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读书季,乐得盘玩一假期。借助学校的暑期读书活动,今年暑期,读了一本历史的书,一本自带温度的历史书。
朱光潜先生说,为写文章而读书,会读得更细致、更深入。坦诚地讲,我读得不细致,理解得也不深入,那就姑妄言之吧。
先谈内容,包括但不局限于历史,有点文不对题的嫌疑。
满清末造的夕照,民国变幻的风云,抗战的熊熊烽火,总总林林;科技与建筑,体育与竞争,大V与总统,林林总总。从名字上看,好像说的是历史,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历史小说。一般的历史小说,或以人物为主线,比如《雍正王朝》,大气磅礴气势如虹;或以朝代为主线,比如相对严肃的《南明史》,惊心动魄令人嗟叹。而张炜笔下的历史则是以结构相对零散的。写人物,比如国外的居里夫人爱迪生爱因斯坦,国内的左宗棠刘翔和戴笠等,角色多重,有正有邪,有古有今。写逸事,有战争与和平,有奥运与竞选,还有战争的泣血和缅怀。
相较而言,书中分类庞杂,明面的线索并不明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读感?
首先要明确的是,此书是随笔,不是一般的历史小说,所以不能按照历史书籍来看,这点要注意。读完书的读者应该有这样的体会。
文中的观点也大都是老生常谈,并不算得新鲜,但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你来看看下面的标题,基本上可以作为新媒体写作的范例:如,写蒋百里《为什么他没打过一场仗,却是陆军上将?》,如写戴笠的《“戴老板”之死》,写埃菲尔铁塔的《需要经历时间考验的,除了爱情,可能还有建筑》等等。单看题目就不像历史小说。
再看文笔,简洁明快,构成了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为什么会成为畅销书,文笔自然也是功不可没的。但随笔毕竟还是随笔,很多问题只是一带而过,走马观花式的陈述,给读者留不下太深的印象。它体现了公众号写作的特点,有快餐的感觉。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历史是冰冷的,与我们常人的生活有不小的距离。历史书上说,居里夫人是科学家,却没人告诉你居里和朗之万不为人知的关系。教材说,李鸿章签订了多少丧权辱国的条约,他是卖国贼,却不会告诉你李鸿章作为晚清的“裱糊匠”那种“秋风宝剑孤臣泪”的悲凉。而本书告诉你了,这或许是你在内容方面的收获吧。
历史是多面镜。每个人因为个体的因素,看到的也有差别。书中,有杀戮,有残酷,有阴谋,有心机,也有温情和救赎。有的人看见了别人,有的人看见了自己。史书上的每一个名字,每一个故事,在作者的笔下呈现出一张张鲜活的面孔,以及面孔后面的时代沧桑。
有人说,张炜笔下的历史,亦正亦暖。正,体现在在塑造的历史人物中叙述历史故事的过程中,作者都尽量用一种第三方、尽量理性的自觉还原当时的历史事件。毕竟,历史上有很多的事件有不同的说法;而人物,也有多元性,大都是圆形人物。所以,我们评介事件和人物,都要尽量理性,这样才更加公允客观。
而暖,则是生活化了,无论事件还是人物。无论是哪个历史事件,背后的主角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人性,有故事,风趣的文字让原本枯燥的历史变得活色生香。
想起当初读中学的历史书,因为多方面的原因,还是比较枯燥的,学习历史有些被迫的成分,因为考学,要用它去挣分数。书中的正面人物都是高大上的,没有什么缺点。书中的反面人物都是矮矬穷的,也没有什么优点。人物是偏平的,不丰满的,也不够真实。不仅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也是枯燥的、干巴的,所有的知识最后都要拧成能够换分的考点,历史是有标准答案的,学生习惯于按照老师的要求,去死记成就自己分数的知识点,没有人会在乎蕴藏其中的精神流传,最后考出了一个自己满意的分数,却没能形成一个正确的历史观。
那怎样才算是相对正确的历史观?
在《张衡的地动仪,到底是否存在?》一章中有两句话让人印象深刻:“我们应该早已跨过了需要过分夸大一件事或一样东西来满足民族自尊心的时代,那样做,只会映射出自己的自卑。有,我会证明,没,我会承认。”这才是最大的自信。这也是我们应该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