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尧佐诗《送王生及第归潮阳》:“休嗟城邑住天荒,已得仙枝耀故乡。从此方舆载人物,海滨邹鲁是潮阳。”潮阳即潮州,可我出生在饶平县城南门外天马山下,是个山内人,离海近处也百里路,二十岁以前,我没有走出御史岭外十里地,于是,每年正月二十登三饶最高峰望海岭,展开想象的翅膀,就是为了满足心中一种渴望——观沧海。
其实啊,望海岭是看不到海的,除非它上升十倍,也必须借助望远镜。
我第一次到海边所城镇,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去拜访一个民间艺人,也带小黄去学泡沫雕塑,一晃三十年过去了,再去也找不到那个地方那个老人,可我找到了“大城所”,也知道别称大埕所,简称所城。
也就是说,是因为在海边,才有大城所,和柘林、大埕合称东里。宋末帝逃难来到这里,潮州都统张达勤王,就在红螺洲出海前往崖山,陈璧娘站在龙湾的红螺山上,作诗《辞郎吟》相赠,送别夫君,是谓“望夫石”,留下千古绝唱,红螺洲又名“辞郎洲”。
新中国成立后,广东省潮剧院编写历史剧《辞郎洲》,在海内外演出,歌颂陈璧娘爱国精神,影响颇大。
端午节,我和李老师背着相机,来参加所城“游旱龙”活动,我们提前到达,计划全方位先参观大城所,请本地人陈会长当导游。汽车停在西门外,首先欣赏西门。城门一人多高,呈拱形,门顶横向石条雕凿“西门”二字,左右有两株野生而茂盛的榕树,几乎对称,也许早年两只小调皮的小鸟,把榕籽拉在墙头,作个比赛,于是榕根从石缝挤出,像龙爪一样擒住石壁,然后漫延四周,直插地面,蔚为壮观。它们旺盛的生命力,也激励了所城人,在逆境中向阳而生,永不言败。我抚摸着一块块磐石,感慨万端。少年跟着父亲做过泥瓦匠,深知砌石的艰难,尤其是立体的城门,难上加难。
大城所如今是所城镇一社区,称所城社区,位于所城镇政府南侧。该社区地处丘陵低脊,北隔大幕山与福建交界,东面是埭田水泽,去两公里濒临南海东北部。
我们走进西门,走上城墙观看,城内有旧屋,有新厝,街巷四通八达,已浇水泥路面。陈会长充当解说员,他说,明朝建立之后,为安定国家,在全国各地建立了统一军事机构——卫所。据史料记载,明朝初始在全国建立的“卫”有二十八个,“所”有六十五个。那时候正是我国东南沿海倭乱不断,在这沿海设置卫所自然成了重中之重。
我们在陈会长带领下,走入城内,穿街过巷,我们从西门到东门(朝阳门),从北门走到南门,有街便走,有巷便钻,拍下一连串镜头。
我们走过石狮巷、益家巷、苏厝巷等;走过城隍庙、关帝庙、天后宫、元天上帝庙、华光大帝庙、先农庙、开江王庙、龙尾王庙、元帅爷庙、大伯爷庙等;走过白衣庵、鹤松庵、宁福庵、乐善庵等;走过张氏宗祠、杨氏宗祠、郑氏宗祠、许氏宗祠、林氏宗祠、李氏宗祠等;走过古戏台、大衙校场、所城文昌祠、贞孝坊、古驿站、吴氏旧居等。大街小巷人来人往,擦肩而过,笑容满面。
夏日慷慨,南风徐徐,孩子在祠堂门口玩耍,活泼可爱;老人在巷口石墩静坐,若有所思;摩托车来往如梭,喇叭声响。
几百年来,这么多庙宇、祠堂、书斋,保证大城所人的生活需要,四个城墙门一关,就是一个独立王国了。
至于那些石刻石件,人走在城里几乎随处可见。这些古石作品主要有追念曾在这里为官任职将仕功德的“德政碑”“去思碑”,有用于建筑构件或标志的石柱、石墩、石匾,有劳动生产用的石磨、石臼等等。这些每一件每一字都满满记录着岁月沧桑、风雨沟痕。
