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处处闻弦音
古城合肥,一座已有2200多年的古城,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此而得名,素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淮军摇篮”著称。隋至明清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
合肥人既有南方人的勤劳质朴,又有北方人强悍倔强。合肥人豪爽细腻,口无遮拦却又重情重义,由此,蜀山脚下,市井之间,才有了这似水流年中的烟火气息。年年岁岁,有喜,有悲,有笑,有泪,一代一代,也就有了这许多众口相传的传奇故事。
防虎山下的故事
庐州城西有个防虎山。不知哪年哪月,有个道长在此结庐而居,渐渐有了名气,乡民周济,建了个道观。
道长是个大智之人,扶危济贫,论道透彻,周围的善男信女都愿上他那里进香祈福。
这一日,道观前忽然就来了条流浪狗,浑身脏兮兮的,一身伤痕。
徒弟们给狗喂了点吃的,正准备赶走的时候,恰巧遇见从山外回来的道长。
道长眼睛一亮:“留下!”
道长把狗带到自己房间,吩咐徒弟们烧水备药,好好地给狗洗了个澡。
狗倒不是个忘恩负义畜生,第二日再见道长,啊呜一声长跪不起。
道长看着狗,一脸慈祥。
自此,狗就在道观留了下来。
往后的日子,狗比徒弟们修道还自觉,晨颂暮修,最喜欢的就是听道长论道。
每逢道长论道至精妙处,狗在道长身边卧着,哼哼唧唧,摇头晃脑,一副明白的样子。
时间长了,徒弟们给狗起了个名字,叫苟道人。
如此,二十多年过去了,道长老了,发白如霜。狗也老了,步履蹒跚。
一日,道长吩咐徒弟沐浴更衣,要出山云游访客,此去时间不短。。
临走就一件事特别叮嘱:“苟道人大限快到了,到时候你们师兄弟一定要记住,把它吃了,肉剁得越小越好,切记切记!”
道长走后不过三五日,苟道人果然在道观门边归天了。
徒弟们和苟道人多年朝夕相处,早有感情了,想想师傅临行之言估计也是老糊涂了,于是哪舍得吃,找了块地方把苟道人厚葬了。
半年后,道长回来了,问到苟道人,徒弟们如实相告。
道长一声长叹:“唉!命中注定,都是劫数!”
第二天傍晚,道长把一众徒弟喊到房间,和徒弟们说:“苟道人下辈子封侯拜相,一世富贵荣华,可就是难逃口水之灾,背负几世骂名,犹似乱箭穿心。让你们把它吃了,沾上点你们的口水,此劫数也就消了。可惜,天道若水,想逆天改命是不行了。想来,这就是它的运数吧!”
说完,道长长叹一声,当夜,羽化升天。
又是好多年过去了,庐州城内还真出了个大人物。
早年金榜题名,春风得意。中年回乡办团练,四处征战,兴办洋务,官拜中堂。他的部队屡战屡胜,也混出个响亮的名号,称为淮军,将星云集,人才济济,就是北洋的前身。
可惜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朝廷无能,尽管对内处处逞强,对外却屡屡受制,被打得惨不忍睹。中堂一身本事,也只能周旋于各国,委曲求全,签了不少丧权辱国条约。
再到后来麾下舰队战败,更让国人觉得奇耻大辱,后百余年,世人都以卖国贼骂之,提到中堂,唾沫横飞。死后多年,尽管后人褒贬不一,但正史中却都是千秋骂名。
中堂去世的那夜,弥留之际,盯着墙上的一幅道人图,泪流满面。
千年一笑
庐州城东巢湖岸边,有座小山,山有四峰,故名四顶山。
汉恒帝元年,有个道士魏伯阳在此铸鼎炼丹,不过这个道士还算是有点真本事的,据说丹居然给他炼成了。后世那些专家从他零星残留的炼丹典籍中考证,发现如果按现在话翻译过来那就是化学方程式。所以好多年后,庐州还有魏伯阳当年炼丹流传下来的传说。
其中一个说魏伯阳在炼制神丹的时候,收了三个徒弟,告诉他们丹成之日即是成仙之时。丹炼好的那天,魏伯阳从炉中掏出四个黑乎乎的东西,哈哈大笑,不过眼一瞟之下,有两个弟子腿已经在瑟瑟发抖了。
他先拿出一粒丹药喂了白狗,白狗吃了立即倒地而死。
弟子们面面相觑,随即又把目光不约而同地集中到师傅魏伯阳身上。魏伯阳看着他们微微一笑,就拿出一粒丹药呑服而下,接着倒地而死。
这是什么神操作?徒弟们傻眼了。
不过大弟子一直觉得师傅不会是骗人,跟着也吞服一粒,当场倒下而死。
剩下那两位弟子暗自庆幸,心想咱们幸亏没听师傅忽悠,要是服用这个丹药,那绝对是见不到明天太阳的。于是也不殓葬师傅师兄的遗体,卷起包裹下山匆匆而去。
