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南山的头像

张南山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101/31
分享

西岩山作证

巍巍西岩山,形似笔架,又名笔架山,是饶平县第一高山,海拔1256米,坐落在饶平县北部、大埔县南部的两县交界处。清康熙年间进士杨之徐游览西岩山曾赋诗:

望到西岩不尽峰,连天翠色意何浓。

一朝雷雨绕云起,却怪深山有伏龙。

自古以来,西岩山的富有,路人皆知。有鸡公髻石、七星石、仙人桥、撑腰石、仙人打、飞来石仙人茶壶、清泉石上流自然胜迹,还有西岩寺、古驿道、红军路等多处人文景观……

西岩山周围,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其中,西岩山的南麓,有一个埔中村,隶属上饶镇,住着邱、王两姓,2016年被定为省级贫困村。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

巍峨的西岩山,养育了无数刚强的汉子,古代的有张琏飞龙人主,近代的有茂芝会议群英谱,等等,无一不载入光辉史册,然而,为何赶不走笼罩在村民头上贫困的影子?

 

                         

 

2016年的春天,阳光明媚,有一天,埔中村宣传栏突然出现一条红底白字大标题“中山市横栏镇驻上饶镇埔中村扶贫宣传栏”,引来众多村民围观,一时间,消息不胫而走,街谈巷议,有的点头,有的摇头,也许关于以前假的太多,大多数村民还是怀疑:真的吗?

宣传栏里贴了什么内容,引起村民如此强烈反响?

消息也传到刘春茶的耳朵里,她被邻居拉去观看。她虽然没读大书,宣传栏上面的字还是看得懂。政府已经派人来精准扶贫了,而且要动真格的。她心里嘀咕:这一次,我有份吗?我会被精准吗?

宣传栏上,挂职干部有5人,有书记、镇长、局长,她一个也不认识。再往下看,驻村队长吴春平、队员李叙辉也是中山横栏镇政府的,只有驻村第一书记杨泽群来自潮州市老干局,可这个人也没听说过,她失望的低下头。一会儿,再往下看,是一篇《致全体村民的一封信》,她看完内容,没有激动,没有眷恋。

在刘春茶观看的右边,有一份“试卷”,题目是精准脱贫任务,内容如下:

2018年,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即稳定实现农村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房屋安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

刘春茶满脸疑虑,或许看不懂,又好像跟她没关系一样,突然掉头就走,她想起家中生病的大女儿在睡觉,怕她醒来要喝水,或者病情发作,故不敢久留。在她心目中,宣传栏的东西离她很远,远得或许不止一百年。

2016年4月份起,杨泽群与来自中山市横栏镇的吴春平、李叙辉组成扶贫驻村工作队,共同挑起“三年攻坚、两年巩固”的重任。上面的精准脱贫任务,就是埔中村扶贫工作队对扶贫对象的承诺,也就是他们要做答的试卷。

这是一份开卷的考题,答案一目了然,但是,如何完成这份试题的过程,才是工作队要实现的目标。

整个埔中都沸腾了,无数双眼睛盯着他们,点头的少,摇头的多,仿佛只有一个共同问号:真的吗?

行不行?口说无凭,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埔中村依山而建,与“茂芝会议”旧址“全德学校”隔溪相望,相离1.5公里,下辖9个自然村。村址设在南昌楼与下屋交接处,周围都是民房2016年,户籍人口514户,2050人。村民每人2分地,且分布在偏远贫瘠丘陵地带。有人说,种上人参,也难改变这个空心村的贫穷面貌。

埔中村是革命红色老区,1927年10月7日,朱德领导的革命军离开茂芝时,有一个女伤员胡月娥留在埔中村养伤。

杨泽群踏入上饶地界,听到的第一句话,不是“你好、欢迎、谢谢”之类,而是“你犯什么错,贬到上饶来?”

