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肥东县城里,矗立着一座包公铜像。这座铜像,高大,威武,要仰视才能看清——包公头戴官帽,身着官服,仪表堂堂,浓眉大眼,昂首挺胸。铜像大约高3米,青铜色。铜像底座贴着花岗岩,呈长方体,高约6米。正面刻着前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手书的“包拯”两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下面刻有包公的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死不得葬于大莹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吾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这里在绿色中矗立着一座座高楼,在绿色中显示着一片宁静。
我仰望着这座高大的包公铜像,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蓝蓝的天空,微风吹坲,一片祥和的气氛。我激动,敬畏,叹息。包公好像也望着我,凝重,严肃,沉思。好像在说,你从哪里来,你要说什么。
我脑海里如大海里翻滚的浪涛在澎湃着。
包公,在中国人民词典里,堪称为正义,公道,清明,廉洁的代名词。
在《三侠五义》里讲道,宋朝的陈州,即现在的河南省周口店淮阳,那时出现大旱,寸草不生,老百姓处在水火之中,刘衙内的儿子和女婿趁开仓放粮之机,大肆搜刮民膏,农民张憋古与之辩理,张憋古的儿子竟被活活打死,张憋古儿子小憋古上告,经过包公到陈州私访,探明了真相,痛心疾首,心如刀割,就处决了贪官。
好一个包青天!心里装着老百姓,值得赞誉。
我还听到一个“长嫂如母”的故事。宋朝时,包公来到赤桑镇时,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大娘,哭奔衙门,状告包公的侄儿包勉,打死她儿子,摔死她孙子,强奸她儿媳,致死人命三条。包公发签拿人,一连数日,缉拿不到凶犯。包公为这事吃不香,睡不下,显得又黑又瘦。这天,散衙后回到家,他妻子李夫人拿出一只拨浪鼓迎上,一本正经地说:“相公,这玩艺儿是清理东西翻出来的,没有用,扔掉吧。”
这个将要被李夫人扔掉的拨浪鼓,勾起了包拯的回忆——包拯离娘早,由他嫂嫂照管。他十岁时,父亲快要去世,一连给他讲了三次拨浪鼓的故事,包拯的哥哥先买一个拨浪鼓,给包勉,包拯的嫂嫂嫌买一个,又给买一个给包拯,他的嫂嫂心地善良,为人朴实,喂奶先给包拯喂,剩多剩少才给自己儿子包勉吃,一人奶,两人吃,自然不够,奶不够,粥来凑,才使包拯慢慢长大.
如今自己的侄子包勉犯法杀人,又强奸民女,数罪并罚,进行正法,他又将自己的300两俸银给原告,安排晚年生活,自己痛苦流涕,痛恨自己嫂嫂没有管教好自己的儿子。
好一个包青天!禀公执法,公道正义,值得赞誉。
我们陕西演的秦腔戏《铡美案》里,贫寒家庭的陈世美和秦香莲,恩恩爱爱,和睦一家。以后陈世美到了京城变了心,秦香莲久无陈世美音讯携子上京寻夫,陈世美起了歹心,对秦香莲暗害。法官包公进行断案,怒吼一声,就铁骨铮铮唱道:“陈世美杀妻害子企难容,定赴铜铡不留情。”包拯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喝彩。
好一个包青天!刚正无私,不留情面,值得赞誉。
可谓:清不过包公。
包公传奇式半真半假感人的事迹还很多。时至今日,一部电视连续剧《包青天》竟然一拍就是236集,好长呵。“包青天”已成为中国人民文化生活中名片。平时谈话中,说到某人公正无私,就称某人是“某青天”,包公的大名影响着从古到今中国人的文化生活。因为,“清心直道”是包公为他自己打上的人生底色,也是他严格自律、清白做人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