红、青蓝、石绿、金碧,色彩也透出浓浓的华夏格调。碧霞祠还有个特点是主殿最早使用的是铁瓦,也称“铁瓦殿”,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还保留了铁瓦顶?据记载这些铁瓦是用山羊驮上泰山的,一只羊驮六片铁瓦。

八十年代去泰山时碧霞祠大殿内还保持了旧时的原貌,殿内三面靠墙而建的大土台,就像农村住家的土炕,台子上端坐着几尊黑黑的金属神像,应该是铁铸的,中国后期多铁像。神像衣冠束带俱全,面容呈现出古代侍女绘画特有的五官特点,柔美含蓄。殿内同样没有香火,历次运动横扫之下,一切都显得那么残破、简陋。几十年以后再去碧霞祠,大殿内已经完全大变样,成了现在寺庙道观常见的正中、左右神位布局。神像也比以前高大很多,锦衣华服,面容素美,更具有现代美感。

碧霞祠大殿、亭阁的廊檐下蜷缩躺卧着一些老人,估计也在六七十岁以上,从朴素的衣着上看是来自农村,她们是碧霞元君忠实的信仰者。每隔几年都要来泰山敬拜女神,虽年迈但凭着执着的信念全程步行上山,到了山顶只去碧霞祠,做完敬拜仪式后把随身带着的包袱打开,铺在有阳光的廊柱下安然地睡去,饿了就吃自带的极其简单的食物,直到太阳西沉下山。她们是一群跨朝代的老人,在少女时代就受长辈们的影响把自己善良的果报、和一生的希望托付给这位美丽祥和的女神,只要还能走路就会一路风尘仆仆,从四面八方回到她的身边,如同回到了家,想必在睡梦里也回到了自己最美好的年代。

碧霞元君在山东境内乃至中国北方很受广大群众的爱戴,很多道观里都有她的主殿。

山东鲁西南地区的“碧霞祠”

碧霞祠里朴素的神像

北方道观里的”碧霞元君“,宝相庄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