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南山的头像

张南山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1/31
分享

三饶“摆桌碗” 摆也是一门艺术

三饶“摆桌碗”   摆也是一门艺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春节期间,各个村庄,涌现了一个又一个的舞狮队,狮头高昂,有的青色,有的红色,有的黑色,等等。带队提礼盒的老成持重,舞者生龙活虎,舞狮头的更是这支狮队的灵魂,功夫了得,其次舞狮尾的更不容易,始终弯腰配合,一丝不苟。除了舞狮,还有舞鹤,跳布马舞,等等,给平静的乡村增彩增色,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使我永生难忘的还是三饶摆桌碗。

摆桌碗,顾名思义,就是把桌和碗(包括盘)摆出来,碗盘当然摆在桌面上,再在碗盘里摆上经民间艺人创作的各种各样农作物,艺术品似的美观赏目。

如今三饶人的祖先大多数由河南——福建——大埔等移居而来,摆桌碗也由中原传播、演变、改进而来,在年复年的民间艺术自发竞争中臻于完善,日益科学,终于形成今天别具一格的民间艺术奇葩。

三饶镇是原饶平县县城,县治有476年历史,据说在饶平开县之初,就有摆桌碗的存在了。

以前,三饶城里有六社,社社有摆桌碗的活动,每年六社轮流从正月十二夜摆起,摆到正月十六夜结束。为什么摆桌碗?有人认为,一来谢天谢地,故各社桌碗都摆在土地庙前;二来自我肯定及热烈庆祝去年的劳动成果;三来祈求新年风调雨顺,更大更好的收成;四来显示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五来在相互竞赛中激励对方……

如今,六社中唯独西巷摆桌碗最具传统性,最具排场性,手工制作及彩绘艺术也最为迷人。

西巷摆桌碗的老一辈:男以谢坤文、黄瑞鑫为代表;女以黄赛金为代表。新一代:男以陈仁明、黄克明为代表;女以谢少贞为代表。

摆桌碗不是说摆就能摆,原因有四:第一,筹集经费;第二,人手安排;第三,工作协调;第四,治安秩序。

本来,猪年正月,西巷人不准备摆桌碗了,可这项活动被列入丁亥年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十几位老人经过热烈讨论,童心再现,一个老秀才拍案而起:“既然国家这么重视,要保护我们的劳动成果,还赐名曰‘采青艺术’,我们就不能无动于衷。六百年来,我们的祖先都无偿坚持摆下来了,若今日断送在我们手里,不仅对不起祖先,也对不起后代。不管多大难度,我们都会认真地做。经费,我们来筹集;人力,我们来组织;艺师,我们来邀请;秩序,我们共同维持。我们提前准备,力争把正月十六夜的桌碗摆出特色,摆出水平,摆出更大成功。”

为什么是摆桌碗三个字?其实,制作是艺术,摆也是一门艺术:摆得好,排列有序,赏心悦目;摆得不好,参差不齐,有碍观赏。

……

正月十六夜到了,五六米宽的西巷,灯火通明,人山人海,男女老少,欢声笑语,面对五颜六色的“佳肴”,指指点点,赞不绝口。

我在这上百桌上千件艺术品周围欣赏,灯光照耀,五光十色,惟妙惟肖,令人垂涎三尺,为之陶醉,流连忘返……

生肖猪放在最醒目的位置,竹作支架,纸糊外表,依样画葫芦,又高又大,笑容可掬。

桌碗第一件作品——仙翁赶鹤。把猪杀后,从猪后背开刀,取出内脏,塞入稻草,让猪肚鼓起来。猪后脚直立,猪前脚扮仙翁手,猪尾巴做仙帚。把网窦油披在猪身上做袈纱,猪心做仙桃,猪肠做仙杖,等等。

摆桌碗有盘、碗两种,盘盛动物造型艺术品,碗盛植物造型艺术品。动物造型有飞行类,诸如蜻蜓,蝴蝶,老鹰,等等;有水底类,诸如龙虾,泥鳅,鲤鱼,等等;还有十二生肖,惟妙惟肖,各呈异彩。植物造型有米、芝麻、黄豆、洋葱等等。造型名曰:年年有余(鱼)、遐(虾)迩闻名、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出污泥而不染,太多了,足有一百多种。

一碗“芝麻开花节节高”艺术品,引起我极大兴趣,低头观察,芝麻头对头,尾对尾,一尺多高,据说这个造型至少花去艺人几天时间,夜里加班,聚精会神,不受打扰。

按照惯例,每年摆桌碗,新婚新丁必须承担重任,依此类推,毫无怨言,皆大欢喜。另外,社里各家各户尽其所能,彼此之间都不认输,摆得琳琅满目,有条有序。其余高难度的艺术造型,则由传承人来制作完成。传承人德才兼备,无私无畏,备受尊敬。

摆桌碗的斋货,由面粉和麦芽糖混合制作而成,一般可摆放三个月以上,不变质,不开裂。

挤过人群,我在桌碗周围走了一圈又一圈,不断拍照,余兴未尽。

……

抬头望一望月亮,嫦娥今晚是否乔装打扮?


首发《潮州日报》2015.3.2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