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健的头像

张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1/21
分享

吴家花园

吴家花园,由合肥出发往肥东方向约50分钟车程,目前是安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合肥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建筑群之一。与安徽特色的白墙灰瓦建筑不太一样,吴家花园是清一色的灰砖灰瓦,为江淮古民居建筑的代表之作。

在合肥的城市画卷里,吴家花园仿若一颗蒙尘却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历史与沧桑交织的光芒,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厚重的故事。

清末,肥东六家畈有不少人追随李鸿章当兵,在镇压太平天国时立下了赫赫战功,成就了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淮军。后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在战场上拼死拼活总算混到了升官发财的他们,回到家乡后便修建了一座座规模庞大的私家住宅,其中最先回来的是吴毓兰,当年加正二品布政使衔,建造了拥有260多间房屋的深宅大院,而吴家花园就是其二弟的私宅。

吴家花园距今百余年历史,入口处非常的别致,是一条宽不过三尺的小巷子,墙体高耸,看起来格外的幽深,这座深宅大院共有两处院落,一处为吴毓兰自己的,一处为吴毓兰弟弟的,因此这条巷子也被称之为“手足巷”。

踏入吴家花园,那斑驳陆离的墙壁似在诉说着往昔。传闻在动荡岁月,这里曾是一处避难所,墙砖上隐约可见的痕迹,仿佛是当年人们慌乱中的抓痕。砖石的缝隙间,倔强的野草随风舞动,它们是时间长河中忠诚的史官。青灰色的瓦片破碎不堪,像是破碎的梦,却坚守在屋顶,为吴家几代人抵御着风风雨雨。或许是厌倦了刀光剑影,回来后的吴毓兰,数年间居然过上了远离鼓角争鸣,吟风弄月的文人生活。园中蜿蜒的小径,青石板被岁月打磨得光滑,据说当年一位著名的文人就常在此踱步思索,石板上仿佛还留存着他的足迹。

飞檐翘角的亭台楼阁,曾是雅士云集之处。有个典故说,一位画家在此绘出一幅传世佳作,当时园中花开正好,花香与墨香交融,引得众人称赞。那精美的木雕虽已黯淡,却仍可辨出其中的奇妙。人物似在低语,花鸟宛如欲飞,它们是岁月的囚徒,等待着释放。雕花门窗后,仿佛还能看到昔日佳人凭窗盼君归的画面,那眼神中的哀怨与期待,藏在历史的迷雾中。

据六家畈《吴氏族谱》记载,吴毓兰、吴毓芬相继去世后,1898年,吴毓兰长子吴鼎新“体承先志”,于是年春节后成立义学,“收族中贫寒子弟而教之”。义学由吴氏家族中的举人吴孟贞主持,凡吴氏子弟在家受启蒙教育后,可免费在此进一步深造。或许正源于此,造就了吴家花园的数代辉煌。

吴鼎新长子吴秉仁和三子吴笃仁都是保定军官学校毕业,抗战前均已是少将军衔,次子吴裕仁,北洋陆军军需学校毕业,四子吴安仁,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相传吴家在鼎盛时期,每逢佳节,花园中张灯结彩,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纷至沓来。不过终究沧海桑田,世事难料,好多年之后,吴氏家族也不可避免地卷入那百万人的大厮杀中,终于辉煌不再。

现如今的吴家花园,满目沧桑,却屹立依然。那口古老的水井,井口石上深深的绳痕,见证了无数悲欢离合。曾有个贫家女在此井边遇见真爱,却因门第之隔而悲剧收场,她的泪水仿佛融入了井水。井水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园子的变迁,清澈如初,默默诉说着曾经的故事。周围的树木粗壮而古老,宛如卫士。其中一棵古树,传说一位将军曾在此拴马,那树干上的痕迹,似是缰绳留下的印记。四季更替,它们与园子共生。春天新芽带来希望,夏天枝叶庇护安宁,秋天落叶书写离歌,冬天枯枝铭刻坚韧。这些树木是园子的伙伴,是历史的注脚,是沧桑之美的元素。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走进吴家花园,感受到的是历史的沉淀,是文化的源泉。它在现代的喧嚣中独守宁静,让我们能穿越时空,触摸古老的记忆,感受那浓郁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