数月后,一位平日与魏伯阳相熟的樵夫在白马山麓偶遇魏伯阳,见他和弟子、白狗飘然而行。师徒一见樵夫,也是欣喜不已,托他捎信给故乡的亲友,告诉大家两人一狗都已得道成仙,修成长生不老之身,从此云游四海去了。得到魏伯阳的消息,当时偷偷溜走那两位弟子,顿时捶胸跺足,后悔不迭。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因为魏伯阳在山上铸鼎炼丹,山的名声越来越大,而山四个顶从远处望就像一个天然的鼎,老百姓又把它称为四鼎山。山脚下,魏伯阳的故事代代相传,在此修道的人也越来越多。到了唐朝,有僧人在山上又建了朝霞禅寺,一时香火鼎盛,去寺里朝拜的善男信女熙熙攘攘。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又是几百年过去了,一晃就是明朝嘉靖七年了,当朝皇上崇尚道家,朝霞寺的香火便一度衰败了下来。不过和尚们个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倒也未曾断了自己的修行。
这一日,从合肥北边岗集方向来了个道人,衣衫褴褛,步履蹒跚,到了朝霞寺旁,一头栽倒在地。
寺里的僧人赶紧将他扶入寺中,百般抢救,好大一会才悠悠醒转。
从道人断断续续叙述中,众人知道了道长姓阮,家乡欠收,大户又哄抬粮价,弄得道士家也没余粮了。听说巢湖边历来是鱼米之乡,这才一路往东,看看是否能找到个混口饭吃的地方。
虽说自古僧道不同,但适逢大灾之年,出家之人也还是人,和尚们也就把阮道长收留下来。
过了几日,想想反正寺里香火也不旺,闲着也是闲着,干脆帮阮道长在朝霞寺旁边搭了间茅庐,自此,阮道长就算有了自己的栖身之地。
身子骨渐渐康复的阮道长经常下山,帮四里八乡的老百姓看病,在哪家看病哪家管顿饭。尽管医术一般,但是在大家都很穷的年代,免费医疗还是很受欢迎的。时间长了,阮道长居然也混了个阮神医的名号。
这一日深夜,阮道长沿着巢湖岸边往回走,忽然听见路边有人呼救。
走上前去,是个十来岁的少年,头上有血,蜷作一团,瑟瑟发抖。
阮道长再三询问之下,少年只是哆哆嗦嗦说:“土匪,杀人!”
再问家在哪里,父母是谁,一概不知。
明显,已是被吓傻了。
阮道长把少年带回了茅庐,悉心照顾。问少年,少年也想不起来自己叫什么,于是阮道长就喊少年为傻二宝。
二人师徒相称,相依为伴。
时间长了,经常下山帮人看病的阮道长发现,跟在他身边帮人看病傻二宝倒是经常给他惊喜。
阮道长看不了的病,二宝《千金要方》《汤头口诀》那是张口就来,转身自己上山,找些野草,配了药,都是药到病除。
久而久之,都知道四顶山上有个老神医和一个小神医,阮道长师徒也不用下山了,四处上山寻医的人络绎不绝。茅庐的旁边就是朝霞寺,寺里的香火也一天天旺盛起来。
又是几年,庐州大疫,山下哀嚎一片。
这么大的阵仗,山上的和尚道长们也没了主意,慌作一团,聚在一起商量该怎么办。
傻二宝语出惊人:“我记得有个方子······”
后几日,和尚道长们就把傻二宝采回的草药,放入炼丹池里,几个时辰后,让山下的居民拿桶挑水回家,服用后,山下渐渐平静了。
不知谁说的,反正神药的名声一下就传出去了,方圆几十里,几百里都有上门来要药水的人。
几万,几十万人的药,岂是一下就能解决的。
和尚道士们一商量,干脆咱就辛苦点,大家轮着班干。
一池的药水泡好了,被拉走。把泡过的草药捞出来,重新放进傻二宝新采的草药,一次又一次。
傻二宝心疼师傅,说晚上我帮你值班吧,你这么大岁数了。
阮道长想想自己身体也确实不行,答应了。如此,一干就是大半个月。
傻二宝天天也就是打个盹,然后在炼丹池边,看着一池又一池药水。一日又一日,有一天,突然眼前一黑,咕咚一声就掉入炼丹池中。
等人把傻二宝救上岸,已是面色苍白,奄奄一息。
阮道长哭着跑来了,抓着傻二宝就是一顿晃,说孩子啊,你怎么这么心狠哪,这么早就不要师傅了啊!
傻二宝在被连续晃动之后,哇哇吐了好大一滩水,苏醒之后,睁眼看看四周,再看看阮道长,笑了:“师傅,我想起来了,我爹叫李言闻,我叫李时珍。”
后记:又过了好多年,山上寺庙早已破败,人烟罕见。一日,一李姓道长云游到庐州岗集一带,收了个女徒,叫阮真凤。自此,四邻八乡,又出了个给老百姓看病的阮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