其实,扶贫队员也有各自困难,杨泽群妻子刚刚怀上二胎,吴春平父母长期生病、儿子嗷嗷待哺,李叙辉正在热恋中……

杨泽群到有关部门报到的时候,有关领导对他面授机宜,提出的要求突出“维稳”二字。

2016年4月25日,杨泽群“走马上任”;4月28日,吴春平、李叙辉来埔中村报到。他们风尘仆仆地踏进埔中村,纵使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大街小巷、水沟池塘等公共场所的脏乱差还是令他们大为惊异。

面对这块荒芜贫瘠的园地,耕耘与改造,难度之大,顿时压得杨泽群他们喘不过气来。加上地域歧视、语言障碍、生活差异等等,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他们可能毫不犹豫地选择“退堂鼓”三个字。好在有村委干部的热情接待和理解支持,使他们有了“他乡遇故知”的温暖。

杨泽群来自本县海滨所城镇鸿北村,1974出生,听不懂客家话,虽然有十几年基层工作经验,然而,从南海边到西岩山下,也难免水土不服。吴春平1982年出生,李叙辉1985年出生,都是“八0”后,好在他们来自同一个地方,说粤语,有个伴。

进村半个月后,按照行程安排,杨泽群他们来到刘春茶家。走在半路上,碰到很多村民,很多异样的眼光,杨泽群耳头耳尾听到:刘春茶真的脱贫了,埔中就无穷人。杨泽深深地记在心里,他决定要特殊地关注这个家庭。

上半午时间,他们走进低矮的门户,内外光线悬殊,不得不睁大眼睛,眼前这个黑蒙蒙、湿乎乎、乱糟糟的老屋令他们心情沉重。刘春茶灰色的脸,明显是营养不良,穿的衣衫褴褛,仿佛是一个老太婆。她见来客自称是扶贫队员,惊讶之余连忙开灯,小小节能灯发出青白色的微弱光线,照得他们鼻青嘴紫。他们在简易凳子上下座后,接过刘春茶的茶水,却不敢喝。一只瘦弱的小白狗在他们之间走来走去,警惕地嗅着他们的皮鞋和裤脚,好像一无所获。

杨泽群拿出笔记本,开始认真地询问:”刘大姐,我们扶贫队今天上午来核查贫困户的真实情况。你看过《致村民的一封信》没有?”

刘春茶憋了好久才瓮声瓮气地回答:“看了。真的吗?”

杨泽群心中发酸,总觉得刘春茶这句话后面足足拖着一万个问号。

突然间,一个少女从黑乎乎的阁楼下来,绊了一脚,倒地抽搐,口吐白沫,眼睛翻白。吓得杨泽群他们心慌意乱,无所适从,他着急地说:“马上打120!”

刘春茶回答“不用”,便蹲在地上抱起少女,熟练地用右手拇指紧紧按住女儿的仁中。过了一会儿,少女手脚才镇定下来,睁开眼睛,恢复正常,尴尬地傻笑着。这是刘春茶的女儿,有病在身。

杨泽群他们从未碰到这种危难场面,长长地喘过一口粗气,可心如刀绞。杨泽群这个一米七多的汉子,也免不了眼睛发红。

接下来,在对该村原申报的贫困家庭、低保户、五保户等的家庭成员、致贫原因、收支情况和住房等情况,入户进行调查核实,同时接受其他贫困家庭申报相对贫困户的过程中,碰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多如牛毛。

杨泽群在一篇日记《艰辛的扶贫历程》中写道:

……

上午,驻村工作队在村委会集中后,先后对五保户邱海、邱心的情况进行核查,过程顺利,由于五保户邱光村没在家,工作队前往困难户邱群周、邱细家。在邱细家核查时,工作组认真履行程序,期间,其小儿子(有精神障碍)突然将饭碗砸向工作队员,饭碗擦过队员肩板落地。

午饭后,扶贫工作队成员杨泽群、吴春平、李叙辉3人利用午休时间,到五保户邱光村弟弟家核查情况,在邱光村回家拿户口簿回弟弟家的同时,精准户邱达润监护人邱幽燕手拿斧头,边走边紧跟进来,见情况不妙,邱光村老母亲把大门关闭,邱幽燕仍不罢休,在门口大骂并用手中斧头朝门口护栏连砍五斧,护栏上留下深深的5道斧痕迹。

……

“六一”儿童节到了,杨泽群他们抛开郁闷的心情,来到依山而建、美丽壮观的埔坪小学看望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们,并送上节日礼物,祝他们学业有成,健康成长。跟孩子们在一起,他们精神抖擞,笑声朗朗。

获知埔中村适龄儿童入学率百分之百,杨泽群他们的心情,就像潮州西湖泛舟、柳下吟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春风放纸鸢。

