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掸子的重生
小的时候家里有一根鸡毛掸子,细竹竿的一端稀稀拉拉的几片羽毛,实在是无法用于打扫卫生,只静静的插在一个圆柱形的瓷器里,那件瓷器被称为"帽筒"。
鸡毛掸子就这样被闲置了十来年,最后不知啥岁月就没了,或许仅作为一根小竹竿有了他用。
印象中每家都有这样的羽毛所剩无几的"掸子",用途也主要是敲打晾晒后的被褥,或是打孩子。在连环画里倒是常见,凶恶的地主婆挥舞鸡毛掸子抽打丫鬟。
自从吸尘器进入家庭,尤其是小型吸尘器的面世,让人们早已忘记还有鸡毛掸子这样的清扫工具,鸡毛掸子也就成了老旧事物,出现也是在反映民国以前的影视作品里。
那么什么时候又出现了呢?
也就是近几十年,随着仿古红木家具的抬头,鸡毛掸子又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卖红木家具的店里能看到鸡毛掸子,勤快的店员随时用掸子插蹭仿古家具的各处孔、洞。在扎堆卖仿古家具的地方也会有卖鸡毛掸子的小店,原色的、染色的……各种各样。
也总算搞明白了鸡毛掸子为什么会出现在旧社会,显然和家具有关。明清家具结构复杂,多雕花孔洞,还就是鸡毛掸子适合清扫。而且动物羽毛与腊性木面经常摩擦,日久木面愈加光亮。
随着仿古红木家具的身价暴涨,毛掸也变得精致起来,不再像以前那样简陋。有各种红木料杆,包桐镶银,链环"加持"。毛也由单纯的鸡毛衍生出羊毛等。据说有十多万元的鸡毛掸子,由毛掸制作世家制作,选用珍稀公鸡生长的优质羽毛精制而成。你看,还有了收藏价值,要不然怎么配得上昂贵的仿古家具呢?而且还有专门挂毛掸的红木架,俨然成了一件把玩物。
鸡毛掸子做为一种生活日用物件,除了具有打扫卫生的功能之外,显然还有别的用处。比如大人打孩子会用到它;妻子发威会用到它;老太太打犯了错的猫狗会用到它……。这些延伸功能常出现在影视作品、相声小品里,由此可见鸡毛掸子也是极具文学属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