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立宽的头像

张立宽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2/09
分享

故园三十八年前——再忆我的母校大名中学

1986年麦收时节,我从上马头乡初级中学毕业,在金滩镇举办的中考结束后,正式宣告了初中生活胜利结束。

中考,也是人生重要时间节点,考完后感觉考的还凑合吧,但不知结果如何,回家好好干活吧,上学的事只能听天由命了。

01

考上大名中学,全县最高学府

这时候我家已经搬到紧邻106国道的新院,那一年正值夏季雨水特多,以至于院墙常常被雨水冲坏。

8月的一天,我和父亲正在垒院墙,突然听到马路边有人亲切地叫我的名字,“立宽!立宽!”我心说谁呀,扭头一看,原来是我本村的初中化学老师刘登灏,刘老师在学校对我特别好,我们是一个村的,有时候上学路上碰见他,他还骑自行车带我一段呢。

“刘老师,您咋来了?”我惊讶地问道。

“我来给你送通知书了,祝贺你立宽,你考了480多分,你考上大名中学了!”刘老师一脸的骄傲和自豪。

“是吗?太好了!”我双手沾满泥巴,赶紧在泥水里洗洗手,一脸兴奋和激动的我颤巍巍地接过录取通知书。

当我看到通知书上“张立宽同学”三个字时,眼里流出了喜悦的泪水——三年的寒窗,换来一纸鎏金的大名中学(原大名一中)录取通知书,我的努力终于叩开了大名县最高学府的大门……

02

换粮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大名中学建于1945年,是河北省首批重点中学,校名由郭沫若先生题写,有着“冀南明珠”的美誉。1986年8月25日,我第一次踏入河北大名中学校门。

这个学校真大啊,一进校门一条笔直的柏油路引领我们向着校园深处前进——红砖碧瓦的二层教室,静谧的办公楼和实验楼,柔美迷人的金合欢树,宽阔而标准的足球场,巍峨高大的自来水塔,操场上大喇叭播放着邓丽君的《小城故事》等……总之,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和美好,真的是耳目一新。

上了高中虽然给全家到来了荣耀,但也无形中使家庭负担陡增,一开学就要43块钱,压力着实不小。那一年,哥哥已经到邯郸某矿当了工人,家里的大事小情、农活重活都落在了父母肩上。父亲除了把农活照顾好,有时还必须做点小买卖,赚点零钱供我读书,即便如此,也常常捉襟见肘,有时为了两三块钱不得不卖鸡蛋、卖草编的辫子。

记得最让父亲为难的莫过于换粮票。我到县城读书,每个礼拜回家一次,除了替大人干点农活,就是回家拿钱拿粮票拿干粮——在学校前三天吃的是从家里带的干粮、豆瓣酱和咸菜,偶尔会有几个鸡蛋,后三天就要在食堂买饭,而那时候由于商品供给短缺,买什么都要凭票,在食堂打饭买菜也不例外。用粮票的日子,一直延续到我到北京读书的1993年。

一个农民家庭到哪里去弄粮票?但没有真的不行。为了弄粮票,从不低头求人的父亲东跑西颠,终于打听到有个本家大姐在县粮站,后来在金滩镇粮站又找到一位本家叔叔,把家里的玉米低价卖给粮站,换回点宝贵的粮票,勉强支撑我在县城三年的读书和生活。

03

如饥似渴,读书学习

刚入学时,来自全县各地精英荟萃、群贤毕至、强手如林,记得我们来了一次摸底考试,考语数英三门课,我的在成绩全班排名第41名,因此我的学号自然就是41号,班里大概50名同学,我的成绩在前十,当然是倒数的。

为了迎头赶上,必须如饥似渴的抓紧学习,我学习的进度就像1978年邓小平到日本考察新干线一样,那感觉“就像后边有鞭子赶着似的!”到了分科的1988年初,我的成绩已经名列前茅了。

除了学习迎头赶上之外,还要锻炼好身体。大名中学是邯郸地区是体育运动传统项目示范校,虽然升学率在地区倒数,但学校体育运动抓得很紧,我们这批学子每天早晨跑步锻炼,上午四节课,课间还要做第六套广播体操和眼睛保健操,同学们也因此个个受益,我入学时身高仅1.55米,到毕业时已经达到1.72米,三年艰苦的学习生活,居然身高涨了将近十多公分,学校的体育工作显然功不可没。

高中生活基本是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不管是教室、食堂还是宿舍,都是冬天没暖气、夏天没电扇,更不要说空调;但那时候也没感到有多热或者多冷,搁到现在如果没有空调暖气还真不知道怎么过了。

在食堂吃饭用饭票,饭票是用钱和粮票换的。为了早点买到饭,我们创新了一种“新型”排队方式,一般是把一位瘦小的同学架起来,越过人头搓动的莘莘学子头顶,匍匐着直达窗口集体团购,呵呵,省时省力,等拿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蹲在地上很有自豪感地大快朵颐,不为吃好,只求吃饱。我们的这种“新型实用”专利,后来也被低年级的“伙计”活学活用,一级做给一级看,哈哈。

04

“歌后邓丽君要回老家了”

1987年11月,我们的宝岛台湾方面宣布开放部分人士赴大陆探亲,结束了自1949年起两岸同胞不相往来的局面。

消息甫一传出,我们的校园就像炸了锅一样兴奋起来——老师和同学们都在口耳相传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台湾著名歌后、祖籍大名县邓台村的邓丽君要回大陆探亲和开演唱会,果如是,能在老家一睹邓丽君的风采,感觉这辈子都值了。

第二年运动会开幕式上,一位长相英俊的下届同学登台唱了一曲齐秦的《大约在冬季》——“轻轻的我将离开你,请将眼角的泪拭去……你问我何时归故里,我也轻声的问自己,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冥冥之中,不知传达着什么。然而,后来1995年在泰国清迈发生的一切,让我们每个大名乡亲都非常痛心——一代歌后客死他乡,实在令人扼腕痛惜!

05

“钱毛了”,要省着花

1988年那年,明显感觉到物价在上涨,购买力急剧下降,那时候还不知道“通胀”这个经济学概念,老百姓反称之为“钱毛了”,以前回家拿两块钱明显不够了,至少拿三块钱才能维持下来,就等于涨了50%,可见当时的通胀率是多么严重。

高三最后的几个月,也就是1989年的春夏之交,学校乱的不行,流氓出没、强盗横行,食堂的饭也实在没法吃了。不知哪个同学建议我们到县委食堂去试试,我们就骑自行车去了,县委食堂的大师傅们还真给面子,特别体谅我们这些真正刻苦学习的学生们,让我们在最后冲刺的紧张时刻,伙食有了一点点改善,也在营养上有了一丝保障。

不知不觉地,激动人心的高考季到了,千千万万的学子开始走上这条独木桥。7月的7-9日三天,逢考必雨,概莫能外。在县城的本家三叔在精神病院工作,他特意将我接到他家,为了让我们发挥得好一点,每顿饭三婶都给我和妹妹做好吃的,好让我们在考场上披荆斩棘、所向披靡,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如今,我已经离开老家30年了,想起他们还真挺感激的。

高中三年,总的感觉是紧张,不光是学习紧张、时间紧张,更重要的是罗锅上山——钱紧啊,呵呵,总算过来了。虽然紧张,但也很充实,就算是罗锅,毕竟我们还是上山了——毫无疑问,我们更上了一层楼。

由衷感谢大名中学和老师们的辛勤培养,三年的高中生活,在我的人生旅程写下巡礼多彩的华章。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