 

                

 

杨泽群他们一起,通过对埔中村的深入调查研究,穿街过巷,走家串户,腿脚酸痛了,皮肤晒黑了,换来的却是思想认识上的升华,行动上的果断。

时不我待。首先,杨泽群和吴春平、李叙辉统一认识,制订目标,明确分工;其次,通过多次开会、座谈和辩论,和埔中村两委〈村书记、主任邱强为,支委、村委邱惠春,支委邱坤龙、邱春运)搞好团结,达到了解决矛盾、消灭分歧的效果。并以高效率制订了五项措施:一、抓阵地,全面提升主阵地建设水平;二、抓学习,让党内生活制度规范有序;三、抓纪律,严格落实党内政治纪律;四、抓作风,推进廉洁扶贫阳光扶贫;五、抓宣传,造就党建舆论浓烈氛围。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及时了解情况,杨泽群住在办公室,吴春平、李叙辉则在村里租房。

经过二三个月的酝酿,到了8月份,杨泽群带领驻村扶贫工作队与埔中村村委会创立了“周三见”工作机制。什么是周三见?即在每个星期三定期接待群众,对群众反映的事项,实行首问责任制,按照“谁接待、谁负责处理”、“一包到底、一案一清”、“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复”的原则,做到包接待、包协调、包落实、包反馈。

为了规范村里财务管理制度,有一天午饭后,在埔中村两委面前,杨泽群和项目中标人从十二点多争论到五点多,足足“斗争”了五个小时,最后统一认识,照章办理。

每当压力太大,杨泽群找到了一个舒缓压力的办法,拿出手机和儿子视频,明知儿子还不会说话,硬要儿子叫“爸爸”!

在驻村工作队的运作下,村里活跃着一支由老党员带领的卫生清洁队伍,不怕脏不怕臭,打扫卫生,清理污泥,解决矛盾纠纷,那里有问题,那里就会出现他们的身影,不出半个月,村容村貌大变样。

杨泽群主持召开埔中村委首次专题组织生活会,会上,第一书记从我做起,支委成员认真查找存在问题,在会上深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会议现场,1名有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就说:“这种学习会议,支部以前是从来没有的,开得非常好。”

驻村工作队长吴春平被上饶镇委任命为村支部副书记,进一步加强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经过全村党员的努力,村支部从一个“软弱泛散基层党组织”一跃为上饶镇“先进党支部”。

初来乍到,驻村工作队努力地教育引导村“两委”干部,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带领村民全力推进村的各项建设,一批批民心工程正在有序推进中。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下面两项。一是朱屋洋农业综合整治工程顺利竣工。该工程投资50万元,于2016年11月初开工建设,12月顺利竣工。工程投入使用后,直接解决下游100多亩基本农田的灌溉问题,为下一步实施产业扶持,实现全村脱贫奔康打下坚实的基础。“大禹杯”水利工程圆满完工。该工程为县农业局、县扶贫办支持的项目,投资30万元,在9月份开工建设,目前圆满完工。工程的投入使用,将进一步改善黄岗河上游的生态环境,保障下游60多亩基本农田的收成并为之提供灌溉服务。

“南方+”网站记者就以《了解所需,对症扶贫,挽回真心感谢》为题目,对周三见工作经验进行报道和推荐,得到潮州市扶贫办的高度认可并转发。

《潮州日报》记者吴冰来到埔中村村委会时,正好遇到村民邱纪律前来向工作队表达谢意。邱纪律告诉记者:“工作队来村后,真是好。群众有了能反映困难的地方,而且工作队对群众来访的事件,反应速度让我很是满意。”

随着时间推移,经过开会讨论研究,大家思想认识达到统一之后,如何解决村民的疑惑,杨泽群坚定不移地回答:“首先我们必须坦荡、真诚去了解村民真正的所需所求,才能对症下药。”

乡村振兴,产业最关键。脱贫需要“输血”,但“造血”更关键,是巩固成果的唯一手段。结合埔中村留守妇女的实际情况,要见效快,收入多。为此,2017年10月,驻村工作队自筹资金12.27万元,创建“手工阳光作坊”。只要稍加培训,工人就能掌握技术本领。

