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敏的头像

张敏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7/04
分享

拜谒乐山大佛

近日浏览新浪博客,看到一位博友转发的一篇有关信教拜佛的文章,使我想起去年休年假的时候带着父母和孩子一起去拜谒乐山大佛的情景。

去年五一过后,恰逢旅游淡季,天气凉爽,我和老公商量着带着的父母和孩子一起外出游玩一番,,到了四川立即报了当地的旅游团,在导游的热情带领下参观游览了三星堆博物馆、都江堰、峨眉山之后,马不停蹄赶往乐山市,拜谒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岩壁上,雄居凌云山栖鸾峰西壁。这尊举世无双的唐代石刻弥勒佛坐像,依山凿成,通高71米,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广额丰颐,临江端坐,温文尔雅,雍容大度,慈祥端庄,神秘肃穆,令人肃然起敬,仰慕神往。

在大佛头像旁照完相,沿着大佛左侧的棱云栈道步行下山,直达大佛底部。抬头仰望大佛,给人一种仰之弥高的感觉。相比之下,人如蚂蚁,在大佛脚背上爬动。稍稍休息一会后,沿着佛像右侧绝壁开凿而成的九曲古栈道攀登而上。棧道奇陡无比,曲折九转。我和一些年龄较大的游客,个个提心吊胆,气喘吁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登上山顶。

这里是大佛头部的右侧,此处可观赏到大佛头部的雕刻艺术。据说大佛顶上的头发,共有螺髻1021个。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近看才发现,实则是石块逐个嵌就。

据古籍记载,乐山大佛开凿的发起人是海通和尚。乐山三江汇流之处,水势凶猛,直捣山壁,常常发生船毁人亡的悲剧。海通和尚见此情景,大发善心,立志凭崖开凿弥勒佛大像,仰仗无边法力,“易暴浪为安流”,减缓水势,永保平安。

于是,海通禅师走南闯北,遍行各地,募化钱财,开凿大佛。

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佛像动工后,地方官前来索贿营造经费。海通严词拒绝:“自目可剜,佛财难得”。地方官仗势欺人,厉声喝道:“尝试将来”。海通从容“自抉其目,捧盘致之”。海通和尚这种专诚舍身之行,震撼人心,激励民众,塑凿不止。

当大佛修到肩部时,海通和尚就逝世了。在海通和尚坚忍不拔、舍身为民的高尚品德鼓舞下,历经三代工匠90年时间的艰辛开凿,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终于完工。

千百年来,大佛慈善、从容的面容,平稳、安定的坐式,永远带给江中行船的人战胜激流险滩的勇气和信心。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