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夏天,与夫人去了一趟我的家乡胶东半岛的海阳市办事,在忙忙碌碌的几天之后,竟然在一个小餐馆里找到了舒适和温馨的感觉。
在一家大型购物超市的停车场旁边,有一个很不起眼的小餐馆。无论是营业面积,员工数量,还是每天的商品销售额度,小餐馆与大超市相比,就如同一只大象脚下的老鼠,有着巨大的悬殊。
小餐馆坐东朝西,是一个狭长型、只有二十个座位的小店铺,除了大门朝外有自然光线外,室内没有窗户。即使是白天,也要依靠灯光来照明。按理说,这样的户型不是一个理想的经营场所。但是餐馆的老板却别出心裁,用吊灯、射灯和福字花结的奇特效果与墙上的大幅图片营造了一个文化氛围很浓的空间,顾客在享用餐饮的同时,可以欣赏店内的装饰和布局,领略店家的良苦用心。
这个浓浓的文化氛围之一,就是四周墙壁上的老上海照片。这里的“老上海”是指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的市容市貌,其中包括建筑、街道、桥梁、码头、有轨电车、城市河流和著名的外滩等等,还有那个时期的一些广告画,仿佛一下子让我们来到了近百年前的老上海。
落座和点餐之后,顾客要等上一段时间。这时,我可以尽情观赏这些老照片。
最先跃入我的眼帘的是上海大厦、苏州河与外白渡桥。我第一次去上海,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对这里还是很有印象的。
上海大厦原名“百老汇大厦”,始建于1930年,1934年竣工,二十一层,是具有中、美、英、法、日和阿拉伯六国特色的国际公寓,因位于百老汇路(今大名路),所以取名百老汇大厦。居住的客户多为英、美洋行的老板和高级职员,日寇侵华时被日本鬼子占领并居住。上海解放后,陈毅市长将“百老汇大厦”改名为“上海大厦”。
上海大厦的前面就是著名的苏州河。苏州河是吴淞江流经上海的一段水流,它起于上海市区北新泾,至外白渡桥东侧汇入黄浦江。苏州河流经普陀区、静安区、虹口区、黄浦区,至外白渡桥汇入黄浦江,全长五十三公里。
古老而又繁忙的外白渡桥是中国的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连接黄浦区与虹口区的过河通道,位于苏州河汇入黄浦江口附近。外白渡桥最早建成于1856年,距今已经一百六十五年了,与旁边的两座人行便桥一起构成老上海标志性的桥梁建筑。
这张黑白老照片拍摄的位置和构图都非常好,而且是广角镜头。另一张照片(见博文的主题照片)是老上海著名的东亚旅社,现名上海东亚饭店。第三幅照片,是上海街道的中国古建筑与西式小洋楼的对照。由于建筑材料不一样,而且建造年代也不一样,给我们留下了不同风格建筑文化的欣赏和思考。
老上海的照片为什么要特意标明“1930”?我用手机上网查了一下资料,得知上海作为“市镇”是早已有之。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别市”成立,直辖于中央政府。1930年7月,“上海特别市”改称“上海市”。也就是说,国家正式命名“上海市”是1930年。当时的上海,作为开放口岸,它的商品生产和交易已经相当繁荣和发达了。
我想,也许从这个时候开始,“上海市”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大都市在国内和国际正式登台亮相。
我正看得津津有味时,服务员上菜了。我们点的是“生煎包”,并配有“紫米粥”“凉拌海带”“凉拌芹菜花生米”“凉拌海蜇皮”等,别看简单,口味不错。尤其是“生煎包”,外白底焦里嫩,韭菜鸡蛋馅儿十分可口。后来才知道,“生煎包”是这个小餐馆的招牌食品。餐馆的名字就叫“一品生煎”,是个连锁店,总部在上海。店内有专门的“一品生煎”介绍,内容为:“生煎包”的最初名称叫“生煎馒头”,在上海已有百年历史。1995年出版《中国烹饪百科全书》时,沿用这个叫法。上海生煎包,包口沾有黑芝麻,包身洁白松软,包底金黄硬脆,肉馅鲜嫩汤多。隆冬时节,吃上刚出锅的生煎包,更有利于驱走寒气,嚼出香味,吸收营养。包子颈部收口处的黑芝麻,还有开胃、健脾、气和平喘、止咳的奇妙作用。生意人嘛,难免矫揉造作,第一个作用还勉强说得过去,第二个作用就有些夸张了,好在让我们知道了“生煎包”是上海的百年老食品。
餐馆的另一面墙是老上海的广告画。例如“六神油”、“金字塔香烟”、“利安钟表店”等九十多年前的商品或老字号,想必现在早已烟消云散。广告画中的美女装扮和服饰,一定是那个时代的“摩登”时尚。看来这个连锁店的老板是个喜欢怀旧的上海人。
除了墙上的老照片,餐馆里还摆放了书架。书架上的图书有《红岩》《儒林外史》《东京梦华录》《三国两晋南北朝》《英汉汉英词典》《图说天下》和《中国历史》丛书,还有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种类还是满丰富的。最显眼的地方是一处玻璃(或料器)雕塑,“新鲜的白菜”和“游动的鱼儿”,白、绿、红三色相间,安放在一个深紫色的木制托架上,起名为“蒸蒸日上”,店家希望自己的小餐馆会生意兴隆,且蒸蒸日上。
如此看来,这位老板不仅喜欢怀旧,而且也是一位有着崇尚知识和美学的当代先进经营理念的人。小小的上海风味“生煎包”跨越千山万水,来到了山东省的普通县安家落户,说明了上海商人的精明、大气和远见。