帮扶单位中山市横栏镇作为中国照明灯饰制造基地,有着深厚的工业基础,也有充足的手工加工原料供应。埔中村设立手工阳光工作坊,横栏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通过实地考察和验证,此路可行。相关领导亲自协调了横栏镇商会和横栏镇灯饰照明协会,很快就得到了包括中山市奥科特照明电器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热心回应与支持。

另外,在阳光工作坊内,有关人员灵活机动,设置一个农产品网络销售服务点,专门销售村里的土特产,茶叶、蜂蜜、牛肉丸甚至村民家的番薯、芋头和鸡鸭鹅等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获得意外惊喜。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加速了扶贫步伐。埔中村手工阳光作坊的精神遗产,在于能为留守孩子留住了妈妈,留住了快乐,留住了希望,有歌词:有妈的孩子是块宝……

 

 

村民刘春茶家本来就穷,他丈夫在2014年突然飞来横祸,出车祸去世,又得不到赔偿……

俗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偏遇打头风。

刘春茶的家,真正天塌下来了!

刘春茶作为单亲家庭,家庭收入无保障,几近崩溃的刘春茶只能与儿女一起住在危房里。四个儿女,半大不小,而雪上加霜的是,大女儿因脑部胶质肿瘤急需做手术,否则就有生命危险。杨泽群拿了刘春茶女儿的病历,通过多方询问,心中有数,他安慰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的刘春茶:“你放心!天塌下来,有扶贫队和村两委顶住。凡是用钱能解决的事情,就不是大事情。”

这句话一出,刘春茶就像吃了定心丸,双眼满载感激的眼光,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为了及早给刘春茶大女儿到广州医院做手术,杨泽群他们组织“两委”干部发动乡贤为其捐款,协调民政部门,发动网上筹款4万多元,向潮州市工商联申请大病救助资金1万元,中山驻村队员为她帮助申请中潮大病救助资金5千元,共同帮助刘春茶渡过第一道难关。

刘春茶的女儿顺利地做了手术,恢复良好,可她家贫困的根本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在漫漫的未来日子,扶贫队真能替她撑起一片天?

2017年7月,有一天刮台风,大风大雨,杨泽群首先来到刘春茶家了解情况,看到刘春茶家破旧的屋顶正往下漏水,而且地面的积水已经淹过脚面,眼看摇摇欲坠,危机四伏。刘春茶带着刚刚做完大手术回家疗养的大女儿站在水中,像两个木头人,呆若木鸡,眼含泪水,愁眉苦脸,无助地张望着……

杨泽群忧愁的眼光和刘春茶绝望的眼光碰撞,杨泽建仿佛被雷电击中,顿时愁肠百结。天灾人祸,压得刘春茶直不起腰、抬不起头。杨泽群骨鲠在喉,一句话也说不出口。他只有迅速地把刘春茶母女带出屋外,并转移到村委会住下。然后向其他村民借了闲置的安全房屋,让她们一家安心居住。这个悲哀的现实深深地震撼了杨泽群,更坚定了他扶贫到底的决心。他失眠了,自己的困难算不了什么,以前所碰到的郁结在这一刻统统释放。

这时候,吴春平家里人又打来电话,家中父母病情尚无好转,孩子又感冒,加上暴风骤雨袭击,要他马上回去。他进退两难,可当他看到刘春茶一家如此遭罪,如此艰难,做为队长,他打消了请假回家的念头,只草草安慰妻子几句,就把电话挂断。

从此以后,只要有时间,如果透风下雨,杨泽群他们总是第一个往刘春茶家里跑,虽然她们已经转移到安全地方,他们还是仔细地检查住房是否漏水,把她当亲人看待,帮助她度过第二道难关。

2017年10月,刘春茶被第一批吸收进手工阳光作坊工作,每月挣到二千多元,这个家庭终于可以正常运转。此外,埔中村草地丰盛,适合养牛。她家放养的一头黄牛(工作队和投入专项资金11.22万元,购买22头黄牛苗给贫困户饲养)卖了7000元,她开心得满脸堆笑。

2018年度,刘春茶家在手工阳光作坊的分红每人获得7000元,对她家来说,这可是一笔天文数字啊!前景一片光明,笑容染红了刘春茶脸庞。

至此,驻村工作队已经帮助刘春茶家闯过第三道难关。

 