我们走出南门,菜园子旁边,三口水井吸引过去,两条石条盖住井面,即六眼井、四眼井、二眼井,圆形对称的井口令人大开眼界,也即是说,这三口井可以同时十二个人同时汲水,于是,我断定,南门肯定是大城所兵营生活重中之重。我依稀看到,除了官兵、家属在这里洗菜、洗衣服等等;行人南来北往、走东闯西,匆匆来到南门,熙熙攘攘,如释重负,解渴清凉应是首先。大城所里还有几口水井,其水井之多,也就证明当时淡水的缺乏。如今大城所居民早已用上自来水,这些水井也就成了摆设,古玩,甚至是年轻人的一种乡愁:亲不亲,故乡水;美不美,故乡水。
步入南门,几条横向脚踏石,已经被进出行人踩得光滑,最内一条粉色石板,宽一尺多,石面刻有一个横向棋盘,饶平民间叫做“放直”,外地人称“地头棋”,棋盘是由横竖五排的直线组成的正方形,布满盘是二十五颗子。小时候,农村到处可见放直的人,常常在祠堂门口用瓦饼画上一棋盘,就可斯杀。老少皆宜,下棋者或屈膝而蹲,或盘腿而坐,虽不讲究,倒也尽兴,正是“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对弈方各取不同棋子,就地取材,万物为棋子,小石头、瓦片、寸长柴枝均可,放成三子一直线,就可以消灭对方任意一子,结果谁的棋子多谁胜,有点像围棋缩小版,只不过棋盘不同。用铁器所凿,没那么工整,但不碍对弈,然而谁也说不出刻于那个朝代,何人之手?如此包浆,如此沧桑,不管刻于何时,下棋人似乎已经浮现在我眼前,时而老人,时而孩子,时而士兵,时而樵夫,棋逢对手,周围站着观棋人,时而指手画脚,东一句西一句,久久不愿离去。真真是“彼此抽先局势平,傍人道死的还生”。时而嘈嘈嚷嚷,唾沫横飞,皇帝不急太监急,“看来总是争闲气,笑杀傍观袖手人”。
我们走进大城所六百年的时光里,看到的,听到的,有悲剧,更有喜剧,人口逐渐增长,如今已有八千多人……
陈会长继续说,所城有一句俗语“长寿的张果老,未曾见过龙舟陆上跑”,指的是独特的端午节习俗——大城所游旱龙,是由古装扮相的男子肩扛结彩龙舟在城内巡游,这一习俗已传承600多年,被评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这一民俗活动从旱龙制作技艺、工序到巡游过程,涵盖了潮州工艺、音乐、刺绣、木雕等元素,具有独特价值,在广东省内乃至国内都实属罕见。
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为何会兴起“游旱龙”的民俗活动?原来古时候的大城所四周没有溪河水域,只有一个港湾,不能举行传统的赛龙舟活动,为了纪念屈原,先民就因地制宜,别出心裁地用竹篾和彩色纸糊成一只有头有尾的龙舟,由小伙子轮流抬着游遍城里三街六巷,延续端午龙舟习俗。
每年的“大城所端午节游旱龙”活动从农历五月初一至五月初六持续六天,每天巡游的旱龙颜色各不相同,寓意也不同。粉红色、赤褐色、青色、紫色、红色、黄色的龙舟依序巡游,游龙结束后,旱龙身上的所有竹篾和彩色纸都被当成吉祥物,被各家各户的小孩抢回家,祈愿平安。
突然,锣鼓喧天,游旱龙开始了!我们朝城隍庙方向赶去,街巷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巡游队伍迅速吸引了众人围观,数十位或青年人或中老年人扮成古代士兵,手持红缨枪,英姿勃发。而由四名男子肩扛的旱龙,则成为巡游队伍的焦点。只见结彩的龙舟龙头睁目张须,霸气十足,龙口衔着村民“合乡平安”的祈愿。
如今大部分年轻人外出“讨赚”,好多角色不得不由老人顶替,可这些老人没有偷工减料,而是老当益壮。
据说沿海高速公路的终端就定在大城所东门外不远处,我们站在南端瞭望台,仿佛听到了列车鸣笛,看到了游人如织,难道他们也有先知灼见,慕名而来?!
原载《岭海潮音》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