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光辉的头像

张光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4/26
分享

儿时遗梦

炊烟袅袅升起,夜幕开始降临,怀着快乐而期待的心情,用上大约半个小时,走过田野间的小路,来到那个人山人海的露天广场,或看电影,或看文艺演出,或看篮球比赛......

儿时的那一幕幕场景,一直是我脑海深处最为 活跃的记忆。今日想来,在那个文化娱乐生活极其贫乏的年代,在比较闭塞偏僻的农村,能有此等去处,能有此等享受,实在是幸运而又幸福的事情。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后期,从有一天开始,我那山清水秀、一向静寂的故乡忽然间变得热闹起来,只是在电影里见过飞机的我和小伙伴儿,竟然看到了空中飞来的飞机。伴着巨大的轰鸣声,低空盘旋着的飞机,一次又一次地划过田野、村舍的上空,从我的头顶飞过。原来,这个四面环山、两条河流穿过、约十平方公里的小盆地要建工厂了!飞机正是在执行侦察观测任务。没过多久,一批又一批的建设者开拔到这里,很快地,一排又一排厂房盖起来了,而且还修建了铁路专线,开来了火车。工厂生产什么,家乡人一开始并不知道,后来才慢慢得知,制造的是枪炮等武器。原来,这是一家从东北迁建而来的“三线”军工企业,属于保密单位,对外称国营**机器制造厂。工厂一边建设一边生产,曾经一度达到上万人的规模。

这家军工厂的兴建,可以说是故乡父老乡亲的福音,意义非同寻常。单就文化方面来说,它打开了故乡人接触外面世界的窗口,使先前一直处于比较封闭状态的故乡人有机会接受现代先进文化的熏染,长了见识,开了眼界,尤其使故乡少儿的心智得到了较早的开启。从工厂开建到迁址的十五年里,那个可以容纳三四千人的大型露天广场,每周都要举办一到三场(开始几年几乎每晚都有,后来逐渐减为一周一场)文艺活动,多数时候是放电影,也有国家级、省级文工团来慰问演出,还有篮球赛等。因为是开放式的露天广场,不需买票,完全免费,故乡人基本上可以享受同工人们一样的待遇,若去得早一点,也能占据好一些的位置,而不必担心会受到干涉。

“电影消息!电影消息!今晚8点在301广场放映国产故事影片《南征北战》,请大家前往观看!”一到下午下班时刻,工厂女播音员那甜美柔和的声音,就会通过高音喇叭回响在工厂及周边村落的上空。每当这时,儿时的我就会非常兴奋,晚上又有电影看啦!那时候农村吃晚饭比较晚,怕赶不上看电影,有时不吃饭就赶到广场,为的是占据一个稍好一点的位置。不过,一般情况下,好位置多被工人及他们的孩子占了,因为他们自带的座椅早已摆放在那里。附近的农民一般都很少自带座椅,一来怕麻烦,二来好象也没这个习惯,所以,就只好站在后面和两侧位置观看,有时候也到银幕的反面看,一站就是三个小时。小孩子个头有限,为了不影响视线,有时候干脆就爬到树上或是装铁丝网的水泥柱上看。遇到中途下雨,只好淋着雨将就了,若是带了雨具如塑料布、斗笠、草帽之类,那就可以免遭淋雨之苦了。返回时有时跟大人掉队了,深更半夜的,好象也不觉害怕似的。有一年工厂出了人命案,一名工人被杀死在一条小河沟旁,而这里正是来回必经之地,每当深夜独自一人经过那里,我都要咬紧牙关,但脑子里还是会闪现那名工人喉咙被割断的惨象。既便如此,我也几乎是场场不拉,乐此不疲,即使是遭到父母的暴力干涉。现在想来,我倒是有些佩服自己,奇怪吗,也不觉奇怪的,可以解释为一个懵懂少年的求知欲是强烈而又坚定的!呵呵,自夸了。

小时候,有两次看电影,印象特别深刻。有一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听大人说,工厂晚上要放一部内部片,不在露天广场,而在一个车间办公室里放,这个车间离家刚好比较近。于是没吃晚饭,一溜小跑来到那个车间。找到放映地点,一看,大门紧闭,守门人说人已满 ,不让进,从窗口望去,隐约可见里面已在放映。但见周遭的几个大窗户上爬满了人,有大人也有小孩,这边的窗户看样子已不可能再容纳人了,我赶紧到临山的那一边,几个窗户上竟然也扒满了人。顾不得许多了,瞄准一个稍空些的窗子就爬了上去。就这样,我一只手拉着窗子上的钢筋,一只脚勉强踩在窗沿上,扒在那里(也可以说是半悬着)看了起来。后来,手和脚都麻木了,待看完蹦下窗户时,不慎把脚踝给摔了,只得一跛一跛走回了家,脚伤三个月才好。这次看的电影后来才得知,是记录唐山大地震那场灾难的,名字叫做《蓝光闪过之后》。

另一次,是看印度故事片《流浪者》。这时我已稍大了一些,在离家近二十里的一个古镇里读中学。当时,这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外国影片刚刚解禁。有一天,学校中午包场看《流浪者》,一遍看完,意犹未尽,还想看。于是下午找理由请假,又独自买票第二次欣赏。二遍看完,仍没满足,还想再看。我估计晚上家乡工厂那个露天广场会放映这部电影,反正刚好是周六,立马步行一个半小时赶到那里。这时大约是傍晚七点多钟,广场上已有不少等候的人了。就那么站着,等呀等啊 ,一直到九点,才开始放映,看完已是午夜十二点多了,总共站了六个多小时。这部电影当时红极一时,是有原因的。剧中帅哥拉兹与美女丽达那荡气回肠的缠绵爱情,颇具异国情调的那些风情万种的歌舞场面,印度特色的电影艺术表现手法,对当时的人们确有难以抗拒的诱惑力。

那时候,看的电影不象现在这么丰富,放映较多的是搬上影幕的京剧样板戏,如《红灯记》、《沙家浜》、《红色娘子军》、《智取威虎山》、《海港》、《杜鹃山》、《平原作战》等,也有歌剧《洪湖赤卫队》、《江姐》等,还有一些国产故事片,如《南征北战》、《地道战》、《地雷战》、《闪闪的红星》、《五朵金花》、《青松岭》、《春苗》、《渡江侦察记》、《侦察兵》、《奇袭白虎团》、《林海雪原》、《英雄女儿》、《上甘岭》、《打击侵略者》等,也有一些外国影片,如朝鲜的《卖花姑娘》、阿尔巴尼亚的《第八个是铜像》、前南斯拉夫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和《基督山伯爵》、印度的《流浪者》、巴基斯坦的《审妻》、日本的《望乡》、前苏联的《夏伯阳》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这些影片,因为多数看了不止一遍,所以记忆犹新,至今耳熟能详。今日看来,以上列举的这些影片,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包括某些受到当时政冶气候影响而遭禁映的,绝大多数都是艺术性和思想性很强的上乘佳作,值得学习借鉴。

往事如烟,日月如梭。多少年过去了,军工厂早就迁走了,故土已是人非物非了。偶回故乡,欲寻那个给我知识与欢乐伴我成长的露天广场,那个给我梦想与力量让我扬帆起航的地方,可是,广场早已不见了踪迹,只有种瓜种菜的田地。

你在何处?你在哪里?问清风,清风曾拂那时的杨柳,清风无语;问朗月,朗月曾照那时的河流,朗月不答。唯有岁月留痕,记忆留痕。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