 

2018年628日,扶贫队员李叙辉被村党支部吸收为预备党员。他铿锵有力地说:“在扶贫攻坚第一线入党,能提升我的工作能力,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更能锤炼我的意志。”

看着李叙辉热情周到,笑容满面,肯定有喜事,一问果然,他在2016年7月已经结婚,2017年9月有了爱情结晶——儿子降临,一家其乐融融。

截止2018年底,共完成危房改造21户,16名建档立卡在校学生全部领取教育补助金,所有贫困户都纳入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参保率为100%。全村37户91名贫困户全部达到“八有”标准,具备脱贫条件。村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5000元提高到19896元,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至此,杨泽群、吴春平、李叙辉对埔中村的承诺,完全达标。村中水泥路四通八达,新房林立,村民笑脸迎人。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三年一闪而过,吴春平在四月份先回去了,李叙辉开始代理队长,新队员辛海滨接过扶贫接力棒。埔中村已经鸟枪换炮,山鸡变凤凰,刘春茶家的真实情况又如何呢?

2019年的春天,西岩山上又一次百花齐放,暮春的一个星期二上午,杨泽群、李春辉、辛海滨带着笔者走访贫困户的脱贫情况,在阳光作坊巷口,突然跑出来一条壮健的小白狗,对杨泽群他们摇头晃脑,并抬头做撒娇之态。其亲热的程序,村民见了只微笑着,习以为常了。李叙辉说,这是刘春茶家的狗,经常跟着他们穿街过巷,有如警卫。今天,小白狗又在前面带路,刘春茶也从阳光作坊请假出来,一起回家。刘春茶家如今有两间房子,挨在一起,右边就是那间下雨就漏水的黑色老屋,左边则是三层的红色楼房,这是刘春茶自己的积蓄、亲朋好友的帮助、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争取各路资金帮她修建起来的,虽然尚未装饰,却宽敞明亮,通风透气,更不会漏水。令人愉快的是刘春茶的大女儿病已痊愈,而且在广州打工,如今只有小儿子在贡天技工学校读书,其他人都有工资收入,美好生活已经降临这个曾经贫困、无助、绝望的单亲家庭。脸上有了笑容,也就显得年轻,四十七岁的刘春茶,身穿红色上衣,乍一看四十岁以下。人前人后,大部分场合她总是笑而不答。今天迫急了,她一边泡着香喷喷的凤凰春茶,一边向笔者腼腆地回答:“他们是好人!”

听到这句话,杨泽群、李叙辉、辛海滨他们就像吃了蜜,浑身舒服,笑得像孩子获得奖励一样。他们进入刘春茶家,这里查查,那里看看,就像到了大姐家一样亲切、熟悉和随意。

刘春茶家已经冲过四道难关,如今她白白胖胖的脸上荡漾出幸福、灿烂、满足的笑容。刘春茶家的脱贫成功,是杨泽群他们扶贫攻坚战的一个漂亮仗,对一道特殊加试题的完美答辩。

三年过去了,村头村尾、路边塘墘一块块宣传照片,前后村容村貌的巨大变化,前者可以说是贫民窟,后者则是大观园。村民总是主动和杨泽群他们热情地打招呼,像老朋友一起,谈笑风生。老百姓赞赏的口碑,就是对他的另一种检验标准。

2019年5月29日,杨泽群来到埔中村办理交接工作,他就要离开在这里奋斗三年的山村,人们争着与他合影留念。临走,他显得有些依依不舍,因为埔中村离小康生活尚有一段距离,好在李叙辉还坚持在这里奋斗,他有空也可以常回来看看。

大家合影留念,互道珍重,挥手告别,依依不舍。杨泽群的汽车驶出埔中村,驶向国道,刘春茶家的白色小狗一路紧追,追到茂芝会议纪念馆门口,眼看已经没办法追上,才停下脚步,久久伫足,望着远方。

三年来,由于忙,杨泽群他们还没有空闲登上西岩山,可他们深入人心、脍炙人口的扶贫故事,已经写进西岩山的历史,成为西岩山的一部分,正如山上的一株蕨草,一棵松树,活泼美丽,朝气蓬勃。

 

本文收入《使命——潮州精准扶贫纪实》一书(羊城晚报出版社)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